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010

人文動線﹕客家文化節 尋回被遺忘的記憶

人文動線﹕客家文化節 尋回被遺忘的記憶
文章日期:2010年11月1日
【明報專訊】香港沙頭角的客家魚燈舞、廣東漢樂、麒麟舞、客家山歌、祠堂……當然還有鹽焗雞,這些皆是客家文化的點滴。然而,「香港的客家文化已經被遺忘,不被看作是香港文化的重要部分,反映香港社會以單一視角理解本土文化。」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古學斌說。

「崇文重教是客家文化的一個特徵,女性教育程度頗高。」他說,客家人是香港最早的原居民之一。早在l7世紀末,客家人就開始向香港遷移,該地區因而被人叫做「客家村」。在英國佔領香港以前,香港336個村落中,客家人的村落多達128個。祖先大部分在清朝從廣東的東部或福建省遷移到保安縣,然後定居在今天香港的新界包括西貢、沙田、大埔、粉嶺、沙頭角等,在新界的村落許多原本就是客家村,一直到1930年左右廣州移民人數才漸漸多於客家人。

古學斌指出,近年坊間常探討「本土文化」,但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學者,所說的「本土文化」大多是指廣東話為主體的廣府文化或者殖民文化。但細緻地考究,廣東、福建、潮州、客家、上海、南亞等文化都構成本土文化的多元性,並非鐵板一塊。

「客家文化與農業緊密相連,而基於對於城市文化的認同與對鄉村農業社會文化的歧視,香港主流社會忘記自身原有的鄉土性,其文化身分構造背後是一種發展主義的意識形態,香港故事也被敘述成為從傳統漁村、鄉村發展成為現代化大都市的標準版本。」他指出。

雖然近年民間不斷在討論可持續社區發展、綠色生活、有機農業等,但一個個都市鄉村在疾速現代化過程中逃不過厄運 ,城市以「發展」名義犧牲歷史和文化記憶,高鐵犧牲了菜園村村民與世無爭的田園生活。「即使新界依然存在一些村落,那也只被認為是現代化過程中的殘留,不被看作是香港文化的一部分。政府所推行的圍村保育,也只是吸引遊客參觀的噱頭,為了發展旅遊,未曾深究其文化內涵。」他擔心,新生代愈來愈無法理解這片土地的過去,將失去歷史的記憶和身分的認同。

有人忘記,也有人惦記。為了重提被遺忘的客家文化,十多個香港民間團體將於12月2日至5日聯合舉辦「2010香港客家文化節」,活動內容包括一系列客家文化展覽、表演、論壇、客家炆豬肉大賽等。

12月2至5日灣仔華潤展覽中心將舉辦「客家歷史文化展覽」;12月4日,「客家美食之炆豬肉大賽」將邀請有食物製造牌照的食肆,按大會指定菜式參加炆豬肉比賽,邀請著名美食家評判,例如唯靈、梁文韜、蔡瀾、蘇施黃(阿蘇)、劉健威等,筵開二百席,現場並設舞麒麟及客家表演藝術助興。12月5日,在香港理工大學將有一場客家文化論壇,丘立才教授、饒寧新教授、馮秀珍教授將探討客家文化歷史、傳統價值觀和文化特色。同日在新光戲院,客家山歌、廣東漢樂和廣東漢劇、客家娘酒舞蹈等登場。

■活動查詢電話:3183 0281

[文/陳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