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名官兵紧急抢救北川县历史档案2008-07-05 06:41:55
来源:解放军报第1版
本报北川7月4日电 记者姜兴华、特约通讯员向辉报道:今天,成都军区驻滇某集团军紧急出动300多名官兵,赶往已封城50多天的北川县城,抢救档案馆废墟下的历史档案资料。
北川县档案馆保存着大量记录和反映羌族文化的图片和史料,还有大量珍贵文件。在“5•12”大地震中,北川县档案馆整体倒塌,所有档案资料全部被埋在废墟里。
“抢救档案,就是抢救北川历史!”接到上级命令后,该集团军300多名官兵火速奔赴现场,挖掘被埋在废墟下的历史档案资料。
“绝不能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第二次损毁!”现场指挥作业的某摩步师政委高伟说,档案馆的建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给挖掘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利用大型机械作业如操作不慎,容易对档案资料造成损毁。13时30分,挖掘机对作业现场周边的残垣断壁和垃圾进行清理后,官兵开始用扩张钳、切割机等专业工具一点一点地挖。最后,官兵直接用手刨开埋在档案柜周围的瓦砾,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档案取出来。官兵们连续奋战,但没有一人愿意停下来休息。
“这些档案记录了北川1700多年的历史,绝大多数没有复印件。尤其是民国时期的8000多卷,被列为国家重点档案!”据北川县档案馆馆长苏义德介绍,北川县档案馆一共保存了近8万卷各种历史档案资料。如果不及时抢救,将对羌族文化遗产造成严重损失。负责向地方交接档案资料的副师长刘黔生告诉记者,今天共抢救出档案资料3万余卷。
7/05/2008
6/18/2008
“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报道情况的通报
K,
小编辑从成都送孩子们回来了,这组温馨的报道告一段落。开始想念那些扑到怀里撒娇的小姑娘们。
宣传部关注到我们的这组报道,于是将情况通报上去。我觉得,这次报道有两点值得提点:一是新闻点看得算准;二是,激发了年轻人的新闻良知。知道,新闻不只是正在发生的一件事而已,唯有用心去看和的记录,才能看到真实的人性故事,才不辜负现代“史官”的名分。
上午,请年轻人合伙写篇业务论文,我想看看他们通过这个报道有怎样的历练。
新闻,是有立场的,是吧。
关于“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报道情况的通报
&^%#:
六月二日至十七日,海南电视台、海南省旅游局、海南团省委主办了关护灾区孩子的“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 中新社海南分社先后派出五组人马七名编辑记者接力报道,发出海外文字通稿12篇,图片通稿98篇,视频新闻一条,网络专题一个发稿三百余条(幅)、海外图文专稿一条,被海外华文媒体及网络广泛刊发、转载,这是今年以来中新社向海外播发涉及海南的信息量最大、海外关注度最高的一组新闻报道。
在汶川地震震后二十天、组织八十九个震区孩子远离家乡、在海南经历十五天的旅游和心理呵护,这是关于震后心理干预难得的新闻事件,而且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强。我们判断,海南的这次心理呵护过程与做法,将为震后大面积的心理呵护需求积累经验,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案例。
同时,孩子是汶川地震之后,海外华人高度关注的群体,到海南来的这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们向海外传递,事实上也牵动着海外华人的心。
同时,自三亚为别斯兰事件中受伤的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后,关于海南环境适合心灵调整的说法很多,到底海南的椰风海韵、人文景观对心理治疗有怎样的作用,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组真实的记录,为海南提供一些研究素材。
截至18日的统计,我们的报道已经被美国《世界日报》、《侨报》、加拿大《世界日报》、巴黎《欧洲时报》、澳大利亚《澳洲新报》、泰国《新中原日报》、《星暹日报》、澳门《濠江日报》、《澳门日报》 、《星报》、《华侨报》、澳门《正报》、 香港《文汇报》、《大公报》、《 都市日报》、《经济日报》、《星岛日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媒体采用,其中有多家媒体持续跟进中新社的报道,多次采用新闻图片及文字,此外这组稿件的网络的转载更涵盖了国内所有门户网站,以及央视、凤凰、北美新浪等。
中新社的报道成为“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的信息源头,日本朝日新闻从网上看到报道后,从广州支局派出报道队伍;美国华裔心理学咨询专家林鸿飞和女儿,看到美国《世界日报》上刊发的九旬新成法师在三亚南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图片报道,专程飞回海南参加是次的心理辅导活动。
期间,中新社海南分社的记者还牵线搭桥,帮助灾区来的老师和海南的艺术家合作,完成了歌曲《琼川永远是一家》的创作和录制,并在告别晚会上成功演出。
中新社海南分社
2008/6/18
小编辑从成都送孩子们回来了,这组温馨的报道告一段落。开始想念那些扑到怀里撒娇的小姑娘们。
宣传部关注到我们的这组报道,于是将情况通报上去。我觉得,这次报道有两点值得提点:一是新闻点看得算准;二是,激发了年轻人的新闻良知。知道,新闻不只是正在发生的一件事而已,唯有用心去看和的记录,才能看到真实的人性故事,才不辜负现代“史官”的名分。
上午,请年轻人合伙写篇业务论文,我想看看他们通过这个报道有怎样的历练。
新闻,是有立场的,是吧。
关于“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报道情况的通报
&^%#:
六月二日至十七日,海南电视台、海南省旅游局、海南团省委主办了关护灾区孩子的“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 中新社海南分社先后派出五组人马七名编辑记者接力报道,发出海外文字通稿12篇,图片通稿98篇,视频新闻一条,网络专题一个发稿三百余条(幅)、海外图文专稿一条,被海外华文媒体及网络广泛刊发、转载,这是今年以来中新社向海外播发涉及海南的信息量最大、海外关注度最高的一组新闻报道。
在汶川地震震后二十天、组织八十九个震区孩子远离家乡、在海南经历十五天的旅游和心理呵护,这是关于震后心理干预难得的新闻事件,而且事件发展的不确定性很强。我们判断,海南的这次心理呵护过程与做法,将为震后大面积的心理呵护需求积累经验,是一个值得观察的案例。
同时,孩子是汶川地震之后,海外华人高度关注的群体,到海南来的这批孩子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们向海外传递,事实上也牵动着海外华人的心。
同时,自三亚为别斯兰事件中受伤的孩子进行心理治疗后,关于海南环境适合心灵调整的说法很多,到底海南的椰风海韵、人文景观对心理治疗有怎样的作用,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组真实的记录,为海南提供一些研究素材。
截至18日的统计,我们的报道已经被美国《世界日报》、《侨报》、加拿大《世界日报》、巴黎《欧洲时报》、澳大利亚《澳洲新报》、泰国《新中原日报》、《星暹日报》、澳门《濠江日报》、《澳门日报》 、《星报》、《华侨报》、澳门《正报》、 香港《文汇报》、《大公报》、《 都市日报》、《经济日报》、《星岛日报》 、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媒体采用,其中有多家媒体持续跟进中新社的报道,多次采用新闻图片及文字,此外这组稿件的网络的转载更涵盖了国内所有门户网站,以及央视、凤凰、北美新浪等。
中新社的报道成为“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的信息源头,日本朝日新闻从网上看到报道后,从广州支局派出报道队伍;美国华裔心理学咨询专家林鸿飞和女儿,看到美国《世界日报》上刊发的九旬新成法师在三亚南山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图片报道,专程飞回海南参加是次的心理辅导活动。
期间,中新社海南分社的记者还牵线搭桥,帮助灾区来的老师和海南的艺术家合作,完成了歌曲《琼川永远是一家》的创作和录制,并在告别晚会上成功演出。
中新社海南分社
2008/6/18
6/15/2008
让天涯热风吹走倦容



中新社海口六月十五日电 题:让天涯热风吹走倦容
--四川灾区孩童结束海南“心灵呵护”之旅侧记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陈少婷 付美斌
“乘坐美丽的神鹰,来到了祖国的南方海滨,三亚热风吹走了我倦容……”,在由四川灾区师生与海南艺术家联袂创作的《琼川永远是一家》悠扬曲调中,今天上午“心灵呵护 阳光接力”告别联欢会,在海口金海岸罗顿大酒店拉开了帷幕。
六月二日,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八十九名儿童从成都飞往三亚,参加由海南电视总台、海南省旅游局、海南团省委联合主办的为期十五天的“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
今天,孩子们和他们的带队老师,排练了三十五个节目,和陪伴了他们半个月的心理咨询老师、爱心姐姐以及记者们告别,和美丽温暖的海南岛告别。
灾区孩童真情告别
“怀揣着感恩的心,我回到了眷恋的巴蜀大地。受伤的母亲已擦干泪痕,坚强的人们从瓦砾中挺身。昨天我们的坚强,感动世界,今天世界的关爱,温暖我们。”来自四川崇州怀远镇中学的“七仙女”,朗诵着老师肖云霞在三亚创作的动人诗篇。
“感谢生命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因为伤痛,让我们懂得了坚忍,因为不幸,让我们学会的珍惜”,孩子们用诗歌《我感谢》和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小手印画,教会大人们——什么是坚强。
来自北川的羌族孩子,仿佛回到了大山里,他们用喊歌的方式表演羌族对唱,道出依依惜别之情: “再饮一杯酒吧,再饮一杯,我的朋友——。”
来自四川宝兴的藏族孩子,用天籁般的童声念藏语致辞:亲人们,感谢你们给我的温暖,四川是我的故乡,海南岛是我的家。孩子们一曲藏语歌《一个妈妈的心》,催下了现场许多母亲的泪。
心灵呵护效果显著
“十多天来,孩子们越来越阳光的表现出乎人的意料,我们悬着的心一点点放下来”,全程参与组织对孩子们心理辅导的海南省社会心理学会理事长岳筱雯教授对记者说。
“这场‘爱心呵护阳光行动’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地震后仅仅十天,将八十九个灾区孩童,带到远离受灾家乡的海南岛,整整十五天的心灵呵护旅程,这期间到底会遇到怎样的情况?”
