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2009

中環也要大變身?

世紀.New Central﹕「保育中環」的疑惑:
一個「文化導遊」的自白
文章日期:2009年10月21日
【明報專訊】特首在施政報告 拋出一籃子「保育中環」的措施,預告中環大變身(雖然這說法也值得商榷)。一直爭取政府全面保育中上環歷史城區的中西區關注組,自二OO五年起透過各種途徑,包括規劃申請、舉辦社區活動如嘉咸街市節、舊城導賞等,逐步在民間勾劃歷史城區的藍圖。我作為中西關注組成員,希望從微觀出發,沿一個社區導遊的視線,鋪述中上環舊城的肌理如何在市區重建下逐步瓦解;縱使政府保護個別文物建築,但打散社區、清拆街道,甚至以假代真,中環的保育只會是一幅割裂的拼圖,或自欺欺人的幻象。
中西區關注組的其中一項工作是「社區文化導賞」——簡單來說就是帶團行中上環舊區。中環是我四十年來的家,加上近年花了點時間關注區內的規劃和保育,我也樂於與人分享我對這區的觀察。我的團員有小學生、中學生,也有大專生和海外交流生。他們參觀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認識中環舊區的面貌、市區重建、維多利亞城的歷史和轉變等。我帶的團每一次都由中環街市出發。
旅程端始:「中環購物廊」
我們的集合地點在「中環購物廊」,是中環街市於二○○三年正式關閉後,二樓部分闢出來連繫恒生銀行總行及半山行人電梯的通道。我們的旅程由這殘舊失色、大部分店舖已關閉的走廊展開。
「大家知不知這兒原來是什麼地方?」這是我每一次的開場白。「街市!」有人答。「街市為什麼變成現在這樣?」許多人都不知道。
「中環街市於一九三九年建成,是當時亞洲規模最大的室內街市,全盛時期有三百多個檔位。」站在熙來攘往的行人通道,我嘗試解釋現代實用性建築的特色,也展示一些歷史照片。
「早在一八四二年這處已經是一個市場,位於海邊,經過百多年四代街市的變遷、填海、戰爭、日佔時期、香港經濟起飛……這兒一直都是公共空間。現時這街市列於勾地表內,隨時可被發展商勾出拍賣,街市亦會被拆卸。」
大伙兒抬頭張望,一列長長的窗透視外面密麻麻的高,迴廊嘈雜,大家難以集中,唯有出發去下一個點。
沿行人電梯往上走,不一會便到達中環露天市集,在威靈頓街及嘉咸街交界是區內最古老的雜貨店「永和」。受市區重建收樓影響,「永和」已於年初結業,市建局 在「永和」門前拉起一塊大帆布,宣傳這兒就是懷舊「老店街」的入口。
收掉老店,開老店街:「永和」
我拿出「永和」結業前的照片,讓團員在狹窄的街上看。
「永和有八十年歷史,售賣糧油白米及各式食品。店主關伯關太十分友善,總是讓我們這些旅行團入舖內看這看那,又會介紹不同的古老雜貨,如老一輩用來洗頭的茶仔粉。」我揚一揚手中的一包茶仔粉,站在已關閉的「永和」門前說。
嘉咸街露天濕貨市集是這文化遊的高潮。從「永和」向上走,左右兩旁盡是售賣蔬菜、水果、鮮花、豆品、海味的綠色排檔,小販們以其創意建造出各式各樣的營生空間。來買及參觀的人摩肩接踵,是中環生活的獨特風景。
「這個露天市集自開埠早期已形成,與中環街市有互補的關係。在斜坡上的露天攤檔勝在方便上落山的居民,也造就了附近的食肆和大牌檔。」
有些團員在拍照,有些與小販們聊天。我繼續:「這兒是市建局的H18重建項目,大部分的舊樓將會被拆卸,新計劃會興建四座高樓,市建局還會在嘉咸街這裏興建一條『老店街』呢!」
我們站的地方不就是一條貨真價實的老街嗎?團員問。不要告訴我們又是起宋城、迪士尼那些布景街吧!
有替旅遊書Lonely Planet撰寫香港部分的朋友曾認真地問我,嘉咸街市集明年是否仍在,不在的話就要把這部分掉。我有點為難,唯有說:儘管叫遊客來看看吧,不過要快點,就算所餘無幾也應該比「老店街」有趣一點吧。
由於市建局在這區收購物業,八成的街坊已經搬走,大大影響市集的生意,若拆卸正式展開,這兒就會變成一個大地盤,顧客不再來的話,街市便步向死亡。這就是港式的重建和保育。
究竟在介紹人文風貌,
還是在講解這些風貌的摧?
