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2007

盧燕-慈禧-“純粹女人”


這是年近八十盧燕的“老佛爺”﹐望去時光仿佛不留痕。
小女子心想﹕心中有夢﹐一生追夢﹐這才是一個真女人﹐永不失效的“補品” 呀。*

K:
一邊整理過往的人物訪談資料﹐一邊回聽一則電台的文化訪談節目﹐就想著將追訪華裔表演藝朮家盧燕女士的“個人故事”寫下來。
“盧燕﹐把慈禧身為皇太后﹐母親﹐朋友﹐“情人”﹐長輩……﹐總之一個女人該有的每一面﹐都演得那么純粹﹐真慈禧怕也不過如此﹐教我們這些女子今後還如何敢自稱‘女人’呵”﹐這是0六年十二月的一個香港冬夜﹐小女子在香港文化中心演藝大廳里聽到的一段對話。
其時正是香港話劇團年度大戲
《德齡與慈禧》最後一場公演。年近八旬盧燕女士﹐再次出演慈禧──飾演一個﹐既深鎖宮闈﹐又權傾一時﹐也七情上面﹐七十二歲的──“老女人”。

假記者之便﹐小女子是次追訪心儀二十多年的盧女士﹐前後有機會近身廝摩三次﹕
首次﹐是十一日十日下午﹐在香港中環中國會﹐采訪香港話劇團全新版宮闈劇《德龄与慈禧》推廣會。期間﹐普通話與粵語兩個劇組﹐“花插”著表演了兩個折子。
戲裝的盧燕“老佛爺”﹐竟然艷壓全場﹕老戲骨﹐舉手 、 投足 、念白 、身段﹐處處有戲﹐處處女人。她的唇型﹐美麗極了。“老佛爺”一口老旗人的京腔﹐聽得自幼在話劇排演場“打滾”的小女子﹐儼然﹐再見楊柳﹐又沐春風。
盧在我眼里﹐就是深海千年老蚌含出的珍珠﹐光華自內而外自自然然潤著﹐歷久彌新。那﹐是另一類女人﹐想學都學不來的。


那天﹐小女子不知不覺忘記記者身份﹐當起了FAN﹐當眾表白二十多年追隨盧女士的“個人故事”。
八0年代﹐正在南京大學中文系戲劇專業學習的小女子﹐就是看著盧燕為內地讀者介紹的歐美電影成長。
有一陣子﹐好像是盧不介紹的﹐小女子就不看﹔介紹了而國內不上演的﹐就磨人帶著去看內部電影。好在﹐那是南京。當年﹐南京軍區有一群小衆電影迷﹐而南大中文系戲劇專業﹐在圈子裏也有點小名氣。于是﹐拉了虎皮做大旗﹐讓人介紹認識選片人﹐混得熟了就給想看的“菜單”。找不回來﹐姐姐妹妹就和他生氣。于是﹐各大軍區去調片兒﹐往往就成事了。然後就笑﹕“堅持就是勝利”。想來﹐當年的小女子﹐已經很無賴。呵呵。
這段故事﹐仿佛將盧帶進了時光隧道﹐其後我們的聊天格外順利﹐盧講的故事﹐可以歸為一個女演員的“影藝情緣”吧。這在後面的通稿里寫到了。

一周之後﹐小女子應邀前往上環香港話劇團的排演場﹐觀摩《德齡與慈禧》的連排──這是小女子與戲劇結緣二十多年﹐最為心儀的一種看戲樣式了。
原來﹐未上裝的盧燕女士﹐已經是滿頭華發。“老佛爺” 一出場﹐那兒果就是“宮里”了。盧與全體演員一樣﹐一絲不苟走台﹔根據劇情進展﹐常更換腳上的鞋﹐而且﹐竟然也會笑場哎。
最拿捏人的一個情景是﹕
“純粹女人”的慈禧﹐背對了青梅竹馬的“棒尖兒” 榮祿﹐嬌嗔地忿忿說﹕"他--們﹐說--我---﹐老--了。"

當下﹐小女子被這天籟般的姣逼得喘不來氣﹕人間﹐果有尤物呵。
那日﹐在“皇太后”﹑“皇帝” ﹑“皇后”間廝混﹐ 久違了的對戲劇的痴迷﹐一點點回到小女子身上﹐像是上了“毒癮”樣﹐望著那場子﹐竟心如鹿撞。


第三次見面﹐台上台下﹐天上人間。就回到的之前說的那番感慨了。
劇間休息﹐話劇團的公關經理與小女子聊天﹕我天天看盧有怎樣特別的保養方式﹐發現一點特別沒有﹐她用的是極其普通的潤膚霜﹐喝的是最常見的檸檬水……
小女子心想﹕心中有夢﹐一生追夢﹐這才是一個真女人﹐永不失效的“補品” 呀。*