岳教授对记者坦言,中国有许多年没有遇到面对如此大的灾难,灾难后的心理辅导到底该怎样进行,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
“从接到任务起,我们就为孩子们设计了音乐、绘画、舞蹈、游戏等心理辅导课程,但是心理咨询效果到底会怎样,大家还是心中无底。我们为每一组孩子配备了多个咨询师,他们用‘无为而为’的方式,爱心陪伴着孩子们的每一天。”
“事实上,随着孩子们年龄大小的不同,原先学校和家庭情况的不同,沿途出现了一些情况”,岳老师说,“比如,有些年龄大些的女孩子觉得家里灾情严重,对自己出来‘旅游’感到惭愧;也有些看起来阳光的孩子,下笔绘画时线条生硬色彩灰暗,说明对未来有些迷惘。每一天,我们都针对个案进行研究,个别进行心理辅导。”
十五天的“心灵呵护”效果如何?至少,来自灾区的孩子们经过一次次心理课程的训练,渐渐对两个事实有了认同:一是,可以正视家乡发生了大地震,校园家园被毁的事实了,有些孩子甚至讲起了地震中的轶闻;二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了切身感受,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全国人民的帮助,家乡的未来会建设得更加美好。(完)
******
四川灾区孩子海口接受音乐心理治疗 稿 号:0806140213
作 者:王辛莉 字 数:1119 版 本:7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通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六月十四日电 (记者 王辛莉 陈少婷)“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的,照在你的脸庞上,感觉越来越温暖……放松……”今天下午,在海口宝华酒店的大厅内,八十九名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孩子们在音乐和舞蹈中,进行了一场有趣的活动。
孩子们静静地躺在地毯上,淡淡的光线下,一名席地而坐的女子以柔和的话语叙引,室内只有一丝细语在回荡。
“你看到了什么?”活动主持人谷德芬结束“放松”体验后轻声问道。“大海!”彭州小学三年级女生常心怡脆声回答。“大海在哪里?”谷德芬再问。“在我的心里!”一位小男生顽皮地边跑边应。
谷德芬是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主修音乐治疗。当她得知有一批四川地震灾区的失亲孩子要来海南参加“爱心呵护、阳光行动”活动时,她日前特地以志愿者身份赶到海南,希望为孩子们进行一次音乐心理治疗。
谷德芬精心设计今天的音乐治疗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互动、参与到活动中,体验快乐。音乐治疗以“放松”开头,接着在节奏明快的轻音乐中结对子游戏。孩子们或牵手踏步,或环臂转圈,笑容渐渐浮现在他们的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心怡竟“赖”在了一位电视台叔叔的怀里,撒娇不肯下来。
“我在这儿等着你回来,等着你回来,桃花开!”孩子们唱着《桃花朵朵开》,玩起儿时的捉迷藏游戏,群情激动。
“孩子们在音乐、娱乐游戏中体验到愉悦,将美好的感受植入心灵,”谷德芬说,“孩子们在心里贮存了足够的阳光,可以更好地面对现实!”
事实上,这些孩子从六月二日从家乡飞到海南岛,在游览海南岛主要景点的同时,活动主办方已三次为他们安排心理辅导活动。
端午节放飞孔明灯,和亲人“在天之灵”进行对话,进行“换频道式”心理干预……来自岛内外的心理专家们用心呵护着这些孩子。海南省心理专家岳筱雯教授说:“陪着孩子们流了四五次眼泪……”
北川县陈家坝初级中学来了二十多位同学,陪同而来的刘应琼校长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冀望海南美丽的风光扫去受伤的孩子们心中的阴霾,让他们成为真正的阳光少年……
十多天的阳光之旅,崇州怀远镇中学的李宏成老师欣然道:“孩子们的情绪舒畅了许多。”
今天,谷德芬音乐治疗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鼓圈”,她用肢体语言和简洁的话语,指挥孩子们敲锣打鼓,来自宝兴县的小男生洪扬显得很活跃,全身随着强劲的节奏舞动,似乎要用尽力气。
海南之旅让彭州市西郊小学的五年级男生吴星驰结识了同乡初二女生罗婷,失去妈妈的他想认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她当姐姐。灾难也让他长大了许多:“海南很漂亮,但不是我的家。后天我就要回家,回到家,我会把在海南学到的游戏教给同学们,让他们一样高兴……”(完)
******
八十九位震区失亲儿童海南快乐“重返校园” 稿 号:0806140006
作 者:王辛莉 陈少婷 字 数:1062 版 本:4
题 材:汶川大地震 体 裁:通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六月十四日电(王辛莉 陈少婷)“你们这是用海南话上课的么?”“你们这有幼儿园么?”“我们可以在这里活动一天么?”一进入与海南的小朋友“一对一”结对子的校园门口,来自四川灾区的孩子们就对校长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十三日,四川灾区的八十九位失亲儿童来到海口市双岛学园参观校园,并与海南的孩子“一对一”结对子,插班上课。
重新回到蓝天下的校园中,孩子们异常兴奋,手拉着手一起看着新奇校园中的新鲜事物。换上特地赶制的新校服后,孩子们按照原来所在的年级,分配到各个年级中的不同班级插班上课。
由于两地课本、课程间的差异,校方特地为他们安排了音乐、美术、形体、体育的课程,让他们轻松地感受到和新同学同步上课的氛围。
在“一对一”结对子的新同学的带领下,四川灾区的孩子们随着新同学来到新的教室中。重新回到明亮的课堂,孩子们都很兴奋,在等待上课的课间十分钟中,高兴地和周边的同学交谈,彷如回到没有发生地震的那个熟悉的课间十分钟。
课间眼保健操结束后,初二(五)班开始了一场特别的音乐课。年轻的音乐老师,一开始就放出一曲李宇春的《刀马旦扮相》,随即,她开始带领着孩子们进行了解京剧知识的旅程。
课堂中,老师运用幻灯片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向同学们解释着什么是生、旦、净、末、丑,以及什么是京剧的唱腔、指法等戏剧知识。
在讲解生、旦、净、末、丑时,她和同学们开着玩笑说道,“我觉得让老师出演的话,老师最适合扮演花旦,你们觉得呢?”同学们集体大声答道“老旦”,瞬间,课堂传出一片大笑声。
“没想到这些四川的孩子会这么活跃,课堂反应非常好,特别是四川的陈露同学,在让她根据讲解的知识找出同学中的京剧角色,她很快就能根据特征找出自己的那一位同学适合青衣、花旦和小生的角色。”
志愿要当空姐的陈露,和自己结对子的新同学相处得非常快乐,她们黏在一起交谈者,牵着手走在校园中,她说,在她的校园,还没有用过多媒体来教学,这对她来说非常新奇,课上得也非常生动而易于理解。
三年级的杨宏基,在美术课上,用红颜色画了一颗椰子树,树下有两位小朋友一起手拉着手。他说,在这里他找到了新的伙伴,有了重新上学的感觉。
…………
时间飞快,回归校园的半天到了结束的时候,四川的孩子们集合起来准备离去时,个个手里都抱着新的“礼物”,有新同学和新老师相互留下的签名、留言,相互联系的QQ、电话等,还有新同学送的新作业本、还有小熊娃娃等。
(完)
6/09/2008
a link.陪灾区孩子过端午


K,
当你面对一个个七八岁,童真地喊着“阿姨好”的孩子时,心会揪成一团,无法面对他们已经失去了父或母,甚至是孤儿……
那些大一些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儿,会深夜里结伴儿大哭,可是白天她们竟然都那么懂事儿。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孩子呢?真是需要很多耐心和技巧,才能陪伴这些敏感的受伤的心。
听说,有女孩子痛恨自己自私,埋怨自己怎么能在这时离开家,离开弟妹亲人,急着要回家;也有非常阳光的孩子,在绘画心理学透视时,却表现出一片茫然。比如:我是一棵树,就会出现很昏暗的调子,以及凄凉的线条。如何去辅导呢?