離開露天市集,一行人走到蘇豪區,就是士丹頓街、伊利近街一帶。
「這兒叫卅間,意思是三十間房屋,是多年前華人特別是新移民聚居的社區。至現在,仍有卅間盂蘭節辦事處,負責統籌每年鬼節的祭祀活動,有誦經、燒鬼王……十分熱鬧的。」
我們站在荷李活道警察宿舍位於士丹頓街一邊的外牆,欣賞面前幾間雅致的唐樓。蘇豪是個低密度的社區,有許多業主喜歡翻新自己的唐樓,漸漸變成這區的特色。
「這個也是市建局重建地盤,叫H19,這些復修好的唐樓會被拆卸,興建二十八層高的豪宅。市建局聲稱這是要改善這區的居住環境。」
團員啞然,旁邊私人地盤的打樁聲開始響起,我也說不下去了。移師到附近的永利街探望打銀師傅葉伯和印刷李生,看看他們的工作室,讓團員和這些老工匠談談,了解上一輩的努力耕耘。這條街大部分的唐樓也不會留,改建六層高的新樓,老工匠大概要結業了。
兩小時的中上環舊區文化遊差不多走完,我心想,究竟我在向同學介紹中上環舊城的人文風貌,還是在講解這些風貌如何被摧呢?政府所說的保育中環,只保留了個別建築物的外殼,對整體歷史城區的規劃保育並無提出新的政策,繼續由市建局為地產發展開路,將原有社區的生命力拔除。保育只不過是一些割裂的概念、一連串的口號、石屎森林中的一個個小孤島。
至於中環街市,如今已正式剔出勾地表,交由市建局活化。到時文化遊的開場白大概要改寫:「這裏是市建局為中環打造的城市綠洲,政府要這裏成為中環的中央公園,但這兒曾經是一個街市。」
若市建局以發展商業空間來活化中環街市,今天我們還能在街市內看到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昔日陳設,則大概會通通化作導遊手上的歷史照片。如何好好保育中環街市的內涵,是廣大市民應詳細討論的課題。
(標題為編者擬)
[文.羅雅寧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 圖.作者提供、資料圖片 編輯:黃靜]
留外表 也要留內裏
文章日期:2009年10月21日
【明報專訊】編按:中環街市保育方案,由今年施政報告 中的「城巿綠洲」,到後來的「24小時書店」,再發展至前天推出的「大型書店、食肆及空中花園」結合,幾日間已「變身」多次、愈見「豐富」——這可預示市建局 接掌下街市的未來?施政報告前夕,兩位建築系教授走入塵封數年的中環街市,細緻考察:他們共同呼籲,別只「保育」外殼,而掏去內裏。
中文大學建築系副教授胡佩玲與顧大慶,就在施政報告前夕,向地政署申請考察自2003年關閉的街巿,重顧今人久違的現代主義簡約風格,提出保育的建議:「不要掏空了內部,只留外表(facade)。」
現址的中環街巿建成於1938年,在39年啟用,3層高的大樓當時造價90萬元,共有200多個攤位。「那時應當是作批發巿場之用,貨品上岸後在這裏交給批發商。」胡佩玲說。也因此,胡佩玲指出街巿內部的空間與細節,「從功能上出發,都設計得很好」。
如今中環街巿的模樣為重建建築,前身是建於1895年的大理石建築物。30年代盛行的是包浩斯風格,而以功能主導設計的現代建築潮流要在中環街巿落成後10年才盛行起來。「譬如其天花高起,陽光可以從兩旁到頂的窗子外射進來,室內光線充足,空氣亦自然流通,這在抽風系統還未引入時,已經是很舒服的位置。」胡佩玲還指出,3層樓房之間,牆壁與窗戶的位置互相錯開,髹成白淨的牆可發揮「照壁」的作用,將光線折射到下一層的窗子裏。而天台的簷篷有微微的弧度,讓雨水從簷前滑下,而彎曲的簷篷亦與樓房四方微圓的結構對應。
而內部設計的細節亦可仔細留意:在空間寬闊的內櫳,街巿的樓梯有欄杆分成上下兩邊,欄河的流線形只是以水泥模塑出來,沒有過多花巧裝飾,「那時的工匠手工精巧,水泥工的技術可以批得很薄,例如,每一層、每個小攤檔都有不同大小,流理台或貨架亦有不同設計,例如果菜類的貨架就多分成一級一級的,魚販的有水箱、地上開了小坑渠。有的或者是小販們改裝了,但亦可見,雖然是政府的設計,卻也有不同的變化。」
「將來保育,作任何用途也好,重要的是不要隨意改動裏邊的建築風格。」顧大慶指出,即使用作書店,也可以利用小攤檔作不同區域的書架。
胡佩玲則建議,天台一層是過去辦公人員坐鎮的房間,如今從四周的高樓往下望,都可看到中庭的院子,「可以想像,假如都栽了樹,讓人們或坐或活動,那多麼舒適。但不論如何保育,千萬不要拆掉了內裏的設計,這,才是現代建築的價值」。
[文:鄭依依 圖: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