10/11/2009

粵劇.崑曲。 惺惺相惜。

粵劇.崑曲 一對未來鏡像?
文章日期:2009年10月11日
【明報專訊】22個中國項目被列入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的「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廣東粵劇,是香港首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回想2001年,崑曲藝術同亦成功申請世遺,這個消息令不少華人振奮激動,相反,這次一夜之間的「大躍進」令人高興之餘,學者專家卻感到喜憂參半。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到底能否為文化藝術的保育,帶來正面的影響?我們又能否以崑曲被列入世遺後這些年來的發展為鑑,來推測粵劇的前途呢?
粵劇入選的來龍去脈
早在2003年,在粵港澳三地聯席召開的文化會議中,三地政府達成共識,決定合作替粵劇申請列入世界非物質遺產,並簽署了《粵港澳藝文合作協議》,將「聯合弘揚粵劇藝術,並適時向聯合國提出申遺」的條款寫入協議中;後來,在第四次粵港澳藝文合作高峰會上,他們決定正式向聯合國申請,廣州市文化局成立了「粵劇申遺辦公室」,香港民政事務局亦設立了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和基金。
經過了6年時間,粵劇才入選,可以想像,其間碰上的困難重重。根據聯合國的規定,每個國家的申報項目有限,而中國的競爭十分激烈。當時澳門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準會員,享有直接遞交申請的特權,大家以為可藉此加快粵劇申請,怎料後來澳門的準會員資格被取消,他們只好從頭申請,2005年時正式委託中國藝術研究院草擬申報文件,待2008年中央政府才向聯合國提交連粵劇在內的申報文件。
關於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有個規定,每兩年評選一次,每個國家只可申報一項。雖然如此,中國這一類文化資源較豐盛的國家,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歷史悠久,他們再三要求,於是今年聯合國放開了這一限制。據悉,中國今年向聯合國一共申請了30多個項目。
物以罕為貴
粵劇藝術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與欣賞,當然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可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政策的朝令夕改,令很多學者專家感到惘然不安,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表示,這讓人捉摸不到他們的標準是怎樣定的,而且他擔心太多非物質文化遺產會令它們的價值降低。「聯合國這次決定,有點跟中國評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像,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數目多達一千多,這個數字令很多專家不安。」國家官員正陷於申報「世遺」的狂熱中,為的是爭取數字上的多少,或名次,究竟他們是否明白聯合國頒發這個榮銜的真正目的與意義呢?且看看崑曲近年的發展如何,我們便知道。
文化搭台,經濟唱戲
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後,粵劇一定會比從前受到更多的重視,就如當年崑曲一樣。自2001年起,中國政府的確在崑曲藝術文化上投放了很多資源,例如,2005年時國家文化部一連5年每年撥款1000萬,並制定了8項保育和振興措施,在扶持政策、培養人才等方面做了不少規劃,以保護和搶救崑曲。
可是,這幾年來,不少崑曲學者專家批評國家實質把八成以上的資金,用來把崑曲商品化,創作新劇或重新包裝傳統戲曲,一些刻不容緩的工作如承傳、教學、公益演出、編創人員培養等卻只分得兩成不到的資源;各個崑曲院團亦把重心放在可上報為業績的重點項目上,例如票房收入等等。製作這類「崑曲商品」,不管質素如何,政府總是大力鼓勵支持︰媒體表揚,頒發獎項獎金,創作人員升級加薪,文化官員立功陞官。不少院團為了爭取經費和名聲,紛紛忽略了搶救劇目、培養演員和創作人員、公益演出這些更為重要的工作。
2005年,香港著名崑劇學者古兆申在《信報》撰文,批評這些「創新劇目」由不懂戲曲的編導製作,加上港台 流行舞台的電光幻影,與電視台劇集式的布景,完全和崑曲的美學層次背道而馳。這些編導往往抱「改造」崑曲的心態,於是「傳統劇本被刪改得體無完膚;崑曲的唱腔變成與曲牌宮調及腔格無關的『崑歌』;自由靈活的崑曲舞台變作寸步難移的道具平台」。文化官員自己也不懂得戲曲,於是他們以為人流排場氣勢便是一切。這樣的做法,不但未能幫助崑曲藝術的傳承,反而可能造成無可計算的破壞,抹殺了老百姓認識真正崑曲的機會。2006年時,來自台灣和香港的崑曲學者寫公開信批評內地中層官員,用「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觀念來看待文化遺產,一味只顧市場經濟、商品消費。
其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真正目的,是對這些面對絕種危機的文化藝術作出捍衛與傳承,而不是將它們換湯不換藥,重新包裝,然後推到市場去炒賣賺錢。
崑曲發展預視粵劇將來?
兩年前,香港三聯書店舉辦過講座「文化搭台,經濟唱戲——文化承傳的陷阱」,其中鄭培凱教授認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義絕不在於商業價值,「遺產」一詞實有誤導成分,真正的概念重心其實是「保護文化支流血脈的傳承,使不同文化能薪火相傳」。
「非物質文化遺產」跟一般文化遺產最大的分別,在於傳承方面它並不必須有文字流傳,而是主要靠口傳心授、人傳人,所以傳承保育非物質文化遺產加倍困難,政府更要把資源投放於人才培養上。粵劇跟崑曲一樣,能否承繼視乎學徒的多寡及現有師匠是否尋得好學徒。
在剛剛過去的廣東省國慶晚宴上,粵劇界前輩紅線女表示,整個廣東省的粵劇已經沒有一個專職編劇「提場」,他們不但負責舞台監督,還教演員唱戲練功,為劇本提供意見;除了「提場」外,粵劇界還缺乏好的演員,以致現在沒有流派可分。粵劇的當務之急是培養大量人才。
人才的缺乏、觀眾的質素是政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為粵劇興建什麼大型的場地。
當我們的政府為了興建西九文化項目,而削減各個藝術團體每年幾百萬的資金時,我們大概可從崑曲的例子中,預見到粵劇將淪為政府另一「文化為虛、經濟為實」的工具的悲慘命運。
[文 何新 編輯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