我之所以派出队伍,接力赛般跟进这群孩子,就是认为这时一个前所未有的“心理辅导试验”,她的一切田野调查式的记录,对整个中国面对这场灾难的心理辅导,或许有帮助。已经联系了《中国新闻周刊》的总编秦二爷,争取做这个选题:震区失亲孩子和心理辅导师之间的故事。
佩服陪伴着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师们,想想这是多么大的一件事儿啊。
八十九个失亲的孩子、离地震不到一个月、千里迢迢来海南岛、只有短短的十五天……太多的不确定,太多的风险,是吧?需要多大的勇气、技巧,不仅仅是爱心。
可是我看到的,是放松的关爱。他们在细致地和每一个孩子建立亲密关系,在现场“扣儿”。每一天都有新的情况,新的处理手法。
孩子们一点点放松下来,开始进入诉说阶段:这会是一个很敏感的阶段吧?
八十九位震区失亲孩子海南过端午 稿 号:0806080141
作 者:关向东 付美斌 吴天军 字 数:1124 版 本:3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通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六月八日电 题:八十九位震区失亲孩子海南过端午
关向东 付美斌 吴天军)
今晚的三亚,月明星稀,熏风习习。
在位于三亚湾的三亚海航度假酒店,随着孩子们亲手叠的一盏盏“河灯”顺水飘去,在海南参与“心灵呵护 阳光之旅”的八十九位来自震区的失亲孩子,在汶川地震之后,终于有了一次和亲人“在天之灵”对话的机会。
来自四川震区的杨婷老师,带着十位女学生朗读她在三亚写的新诗:“大地的颤动,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却摧不毁我们的意志。沉重的废墟,可以压住我们的身体,却压不垮我们的信念!扑面的泥尘,可以遮住我们的面容,却遮不住我们的笑靥!”
今天,是汶川地震之后第一个端午节,孩子们在椰风海韵的海南也已经度过了整整一周。
“孩子们从最初的紧张无语,到现在可以蛮自在地交流,我们已经度过的和孩子建立起亲密关系的第一阶段”,全程指导孩子们“心理干预”的海南省心理学会理事长岳筱雯教授对记者说。
今天,主办方给孩子设计了丰富的端午节节目。
上午,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萍女士给孩子们带来的节日礼物,是一本本记录了每个孩子在三亚活动的个性化纪念相册。
她对记者说:三亚举办过很多大型活动、赛事,每次都要把宣传三亚的元素放进去,独独这一次,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孩子。明天孩子们就要离开了,三亚人真是有些舍不得。
上午,在位于大东海的山海天大酒店,孩子们举行了一场拔河比赛和一场龙舟赛。
分作两队的孩子们,仿佛回到了校园,为各自的伙伴起劲加油,赛龙舟的后备小队员,也兴奋地跑前跑后。
据记者观察,经过一周的呵护,孩子们不但渐渐放松下来,和老师们建立起亲密的互信关系,也纷纷“扎堆儿”找到了投悌的新伙伴,培养着面对未来生活的勇气。
来自彭州的陈露,尽管是一个孤儿,但天性活泼的她,还是忍不住跑到记者的镜头前:阿姨,请给我照一张吧,我长大了想当空姐!她又拉着此行结识的好姐妹——孤儿罗婷,来到张萍部长面前:张阿姨,其实婷姐姐比我更需要帮助。
夜风中,孩子们点起蜡烛,齐声朗诵屈原《离骚》之开篇: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夜风中,孩子们动情放歌,《大中国》、《明天会更好》、《上学歌》……孩子们的勇气和乐观,深深感动在场的人们。
“我们会好好读书,长大了重建家乡”,经过一周多的心理干预,孩子们大多渐渐面对地震以及失亲的现实,美丽的陈露对记者说,“我们的家乡有山、有溪、很美。”(完)
6/07/2008
三百人部队后勤保障五万人
中新社绵阳六月七日电 题:奇迹:三百人部队后勤保障五万人
作者 应妮 唐辉 雷响
成都军区驻滇某联勤分部受命抽组抗震救灾野战兵站,千里援驰,以三百人的兵力,为抗震救灾五万多部队提供了全时空、全要素的后勤支援保障,再创军中奇迹。
应急反应机制完善高效
从接到上级命令到完成野战兵站的抽组、集结和装载,仅用五个小时。尔后紧急驰援一千五百余公里,提前到达部署地域。兵站展开未毕,就派出三十一台车辆执行油料物资保障任务。当晚,又紧急抽组七十名官兵星夜兼程赶赴青川开设第二个野战兵站。
该分部部长魏大祥表示,部队反应灵敏,行动迅捷,得益于该分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近年来,分部着眼完成多样化军事后勤保障任务的需要,建立了常态响应、征兆响应、危机响应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同时明确了在不同状态下的组织指挥程序、请示报告渠道和人员职责分工,并结合部队实际适时组织官兵演练。“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仅一小时,他们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抽组应急救灾分队,及时筹措物资器材,做好抗震救灾一切准备。
五月十六日接到上级抽组抗震救灾野战兵站的预先号令后,他们又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命令兵站各模块向昆明地区集结,为后续快速反应创造了条件。
新型后勤装备频频亮相
军事后勤装备的科技性能是影响和制约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次抗震救灾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高技术后勤装备催生强大的保障力。该分部抽组的野战兵站涵盖财务、卫生、军需、运输、油料、营材、给水、洗涤、沐浴等多个保障模块,一大批新式装备在抗震救灾后勤支援保障中频频亮相——二十管群车加油车:十分钟即可完成二十台运输车加油工作;多功能沐浴车:一天可为一个建制团的官兵提供沐浴保障;巡回野战被服洗涤车:累计已为一线官兵清洗被服一万五千余套;后勤工程学院研制的新型净水车每台每天可提供二万余人的饮水保障。
做好全方位后勤保障
五月二十四日,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的第一桶柴油从野战兵站送至绵阳机场。
五月二十五日前后三天,部队应绵阳市畜牧局请求,出动了五十五台次十吨运输车,为北川邓家乡运送出了五千多头进口种猪,价值上千万元。
兵站展开不到半个月,就接收军需、营材、药材等后勤物资六百八十车、五千四百余吨;发放油料装备四百四十余套(件),装运油料二百四十吨,供给净水三百二十吨,发放服装、手套、口罩、毛巾、中筒胶鞋等军需物资五十万套(件、双)、干粮一万二千五百多件、罐头七千五百多件、药品三千余箱。兵站在青川、北川、江油等地开设野战加油站(点),为过往军车加注油料三十八吨,同时出动车辆二百三十余台次,为任务部队前送军需、药材、营材、油料等物资。
魏大祥介绍,抽组的两个野战兵站供应实力五万余人,保障对象三十五个,其中既有人数过万的军、师级单位,又有三十到五十人的流动医疗队,各自保障需求和实际情况不一,有的建制军师级单位自身运力充足,保障需求量大,到兵站领取物资比较方便;有的医疗队和救援小分队建制小、人手少、需求也不多,兵站组织前送保障非常受欢迎。因此他们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式,以绵阳、青川两个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保障与前出保障、定点保障与巡回保障、直达保障与接力保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保证了有序和有效。
至今,这三百人仍然活跃在抗震救灾的一线,不断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奇迹。(完)
作者 应妮 唐辉 雷响
成都军区驻滇某联勤分部受命抽组抗震救灾野战兵站,千里援驰,以三百人的兵力,为抗震救灾五万多部队提供了全时空、全要素的后勤支援保障,再创军中奇迹。
应急反应机制完善高效
从接到上级命令到完成野战兵站的抽组、集结和装载,仅用五个小时。尔后紧急驰援一千五百余公里,提前到达部署地域。兵站展开未毕,就派出三十一台车辆执行油料物资保障任务。当晚,又紧急抽组七十名官兵星夜兼程赶赴青川开设第二个野战兵站。
该分部部长魏大祥表示,部队反应灵敏,行动迅捷,得益于该分部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近年来,分部着眼完成多样化军事后勤保障任务的需要,建立了常态响应、征兆响应、危机响应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同时明确了在不同状态下的组织指挥程序、请示报告渠道和人员职责分工,并结合部队实际适时组织官兵演练。“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仅一小时,他们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抽组应急救灾分队,及时筹措物资器材,做好抗震救灾一切准备。
五月十六日接到上级抽组抗震救灾野战兵站的预先号令后,他们又立即启动一级响应机制,命令兵站各模块向昆明地区集结,为后续快速反应创造了条件。
新型后勤装备频频亮相
