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08

司徒華谈欧阳修《和王介甫(安石)明妃曲二首》

歐陽修自比李杜
文章日期:2008年11月12日
【明報專訊】他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文章固然寫得好,詩詞也很不錯。他不是一個狂妄自大的人,卻認為自己的兩篇詩作,不僅比得上李白、杜甫,甚而過之。
根據《石林詩話》(葉夢得著),引述他的兒子歐陽棐的話,說﹕「先公平生未嘗誇大所為文,一日被酒,語棐曰﹕『吾詩《廬山高》,今人莫能為,惟李太白能之;《明妃曲》後篇,太白不能為,惟杜子美能之;至於前篇,則子美亦不能為,惟吾能之也。』……」
雖然是轉述的酒後之言,但空穴來風。這兩首詩,就是《和王介甫(安石)明妃曲二首》。先將其前篇,抄錄於下,讀者讀了,以為如何?
胡人以鞍馬為家,射獵為俗。泉甘草美無常處,鳥驚獸駭爭馳逐。誰將漢女嫁胡兒?風沙無情面如玉。身行不遇中國人,馬上自作思歸曲。推手為琵卻手琶,胡人共聽亦咨嗟。玉顏流落死天涯,琵琶卻傳來漢家。漢宮爭按新聲譜,遺恨已深聲更苦。纖纖女手生洞房,學得琵琶不下堂,不識黃雲出塞路,豈知此聲能斷腸?
字句不艱深,且因篇幅所限,不作註釋,只語譯﹕
胡人是游牧民族,居無定所,以射獵為生,騎馬去到那裏,那裏就是家。只要泉水清甜野草肥美的地方,就停留下來。鳥獸遇見他們,都驚慌地爭先恐後飛奔逃跑。是誰把這個漢族女兒,嫁給胡人呢?她美貌如玉,在無情的風沙吹打中遠行。路上遇不見一個中國人,孤寂的她便在馬上,作出這首曲來表示要回去思念的故鄉。她的手揮前揮後彈琵琶,作出這首思歸曲,同行的胡人聽了,也嘆息起來。這個美貌的女兒,流落遠遠的天邊死了,但所作的這首曲卻傳到漢族裏來。漢宮的女兒們,都爭按曲譜去彈這首新曲,但卻不知道作者的遺恨和痛苦。這些人都嬌生慣養,有一雙皮膚嫩滑的手,學識了這首琵琶新曲,便不肯再走出室外了。她們怎會知道,她遠去的路上滿佈黃色密雲的艱苦,更不知道這琵琶曲,暗藏多麼沉重的哀痛!
古代詩人詠昭君的詩不少,這一首有什麼特色呢?三日後來說一說。
[司徒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