军事后勤装备的科技性能是影响和制约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次抗震救灾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高技术后勤装备催生强大的保障力。该分部抽组的野战兵站涵盖财务、卫生、军需、运输、油料、营材、给水、洗涤、沐浴等多个保障模块,一大批新式装备在抗震救灾后勤支援保障中频频亮相——二十管群车加油车:十分钟即可完成二十台运输车加油工作;多功能沐浴车:一天可为一个建制团的官兵提供沐浴保障;巡回野战被服洗涤车:累计已为一线官兵清洗被服一万五千余套;后勤工程学院研制的新型净水车每台每天可提供二万余人的饮水保障。
做好全方位后勤保障
五月二十四日,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工程的第一桶柴油从野战兵站送至绵阳机场。
五月二十五日前后三天,部队应绵阳市畜牧局请求,出动了五十五台次十吨运输车,为北川邓家乡运送出了五千多头进口种猪,价值上千万元。
兵站展开不到半个月,就接收军需、营材、药材等后勤物资六百八十车、五千四百余吨;发放油料装备四百四十余套(件),装运油料二百四十吨,供给净水三百二十吨,发放服装、手套、口罩、毛巾、中筒胶鞋等军需物资五十万套(件、双)、干粮一万二千五百多件、罐头七千五百多件、药品三千余箱。兵站在青川、北川、江油等地开设野战加油站(点),为过往军车加注油料三十八吨,同时出动车辆二百三十余台次,为任务部队前送军需、药材、营材、油料等物资。
魏大祥介绍,抽组的两个野战兵站供应实力五万余人,保障对象三十五个,其中既有人数过万的军、师级单位,又有三十到五十人的流动医疗队,各自保障需求和实际情况不一,有的建制军师级单位自身运力充足,保障需求量大,到兵站领取物资比较方便;有的医疗队和救援小分队建制小、人手少、需求也不多,兵站组织前送保障非常受欢迎。因此他们采取灵活多样的保障方式,以绵阳、青川两个基地为依托,采取基地保障与前出保障、定点保障与巡回保障、直达保障与接力保障相结合等多种方式,保证了有序和有效。
至今,这三百人仍然活跃在抗震救灾的一线,不断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奇迹。(完)
6/06/2008
地震採訪課
地震採訪課 /文.楊陽明
文章日期:2008年6月6日
【明報專訊】「經一事,長一智﹗」四川採訪之行,給我莫大啟示。
攝影技術了得便是一個出色攝記?不。還要有多方面的配合。
體能:要到目標災區採訪,動輒走上兩三小時的路,攀山涉水在所難免,我雖主要穿梭成都、重慶等大城市,所走的路已較其他同事少,惟仍舟車勞頓,體力透支。
我反覆思考,要是走遠多點,會是怎樣的光景?我能撐下去嗎?同行有一位熱愛行山的行家,他走路明顯較敏捷,較其他人從容。平日多鍛煉體魄,對身體有益之餘,對工作亦有利。
裝備與應變:除了沉甸甸的攝影器材、手提電腦,乾糧和水是長期作戰的必需品。面對惡劣環境,加上體力勞動,一般沒胃口吞嚥,空肚子怎有勁兒工作?攝記同事Ring帶備了幾包糖果,別小覷一顆糖果的威力,它可是力量的泉源,一粒又一粒地放進肚子,能量不知不覺逐些補充了。
在偏遠的災區,縱然拍攝了一系列的相片,心裏急將成果傳返香港,但礙於網絡信號微弱,要以手提電腦傳相近乎沒有可能,最後唯有另找網吧傳相。裝備須預備妥當,惟得物無所用時,就要及時應變,得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敏銳的觸覺:面對如此場面,我當場為之震懾,呆了眼,專注拍攝災情卻往往忽略身邊其他微小事物。攝記跟記者一樣,要一眼關七,耳聽八方﹗在災區,通訊社記者眾多,他們提供的照片角度全面,從中如何仍能有所突破﹖就是不要被眼前框架所限制,要多發掘新事物,尋找新角度、新故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文.楊陽明 editorial@mingpao.com]
文章日期:2008年6月6日
【明報專訊】「經一事,長一智﹗」四川採訪之行,給我莫大啟示。
攝影技術了得便是一個出色攝記?不。還要有多方面的配合。
體能:要到目標災區採訪,動輒走上兩三小時的路,攀山涉水在所難免,我雖主要穿梭成都、重慶等大城市,所走的路已較其他同事少,惟仍舟車勞頓,體力透支。
我反覆思考,要是走遠多點,會是怎樣的光景?我能撐下去嗎?同行有一位熱愛行山的行家,他走路明顯較敏捷,較其他人從容。平日多鍛煉體魄,對身體有益之餘,對工作亦有利。
裝備與應變:除了沉甸甸的攝影器材、手提電腦,乾糧和水是長期作戰的必需品。面對惡劣環境,加上體力勞動,一般沒胃口吞嚥,空肚子怎有勁兒工作?攝記同事Ring帶備了幾包糖果,別小覷一顆糖果的威力,它可是力量的泉源,一粒又一粒地放進肚子,能量不知不覺逐些補充了。
在偏遠的災區,縱然拍攝了一系列的相片,心裏急將成果傳返香港,但礙於網絡信號微弱,要以手提電腦傳相近乎沒有可能,最後唯有另找網吧傳相。裝備須預備妥當,惟得物無所用時,就要及時應變,得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敏銳的觸覺:面對如此場面,我當場為之震懾,呆了眼,專注拍攝災情卻往往忽略身邊其他微小事物。攝記跟記者一樣,要一眼關七,耳聽八方﹗在災區,通訊社記者眾多,他們提供的照片角度全面,從中如何仍能有所突破﹖就是不要被眼前框架所限制,要多發掘新事物,尋找新角度、新故事,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文.楊陽明 editorial@mingpao.com]
川景多麽寂寞 文物只待追忆

K,
这是来自三星堆的一个小青铜器哦,瞧那造型多麽的霸气,当是一尊祭祀敬奉神灵吧。
然而,人于之地球太渺小了,人类的历史之于地球多么短暂,人神也不能逆转这个规则吧。多麽苍凉。
于是,懂事儿的人啊,小心地珍藏着自己成长的痕迹,个人如是,族群如是,国家如是,整个人类如是。
可是,地球他只不过伸伸腰,活动下下筋骨,现时现刻罹难还不算,人类那仅仅“一瞬间”的成长痕迹就要给毁了。多伤心,也没用。
今夜,堰塞湖那相当于两个西湖的水,让人心惊肉跳。
我们,遇到了绕不过去的坎儿了。
谁能陪伴我孤单的心?
中新社成都六月六日电 题:川景多寂寞 旅游待提振
中新社记者 赵建华
驻足巴蜀山水之间,几乎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千百年积累起来的压力。
九寨沟,足令顶级的国画大师小心翼翼,不敢轻易下笔,生怕“玷污”了它的美。因为九寨沟本身就是巨幅立体山水画,安静而恬美。
大熊猫,足令环保主义者紧张、兴奋。因为它们憨态可掬,弥足珍贵。
都江堰,足让水利专家感到压力。两千多年前兴修的水利工程,至今仍在滋润着天府之国,堪称水利工程的圭臬。
李白故里、杜甫草堂,足令天下书生狂客收声敛气。因为他们早已达到了汉学诗歌的巅峰。
三星堆,足让考古学家为难。“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玉器、器具、文字和图画背后,至今仍然隐藏着千古难解之谜。
即便默默矗立着的青城山,也能让许多纠缠名利的世俗之人望峰息心。因为这里的黄老之道积淀深厚,养生之术经久不衰。
在巴蜀,传说中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诸多瀑布、山谷、雪山、湖泊、森林;历史上的文人墨客,记录下了李冰、刘邦、刘备、诸葛亮、李白、杜甫的众多故事。
但如今,感受压力的主角,却已换成了四川人。
上月,传说中的沧海桑田在这里成为现实。地震瞬间,山河易位,生灵涂炭。至今四川的一些风景区,仍处在封闭状态中。
九寨沟,道路中断、游客被困;卧龙,大熊猫受到惊吓,身体受伤。
都江堰,“鱼嘴”出现裂缝,“二王庙”震塌沦为废墟,李冰之像倾斜几至倒下;青城山,汽车行驶到半山腰,当地司机就不敢再向前,只好原路折回;李白故里,清朝牌坊倒塌,太白楼的柱子几乎折断。
三星堆博物馆,两件文物受损,建筑出现裂缝;德阳汉旺,东汉开国君主刘秀雕像上的头颅被震落;绵阳猿王洞,几乎彻底消失。
官方“禁游令”早已发出。游客望川却步,景区、酒店歇业,旅游业引擎熄火,三十万导游失业。
三星堆博物馆,从五月三十一日起重新对外开放,但游客寥寥无几,五天时间里门票收入不足两千元。而往年的五月,它一天的收入就能达到十万元。
在四川,旅游业是许多百姓的“命根子”,去年全省的旅游收入达到了一千两百多亿元。
但今年却已变数陡增,一些景点消失、宾馆公路被毁、人员死伤。地震发生后,短短二十天时间里,旅游损失就已达五、六百亿元。
至今,余震不断。旅游信心恢复尚需时日,市场萧条短期内恐难改观。
所幸,四川旅游的精华大都尚存,当地正极力恢复市场信心。
九寨沟、黄龙山虽道路不畅,但山水基本完好;受到惊吓的大熊猫,正在调理恢复中;都江堰的“鱼嘴”业已加固;三星堆博物馆损坏的两件文物,还可修复。
官方正在调查评估景区损失、编制旅游重建规划;一些原先“威胁”景区的工厂,将永远在景区视野中消失;九寨沟等地的宾馆房费、景区门票,正半价待客。
汶川、北川、映秀、聚源、汉旺、唐家山,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已在地震中举世皆知。
地震可以摧毁旅游景点,同样也可以造就景点。“山还在,水还流”,世人对重启四川旅游市场寄予厚望。
*****
国家文物局:汶川大地震对文化遗产造成前所未有破坏 2008年06月06日 15:48:12 来源:新华网
【字号 大 中 小】 【留言】 【打印】 【关闭】 【Email推荐: 】
新华网北京6月6日电(记者廖翊)在6日上午举行的文物系统抗震救灾情况新闻通气会上,国家文物局表示,此次四川汶川地震对中国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截至6月5日,国家文物局共收到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湖北7省(市)文物行政部门关于文物受损情况的报告,共有16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2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5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共有2766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292件。
受损最严重的当属四川省。全省共有8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都江堰),17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03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馆藏文物1839件受损,其中,珍贵文物189件。受损的还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处。重灾区成都、绵阳、阿坝、德阳四个地区文物建筑、博物馆垮塌、文物损毁非常严重,文物损失惨重。最为严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二王庙建筑群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岩寺,文物建筑大面积坍塌,未倒塌的也全部成为危房;北川县文管所自身保管的馆藏文物全部被毁。国家文物局表示,由于震区目前还不能深入,估计实际损失还会更大。
甘肃、陕西文物受损情况也很严重。甘肃省文物受损单位涉及8个市(州),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16座博物馆馆舍遭破坏,其中陇南市武都区博物馆馆舍和馆藏文物受损比较严重。607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61件。陕西省文物受损单位涉及7个市35县(区),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308件馆藏文物受损,其中珍贵文物41件。
重庆市文物受损单位涉及26个区县和4个市直属文博单位,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处(包括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大足石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并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文物保护单位受损主要是墙体倾斜、裂缝,屋顶瓦片脱落等。馆藏文物受损12件,其中珍贵文物1件。
在这场波及广泛的大地震中,云南省共有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山西省共有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害;湖北省共有2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破坏。
6/04/2008
5/31/2008
两岸四地道教界人士举行大法会追荐超度遇难同胞
标 题:(汶川抗震救灾)两岸四地道教界人士举行大法会追荐超度遇难同胞 稿 号:80531055 版 本:4
稿件来源:采 题 材:政治外事 体 裁:消息
作 者:肖龙联 (四川分社) 字 数:594
--------------------------------------------------------------------------------
中新社成都五月三十一日电(记者肖龙联)今天上午,为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来自两岸四地的五百余名道教界人士,在中国道教发源地--大邑鹤鸣山共同祈祷地震灾区灾消福生,遇难者早得超升,生还者健康安宁。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同胞受难,举国悲怆。灾区人民的苦难紧紧牵动着两岸四地道教界同仁的心。此次“两岸四地道教界为地震灾难祈福禳灾.追荐超度大法会”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四川省道教协会共同主办,港澳台道教界、成都市道教协会协办,恩威集团鹤鸣山道源圣城承办,以增进两岸四地道教界联系,凝聚情感和力量,祈愿祥和重辉、国泰民安、民族振兴。
香港凤凰卫视当家花旦吴小莉着一身素装,神情肃穆地主持了今天的法会。大会开始时,全体与会人士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宣读了为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祈祷文。随后,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和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等为地震的遇难同胞进香。
李兆基先生在吴小莉搀扶下,在法会上沉痛哀悼地震遇难同胞并缓缓走上法台进香。台湾中华道教总会会长张柽在法会上致祈祷文之后,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道教人士依次走到法台为遇难同胞进香。
法会仪式结束后,两岸四地道教界人士倾情慷慨解囊,为地震灾区捐款一千三百万元人民币。 (完)
稿件来源:采 题 材:政治外事 体 裁:消息
作 者:肖龙联 (四川分社) 字 数:594
--------------------------------------------------------------------------------
中新社成都五月三十一日电(记者肖龙联)今天上午,为深切哀悼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来自两岸四地的五百余名道教界人士,在中国道教发源地--大邑鹤鸣山共同祈祷地震灾区灾消福生,遇难者早得超升,生还者健康安宁。
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同胞受难,举国悲怆。灾区人民的苦难紧紧牵动着两岸四地道教界同仁的心。此次“两岸四地道教界为地震灾难祈福禳灾.追荐超度大法会”活动,由中国道教协会、四川省道教协会共同主办,港澳台道教界、成都市道教协会协办,恩威集团鹤鸣山道源圣城承办,以增进两岸四地道教界联系,凝聚情感和力量,祈愿祥和重辉、国泰民安、民族振兴。
香港凤凰卫视当家花旦吴小莉着一身素装,神情肃穆地主持了今天的法会。大会开始时,全体与会人士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宣读了为汶川大地震死难者祈祷文。随后,香港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国家宗教局副局长齐晓飞和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等为地震的遇难同胞进香。
李兆基先生在吴小莉搀扶下,在法会上沉痛哀悼地震遇难同胞并缓缓走上法台进香。台湾中华道教总会会长张柽在法会上致祈祷文之后,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道教人士依次走到法台为遇难同胞进香。
法会仪式结束后,两岸四地道教界人士倾情慷慨解囊,为地震灾区捐款一千三百万元人民币。 (完)
綿陽市博物館數萬文物需保存
性命已失 數萬文物需保存
文章日期:2008年5月31日
【明報專訊】唐家山堰塞湖水位日益上升,潰壩危機愈重,綿陽市與博物館日前搶救館內近三萬件文物,繼70多件國家一級文物及北川縣僅存的123件文物日前全部轉移往三星堆博物館後,另5000多件三級以上文物亦開始外送他方暫存,博物館前的兩個為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的漢闕,無法搬走,工作人員即周圍搭起鋼架,裏面包上厚厚的海棉墊,防止潰壩洪水垮。
震央汶川是全國30多萬人口的少數民族羌族主要聚居地,震後社會一直憂慮羌族面臨文化滅族的危機。北川縣羌族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澤友就痛心館中273件珍貴民俗文物、包括一僅有的上繪羌族獨特神獸陶器,全已於一旦;更痛心的是羌民的生命與其非物質文化:當時正在博物館裏的50多名詩人以及北川文化館5名正式員工沒一能逃生。
綿陽文物局早前建了6個震災文物徵集小組,分北川、安縣、江油、平武、綿陽5地博物館及媒體,深入徵集文物,並為將來在北川原址設建地震遺址博物館作準備,初步設想打算建哀思牆或紀念碑,刻念死難者;另附近再建一個綜合的實物展示博物館,或將展出高澤友從北川中學的廢墟找到的孩子遺物:一張張臨死前寫的求生紙條「爸爸,你救救我!」,將是對地震永遠的追憶與追究。
[鄭依依]
文章日期:2008年5月31日
【明報專訊】唐家山堰塞湖水位日益上升,潰壩危機愈重,綿陽市與博物館日前搶救館內近三萬件文物,繼70多件國家一級文物及北川縣僅存的123件文物日前全部轉移往三星堆博物館後,另5000多件三級以上文物亦開始外送他方暫存,博物館前的兩個為全國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的漢闕,無法搬走,工作人員即周圍搭起鋼架,裏面包上厚厚的海棉墊,防止潰壩洪水垮。
震央汶川是全國30多萬人口的少數民族羌族主要聚居地,震後社會一直憂慮羌族面臨文化滅族的危機。北川縣羌族民俗博物館館長高澤友就痛心館中273件珍貴民俗文物、包括一僅有的上繪羌族獨特神獸陶器,全已於一旦;更痛心的是羌民的生命與其非物質文化:當時正在博物館裏的50多名詩人以及北川文化館5名正式員工沒一能逃生。
綿陽文物局早前建了6個震災文物徵集小組,分北川、安縣、江油、平武、綿陽5地博物館及媒體,深入徵集文物,並為將來在北川原址設建地震遺址博物館作準備,初步設想打算建哀思牆或紀念碑,刻念死難者;另附近再建一個綜合的實物展示博物館,或將展出高澤友從北川中學的廢墟找到的孩子遺物:一張張臨死前寫的求生紙條「爸爸,你救救我!」,將是對地震永遠的追憶與追究。
[鄭依依]
刘德华、林志玲、刘亦菲将飞三亚呵护灾区儿童
标 题:刘德华、林志玲、刘亦菲将飞三亚呵护心灵受伤灾区儿童 稿 号:0805310159
作 者:陈少婷 字 数:464 版 本:1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消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五月三十一日电 ( 陈少婷)记者由海南电视总台获悉,六月三日,香港知名艺人刘德华将飞抵三亚参加“明星爱心捐赠暨奥运火炬拍卖活动”,并捐赠自己的奥运火炬作拍卖品,将拍卖所得用于成立“火炬阳光教育基金”,以支持地震灾区教育。
据悉,六月二日,来自四川绵阳北川、崇州、彭州、宝兴的八十多名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将搭乘南航包机飞抵三亚参加为期十五天的“心灵呵护”之旅。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七岁,多为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双方或一方,并在地震中受到惊吓的孩子。“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工作组将在活动中请来约四十名心理咨询师,为这些孩子进行心理康复治疗。
台湾名模林志玲、国内著名影星刘亦菲、翁虹、“童话大王”郑渊洁、奥运冠军杨凌等,也纷纷表示,将加入到活动中,到海南陪伴这些孩子们共度旅程。
“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是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旅游局、共青团海南省委、成都商报联合主办,半山半岛、南方航空协办,新浪网、天涯社区支持的关爱灾区儿童的活动。(完)海南分社陈少婷采关向东签发
作 者:陈少婷 字 数:464 版 本:1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消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五月三十一日电 ( 陈少婷)记者由海南电视总台获悉,六月三日,香港知名艺人刘德华将飞抵三亚参加“明星爱心捐赠暨奥运火炬拍卖活动”,并捐赠自己的奥运火炬作拍卖品,将拍卖所得用于成立“火炬阳光教育基金”,以支持地震灾区教育。
据悉,六月二日,来自四川绵阳北川、崇州、彭州、宝兴的八十多名在地震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将搭乘南航包机飞抵三亚参加为期十五天的“心灵呵护”之旅。他们中年龄最小的七岁,最大的十七岁,多为在地震中失去父母双方或一方,并在地震中受到惊吓的孩子。“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工作组将在活动中请来约四十名心理咨询师,为这些孩子进行心理康复治疗。
台湾名模林志玲、国内著名影星刘亦菲、翁虹、“童话大王”郑渊洁、奥运冠军杨凌等,也纷纷表示,将加入到活动中,到海南陪伴这些孩子们共度旅程。
“爱心呵护 阳光行动”是由海南广播电视总台、海南省旅游局、共青团海南省委、成都商报联合主办,半山半岛、南方航空协办,新浪网、天涯社区支持的关爱灾区儿童的活动。(完)海南分社陈少婷采关向东签发
5/26/2008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六点提示教如何和灾区孩子接触
K,
我钻出来啦!现在有点小手艺了。可惜,都是旁门左道:(
少婷妹妹好细心,把国家级心理学咨询师给感动了。
赶紧分享吧。
看来,小女子说“孩子,别怕”,不符合心理学原理呵。
当真是术业有专攻。
灾区孩子游海南 含泪祈愿南海观世音
稿 号:0805260368
作 者:陈少婷 字 数:550 版 本:1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消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五月二十六日电 (陈少婷 陈文武)二十六日,参加“为灾区孩子疗伤——爱心海南游”的九名灾区儿童到三亚参观旅游。在三亚南山一百0八米南海观音脚下,孩子们双手合十含泪祈愿。
据悉,在三亚期间,孩子们参观游览了天涯海角、南山等景区景点。虽无亲属相伴,孩子们在蓝天碧海中,依然玩得十分尽兴。在参观南山天下第一龙砚时,孩子们还一起戏水、逗乐、玩游戏。
“你们有什么愿望就说出来吧,说给观音菩萨听。”来到一百0八米海上南海观音像前,全程陪护孩子进行护理治疗的姚庆提醒孩子们。接着,孩子们在南海观音脚下,双手合十,喃喃祈下自己的心愿。记者注意到,祈愿时,孩子们都眼含泪花。
最让孩子们感动的是,在这两天有很多热心的人们特地给他们送来水果、绿茶、海南特产等食物。
此外,他们还收到了奥运纪念章等特别的礼品,旅行车给装得满满的。孩子们说,海南真是个好地方,在这玩得真开心。
全程陪护孩子进行护理治疗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姚庆说,这两天孩子们的表现都很好。两天的行程虽然很紧凑,但他们过得很快乐。
他表示,孩子们现在的状态都很好,不需要特别的辅导。假若日后发现个别需要辅导的,他们将会继续跟进去帮助他们。(完)海南分社陈少婷陈文武采关向东签发
******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六点提示教如何和灾区孩子接触
稿 号:0805260369
作 者:陈少婷 字 数:575 版 本:1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消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五月二十六日电(陈少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姚庆,在“为灾区孩子疗伤——爱心海南游”活动中,全程陪护九位来自绵阳、都江堰灾区的孩子。今日他向记者表示,人们都很热心想帮助来自灾区的孩子,但和他们接触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技巧,特别应当注意以下六点:
一、不要去询问他们关于地震的经历。孩子们现在还无法去应对这些情况,回忆会给他们带来伤害。
二、不要反复地强调他们是来自灾区的孩子。孩子们对于“灾区”、“地震”的字眼还有所排斥。
三、不要对孩子说“不要怕”,而应该和孩子说,“害怕是很正常的”,要让他知道,他的这些反应都是很正常的。
四、和孩子们相处,要学会倾听。不要总是想要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成人在应对这么大的地震都不一定能够处理好,更何况是孩子。只要学会倾听孩子想要说什么就可以了,试着和孩子平等相处、聊天。
五、留意对待孩子的肢体知识。了解孩子表达情感的肢体语言,如果孩子想要拥抱,就和他热情拥抱;如果不想,就不要强迫他;如果孩子想要粘着你,就让他跟着你。
六、不要以为用一种方式就可以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比如拥抱,有些孩子认为拥抱感到很亲热,但有的孩子,却不一定喜欢拥抱的表达方式。也许,在熟识一点后,他才能够和你拥抱。(完)海南分社陈少婷采 关向东签发
我钻出来啦!现在有点小手艺了。可惜,都是旁门左道:(
少婷妹妹好细心,把国家级心理学咨询师给感动了。
赶紧分享吧。
看来,小女子说“孩子,别怕”,不符合心理学原理呵。
当真是术业有专攻。
灾区孩子游海南 含泪祈愿南海观世音
稿 号:0805260368
作 者:陈少婷 字 数:550 版 本:1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消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五月二十六日电 (陈少婷 陈文武)二十六日,参加“为灾区孩子疗伤——爱心海南游”的九名灾区儿童到三亚参观旅游。在三亚南山一百0八米南海观音脚下,孩子们双手合十含泪祈愿。
据悉,在三亚期间,孩子们参观游览了天涯海角、南山等景区景点。虽无亲属相伴,孩子们在蓝天碧海中,依然玩得十分尽兴。在参观南山天下第一龙砚时,孩子们还一起戏水、逗乐、玩游戏。
“你们有什么愿望就说出来吧,说给观音菩萨听。”来到一百0八米海上南海观音像前,全程陪护孩子进行护理治疗的姚庆提醒孩子们。接着,孩子们在南海观音脚下,双手合十,喃喃祈下自己的心愿。记者注意到,祈愿时,孩子们都眼含泪花。
最让孩子们感动的是,在这两天有很多热心的人们特地给他们送来水果、绿茶、海南特产等食物。
此外,他们还收到了奥运纪念章等特别的礼品,旅行车给装得满满的。孩子们说,海南真是个好地方,在这玩得真开心。
全程陪护孩子进行护理治疗的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姚庆说,这两天孩子们的表现都很好。两天的行程虽然很紧凑,但他们过得很快乐。
他表示,孩子们现在的状态都很好,不需要特别的辅导。假若日后发现个别需要辅导的,他们将会继续跟进去帮助他们。(完)海南分社陈少婷陈文武采关向东签发
******
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六点提示教如何和灾区孩子接触
稿 号:0805260369
作 者:陈少婷 字 数:575 版 本:1
题 材:社会生活 体 裁:消息 稿件来源:采
--------------------------------------------------------------------------------
中新社海口五月二十六日电(陈少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姚庆,在“为灾区孩子疗伤——爱心海南游”活动中,全程陪护九位来自绵阳、都江堰灾区的孩子。今日他向记者表示,人们都很热心想帮助来自灾区的孩子,但和他们接触有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技巧,特别应当注意以下六点:
一、不要去询问他们关于地震的经历。孩子们现在还无法去应对这些情况,回忆会给他们带来伤害。
二、不要反复地强调他们是来自灾区的孩子。孩子们对于“灾区”、“地震”的字眼还有所排斥。
三、不要对孩子说“不要怕”,而应该和孩子说,“害怕是很正常的”,要让他知道,他的这些反应都是很正常的。
四、和孩子们相处,要学会倾听。不要总是想要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或不应该怎么做。成人在应对这么大的地震都不一定能够处理好,更何况是孩子。只要学会倾听孩子想要说什么就可以了,试着和孩子平等相处、聊天。
五、留意对待孩子的肢体知识。了解孩子表达情感的肢体语言,如果孩子想要拥抱,就和他热情拥抱;如果不想,就不要强迫他;如果孩子想要粘着你,就让他跟着你。
六、不要以为用一种方式就可以解决所有孩子的问题。比如拥抱,有些孩子认为拥抱感到很亲热,但有的孩子,却不一定喜欢拥抱的表达方式。也许,在熟识一点后,他才能够和你拥抱。(完)海南分社陈少婷采 关向东签发
a link.震后疗伤 中国面临持久大考
陳映燁﹕地震後 心靈重建不能缺席
文章日期:2008年5月27日
【明報專訊】四川大地震,災區重建首先要顧慮到災民基本生活之安頓,然而,不要忽略震後災民心靈創傷的撫平,當肉體、金錢與物質的傷害慢慢沉澱時,最錐心刺骨縈繞不去的是心靈的傷痛。
倖存者常有存活者的罪惡感
大地震奪走一個人的生命聯繫,包括親人死亡、住所崩及財產損失,每日的生活常軌與人際網絡突然碎裂,橫於眼前的是餘震的威脅與對未來的惶恐。地震剛發生時,因為連串事件紛至沓來,災民急將親人送醫、搜尋失蹤家人及積極求援維護生命安全等,使人不得不撐受傷的心靈一一打理,多數人會將氾湧的情緒暫放一旁,這個時期看似麻木或是沒有任何情緒問題,即使有心身症狀,往往被忽略,但兩三個月後,當餘震漸漸平息,死者已入土而未尋獲者生機渺茫,自己必須面對被震碎的未來時,排山倒海的未知便會開始折磨人心。
所愛的人不在了該如何繼續人生?家在哪裏?該靠什麼為生?思考這些席捲而來的變故與困境,比地震本身的直接傷害更是錐心刺骨,這時往往會慢慢出現失眠、焦慮與憂鬱等,焦慮症狀指的是整日惶惶不安、覺得未來不知如何繼續,會莫名其妙出現心悸、呼吸急促、手抖、肩頸痠痛等心身症狀,憂鬱症狀指的是覺得生活不再有希望、人生無味、質疑人生的價值、覺得自己無力改變現狀,抑鬱終日。
台921地震後災區自殺率竄升
倖存者還常有所謂存活者的罪惡感,思慮為何活的是自己?比自己更值得活的人為何被地震帶走?自責如果當天多做了什麼,親人是否可免於一死?有些人還會出現創傷後壓力 症候群,就是經歷劇變後心靈受到極大傷害而出現許多心身症狀,知覺感官變得麻木,難以再體會、享受生活,但同時災難的那一幕卻刻印腦海,日日縈繞,常做噩夢,無法安睡,地震時天崩地裂的場景會無法制止的在腦中重播。地震已過,但這些點點滴滴卻刻蝕心靈,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對災民而言,這些沉重的身心傷痕,難以平復,自殺可能因此變成一種選擇。
台灣921大地震後至今已近9年,震後災區自殺率竄升(見本報5月16日葉兆輝文章《別輕視劫後情緒救援》),精神科疾病包括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罹病率增加,即使在多年後的追蹤研究,曾經歷過災變的民眾,精神科疾病以及自殺危險仍然高出一般人,當時921大地震突顯出台灣精神醫療制度的缺失,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是地處偏僻的鄉鎮,原本就是台灣精神醫療體系比較脆弱的一環。當時台灣由各地的精神醫療人員進入災區支援,以各縣市衛生局為單位「認領」二到三個災區鄉鎮協助重建工作,主要針對三個危險群積極介入,包括老人、原本有精神科疾病者,以及同住家人罹難者。一開始支援人力無法立即與當地災民建立互信關係,臨時醫療站中內外科就診者大排長龍,卻沒有人願意來精神科就診,後來經由當地公共衛生護士的努力,採用挨家挨戶訪視的模式,精神醫療人員才有機會處理災民的心理問題,地震後一年內這些來自各縣市的支援人力持續駐守災區,利用一年的時間建立災區本身的心理衛生體系,歷經一年的時間轉由災區自治,支援人力逐漸淡出。
除了各縣市政府的介入外,宗教團體如慈濟、法鼓山、基督教團體也積極介入重建工作,心靈重建方面,這些宗教團體企圖由宗教的信仰帶領災民度過地震創傷。整體而言在地醫療資源缺乏、社區網絡的不足以及精神科疾病標籤化等等問題是心靈重建的重要挑戰。
今天四川面臨的狀更為嚴峻,前車之覆為後車之鑑,有關當局在救災之餘,一定要看到災民的精神醫療需求,心靈重建不能缺席。
作者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文章日期:2008年5月27日
【明報專訊】四川大地震,災區重建首先要顧慮到災民基本生活之安頓,然而,不要忽略震後災民心靈創傷的撫平,當肉體、金錢與物質的傷害慢慢沉澱時,最錐心刺骨縈繞不去的是心靈的傷痛。
倖存者常有存活者的罪惡感
大地震奪走一個人的生命聯繫,包括親人死亡、住所崩及財產損失,每日的生活常軌與人際網絡突然碎裂,橫於眼前的是餘震的威脅與對未來的惶恐。地震剛發生時,因為連串事件紛至沓來,災民急將親人送醫、搜尋失蹤家人及積極求援維護生命安全等,使人不得不撐受傷的心靈一一打理,多數人會將氾湧的情緒暫放一旁,這個時期看似麻木或是沒有任何情緒問題,即使有心身症狀,往往被忽略,但兩三個月後,當餘震漸漸平息,死者已入土而未尋獲者生機渺茫,自己必須面對被震碎的未來時,排山倒海的未知便會開始折磨人心。
所愛的人不在了該如何繼續人生?家在哪裏?該靠什麼為生?思考這些席捲而來的變故與困境,比地震本身的直接傷害更是錐心刺骨,這時往往會慢慢出現失眠、焦慮與憂鬱等,焦慮症狀指的是整日惶惶不安、覺得未來不知如何繼續,會莫名其妙出現心悸、呼吸急促、手抖、肩頸痠痛等心身症狀,憂鬱症狀指的是覺得生活不再有希望、人生無味、質疑人生的價值、覺得自己無力改變現狀,抑鬱終日。
台921地震後災區自殺率竄升
倖存者還常有所謂存活者的罪惡感,思慮為何活的是自己?比自己更值得活的人為何被地震帶走?自責如果當天多做了什麼,親人是否可免於一死?有些人還會出現創傷後壓力 症候群,就是經歷劇變後心靈受到極大傷害而出現許多心身症狀,知覺感官變得麻木,難以再體會、享受生活,但同時災難的那一幕卻刻印腦海,日日縈繞,常做噩夢,無法安睡,地震時天崩地裂的場景會無法制止的在腦中重播。地震已過,但這些點點滴滴卻刻蝕心靈,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對災民而言,這些沉重的身心傷痕,難以平復,自殺可能因此變成一種選擇。
台灣921大地震後至今已近9年,震後災區自殺率竄升(見本報5月16日葉兆輝文章《別輕視劫後情緒救援》),精神科疾病包括憂鬱、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罹病率增加,即使在多年後的追蹤研究,曾經歷過災變的民眾,精神科疾病以及自殺危險仍然高出一般人,當時921大地震突顯出台灣精神醫療制度的缺失,受災最嚴重的地方是地處偏僻的鄉鎮,原本就是台灣精神醫療體系比較脆弱的一環。當時台灣由各地的精神醫療人員進入災區支援,以各縣市衛生局為單位「認領」二到三個災區鄉鎮協助重建工作,主要針對三個危險群積極介入,包括老人、原本有精神科疾病者,以及同住家人罹難者。一開始支援人力無法立即與當地災民建立互信關係,臨時醫療站中內外科就診者大排長龍,卻沒有人願意來精神科就診,後來經由當地公共衛生護士的努力,採用挨家挨戶訪視的模式,精神醫療人員才有機會處理災民的心理問題,地震後一年內這些來自各縣市的支援人力持續駐守災區,利用一年的時間建立災區本身的心理衛生體系,歷經一年的時間轉由災區自治,支援人力逐漸淡出。
除了各縣市政府的介入外,宗教團體如慈濟、法鼓山、基督教團體也積極介入重建工作,心靈重建方面,這些宗教團體企圖由宗教的信仰帶領災民度過地震創傷。整體而言在地醫療資源缺乏、社區網絡的不足以及精神科疾病標籤化等等問題是心靈重建的重要挑戰。
今天四川面臨的狀更為嚴峻,前車之覆為後車之鑑,有關當局在救災之餘,一定要看到災民的精神醫療需求,心靈重建不能缺席。
作者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陽明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5/25/2008
馬家輝:溫家寶的眼淚
溫家寶的眼淚
文章日期:2008年5月25日
【明報專訊】溫家寶上山下海指揮救災,哭了不知道幾回了,本已深陷的眼眶更形憔悴,因此,內地媒體喊出口號,「溫總,保重!」,為本已悲慘的災情增添了額外的一份傷感。
西方傳媒觸覺敏銳,有人寫了一篇專題報道,描述中國人深被感動,故都叫溫家寶做「Grandpa Wen」,令他的政治形象加了不少分數;文章寫來語帶嘲諷,彷彿只視之為一種博弈遊戲的「政治演出」。
評論者有他的觀點,公道與否,可另討論,這是自由,然而文章忽略了極重要的一點:不管這是否「政治演出」,在中國的政治語境裏,溫家寶的勞累奔波確能產生實質的救災效果,因為中國人,尤其四川省份的農民子弟和解放軍裏的武警士兵,終究習慣以尊崇角度期待國家領導人,尤其希望他在民族危難之際對庶民百姓付出深度關懷、高度關心,就算稍為「誇張」,亦屬合理。
而當領導人能夠符合人民期望,善良的中國人便易感動,感動了,便有意志了:有意志下去,有意志站出來,有意志發揮以前一直壓抑的自我犧牲精神。
換個角度說,溫家寶的眼淚是有「動員效果」和「激勵作用」的。他多流一滴眼淚,百姓和警隊的積極性便會提高一分。
而且,國家領導人親自來了,親自站在瓦礫上,親自走到懸崖邊,在「天子」的眼皮監視下,地方官員豈敢怠慢半分?豈能不出盡吃奶之力求取表現?這又是另一種「援救催化劑」,是有用的,是必須的。
由這角度看,溫家寶的眼淚不僅流得不算多,還嫌不夠呢。
流淚,溫家寶當然是有情而非假意,但我們暗暗期望,在危困之中,在危城之旁,有情不嫌多,甚至不妨把有情變為濫情,「寧濫毋缺」,溫家寶應該再「肉緊」一點、再心焦一些,讓眼淚再多流長流,以便中國人民更被感動,以便中國官吏更不敢疏忽造次,而結果,受益更多的必便是中國災民。這是「功利主義」的思考,但若有助救災,功利又何妨?溫家寶出身於科學工程,指揮救災,必有合格以上的策略和部署,但他目前最有價值的救援貢獻其實是「感動人民」,在淚水長河裏,調動中國人的積極性。
當中國人冷漠,力量是很可怕的;但當中國人感動,力量同樣驚人。溫家寶的每滴眼淚,都有援救效果,洋人予以小覷,只是他們無知罷了。[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文章日期:2008年5月25日
【明報專訊】溫家寶上山下海指揮救災,哭了不知道幾回了,本已深陷的眼眶更形憔悴,因此,內地媒體喊出口號,「溫總,保重!」,為本已悲慘的災情增添了額外的一份傷感。
西方傳媒觸覺敏銳,有人寫了一篇專題報道,描述中國人深被感動,故都叫溫家寶做「Grandpa Wen」,令他的政治形象加了不少分數;文章寫來語帶嘲諷,彷彿只視之為一種博弈遊戲的「政治演出」。
評論者有他的觀點,公道與否,可另討論,這是自由,然而文章忽略了極重要的一點:不管這是否「政治演出」,在中國的政治語境裏,溫家寶的勞累奔波確能產生實質的救災效果,因為中國人,尤其四川省份的農民子弟和解放軍裏的武警士兵,終究習慣以尊崇角度期待國家領導人,尤其希望他在民族危難之際對庶民百姓付出深度關懷、高度關心,就算稍為「誇張」,亦屬合理。
而當領導人能夠符合人民期望,善良的中國人便易感動,感動了,便有意志了:有意志下去,有意志站出來,有意志發揮以前一直壓抑的自我犧牲精神。
換個角度說,溫家寶的眼淚是有「動員效果」和「激勵作用」的。他多流一滴眼淚,百姓和警隊的積極性便會提高一分。
而且,國家領導人親自來了,親自站在瓦礫上,親自走到懸崖邊,在「天子」的眼皮監視下,地方官員豈敢怠慢半分?豈能不出盡吃奶之力求取表現?這又是另一種「援救催化劑」,是有用的,是必須的。
由這角度看,溫家寶的眼淚不僅流得不算多,還嫌不夠呢。
流淚,溫家寶當然是有情而非假意,但我們暗暗期望,在危困之中,在危城之旁,有情不嫌多,甚至不妨把有情變為濫情,「寧濫毋缺」,溫家寶應該再「肉緊」一點、再心焦一些,讓眼淚再多流長流,以便中國人民更被感動,以便中國官吏更不敢疏忽造次,而結果,受益更多的必便是中國災民。這是「功利主義」的思考,但若有助救災,功利又何妨?溫家寶出身於科學工程,指揮救災,必有合格以上的策略和部署,但他目前最有價值的救援貢獻其實是「感動人民」,在淚水長河裏,調動中國人的積極性。
當中國人冷漠,力量是很可怕的;但當中國人感動,力量同樣驚人。溫家寶的每滴眼淚,都有援救效果,洋人予以小覷,只是他們無知罷了。[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
5/24/2008
福州万佛寺为汶川大地震受难同胞祈福法会侧记
中新社福州五月二十四日电 题:愿逝者安息,生者平安
--福州万佛寺为汶川大地震受难同胞祈福法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黄翔
今天上午,福州旗山万佛寺念佛堂内香雾缭绕,钟鼓齐鸣,数百位僧众、佛教徒及周边村民在雪峰寺、万佛寺方丈释广霖的带领下一齐诵经,为汶川大地震受难同胞祈福。
上午八时三十分,法会正式开始,数百人齐诵《地藏经》,超度灾难亡灵,祈求灾区群众早获救护,不少人潸然泪下,并当场为灾区同胞捐款。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袭黑衣的一位女士,双手将善款投入募捐箱后,伏在募捐箱上泣不成声。也有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因为募捐箱开口太小,不得不将大叠百元钞票分成四五次投入,募捐箱捐款口更数度堵塞。
专程由福州平潭赶来为受难同胞祈福的刘子平身份“特殊”。五月十二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就在重灾区汶川映秀镇,是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据刘子平介绍,当时他与两位工友正在工棚休息,突然地动山摇,他与工友冲到开阔地带,眼睁睁地看着工友被山上滚落的大石砸死。
由于当时接连暴雨,直到十五日,刘子平才与映秀镇幸存的七八十人一起步行近十二小时,走到都江堰,给家里打了第一个电话。
“太感慨了,太感慨了,没什么可说的。”虽然地震已过去十二天,但显然地震留下的心理阴影还未散去,刘子平还是不太愿意回忆往事。刘子平的朋友表示,刘子平一听说万佛寺要举办祈福法会,便专程由平潭赶来,为还在遭受苦难的灾区同胞祈福并捐款。
释广霖表示,“冥阳两利祈福法会”除为逝者超度外,更为救灾义士、受难同胞祈求平安。法会为期三天,其间众佛子将与同胞们共同为灾害中的遇难者和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诵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进行消灾普佛和往生普佛以及普供、放生等佛事活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数万人受难,举世皆哀。灾难无情,佛门有愿,我们出家人和佛门广大信众在这场山河崩裂的无情灾难中,也愿意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释广霖如是说。
据释广霖介绍,万佛寺决定在地藏殿报恩堂提供五百个骨灰塔位免费安放灾区中受难者,并诵经超度回向。同时,释广霖方丈还代表旗山万佛寺宣布,若有关部门同意,万佛寺愿意收养一百个本次灾区遇难者的遗孤,培养他们长大成人。(完)-
--福州万佛寺为汶川大地震受难同胞祈福法会侧记
中新社记者 黄翔
今天上午,福州旗山万佛寺念佛堂内香雾缭绕,钟鼓齐鸣,数百位僧众、佛教徒及周边村民在雪峰寺、万佛寺方丈释广霖的带领下一齐诵经,为汶川大地震受难同胞祈福。
上午八时三十分,法会正式开始,数百人齐诵《地藏经》,超度灾难亡灵,祈求灾区群众早获救护,不少人潸然泪下,并当场为灾区同胞捐款。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袭黑衣的一位女士,双手将善款投入募捐箱后,伏在募捐箱上泣不成声。也有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因为募捐箱开口太小,不得不将大叠百元钞票分成四五次投入,募捐箱捐款口更数度堵塞。
专程由福州平潭赶来为受难同胞祈福的刘子平身份“特殊”。五月十二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他就在重灾区汶川映秀镇,是汶川大地震的亲历者。据刘子平介绍,当时他与两位工友正在工棚休息,突然地动山摇,他与工友冲到开阔地带,眼睁睁地看着工友被山上滚落的大石砸死。
由于当时接连暴雨,直到十五日,刘子平才与映秀镇幸存的七八十人一起步行近十二小时,走到都江堰,给家里打了第一个电话。
“太感慨了,太感慨了,没什么可说的。”虽然地震已过去十二天,但显然地震留下的心理阴影还未散去,刘子平还是不太愿意回忆往事。刘子平的朋友表示,刘子平一听说万佛寺要举办祈福法会,便专程由平潭赶来,为还在遭受苦难的灾区同胞祈福并捐款。
释广霖表示,“冥阳两利祈福法会”除为逝者超度外,更为救灾义士、受难同胞祈求平安。法会为期三天,其间众佛子将与同胞们共同为灾害中的遇难者和正在遭受苦难的人们诵地藏经、金刚经、弥陀经,进行消灾普佛和往生普佛以及普供、放生等佛事活动。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数万人受难,举世皆哀。灾难无情,佛门有愿,我们出家人和佛门广大信众在这场山河崩裂的无情灾难中,也愿意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释广霖如是说。
据释广霖介绍,万佛寺决定在地藏殿报恩堂提供五百个骨灰塔位免费安放灾区中受难者,并诵经超度回向。同时,释广霖方丈还代表旗山万佛寺宣布,若有关部门同意,万佛寺愿意收养一百个本次灾区遇难者的遗孤,培养他们长大成人。(完)-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