這是之前播發的中新社通稿﹕
香江漫話﹕盧燕領銜話劇《德齡与慈禧》 稱華語區是心靈故鄉
中新社十一月十日電
記者 關向東
 年近八旬的著名華裔演員盧燕女士﹐十日下午在香港中環中國會﹐全副“慈禧”行頭裝扮﹐為此間傳媒展演了全新版宮闈劇《德齡與慈禧》兩個片斷﹐這是她八年之後再次與香港話劇團合作演出該劇。
  新奇的是﹐盧燕女士在與國語版的榮祿﹑粵語版的光緒的兩段配戲中﹐舉手﹑投足﹑身段﹑道白﹐竟處處演繹深居紫禁城深宮“老佛爺”的女性柔情面。
  “這個‘慈禧’很不同”﹐盧燕說﹐“《德齡與慈禧》中的慈禧很人性化,編導力圖顯示她作為女性的一面。有她與光緒的母子之情、與榮祿的男女之情、與德齡的忘年之情,還有她厭倦深宮禁錮﹐渴望一試西洋‘新奇玩藝兒’可愛一面”。
  此次乃盧燕女士第三次與香港話劇團合作﹐早在八0年代雙方曾經合作過舞臺劇《小狐狸》﹐八年前盧燕又在全新製作的宮廷劇《德齡與慈禧》中扮演“老佛爺。
  其實﹐《德齡與慈禧》中的慈禧﹐並非盧燕的第一個“慈禧”。上世紀七0年代,盧燕出演李翰祥執導的影片《傾國傾城》,就從特定時代背景及人物性格出發表現慈禧這一歷史人物。一九八七年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末代皇帝》中再次扮演慈禧印像深刻,之後又在《瀛台泣血》中再度出演慈禧﹐並奪得了“亞洲電影獎”。
  “我有很深的華語演出情結”﹐盡管盧一度是西方世界演繹“東方美人”的首選人物﹐“其實﹐還有許多人物我都想演﹐比如白先勇小說中的那些個兒女性。可惜﹐當我年輕的時候並不流行愛情文藝片﹐現在我已經老了”﹐坐在中國會一角的中式沙發上﹐依然上著“慈禧裝”的盧燕女士﹐以她特有的柔美聲調輕嘆道。
  的得知八0年代生活在內地的記者﹐在國際文化交流資訊相對閉塞的時期﹐一直通過盧女士向國內影視雜誌的供稿﹐瞭解國際最新演藝動態﹐吸取潮流藝朮營養﹐盧燕女士感慨地說﹕“所以直到現在﹐我也沒有停止過中西文化交流的工作。華語區始終是我的心靈故鄉。”
  “最讓我高興得是﹐兩岸華人演藝界人士﹐無論導演﹑編劇﹑演員﹑攝影﹑技朮﹐越來越多被好萊塢主流演藝圈認同”﹐盧燕歷數著“走出去”的演藝界華人們﹐“李安﹑鞏俐﹑章子怡﹑張藝謀都已很有影響……我還挺看好王小帥﹑葛優。我相信﹐二十一世紀會是華語區演藝人的黃金世紀。”
  請盧女士預測今年華語區送奧斯卡影展影片的獲獎前景﹐她毫不猶豫地說﹕“我看好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鞏俐﹑周潤發這樣的組合﹐很有沖擊力。”
  盧燕﹐一九二七年出生于北京,成長於上海。她的母親是京劇演員李桂芬,她的青衣戲得自梅蘭芳大師親傳親授,昆曲曾與昆劇大師俞振飛同臺。
  在表演藝術這一領域,她真正做到了將中西方兩種文化不著痕跡地融會貫通。一九六0年,她因與詹姆斯•史都華合演《山路》一片而名噪海內外,成為美國著名華裔影星。
  一九六七年,盧燕回香港主演了《董夫人》﹐贏得第九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一九七二年,她應邵逸夫及名導演李翰祥邀請前往香港拍攝了邵氏名片《十四女英豪》和《傾城傾國》。《十四女英豪》爲她贏得了第十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而《傾城傾國》爲她贏第二個金馬獎影后的頭銜。中國觀衆對她在一九八七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末代皇帝》中扮演的慈禧印像深刻,她在《瀛台泣血》中再度出演慈禧並奪得了“亞洲電影獎”。在王穎執導的演繹海外華裔家庭倫理觀念的影片《喜福會》中,她同樣奉獻了精彩的演出。
  因在東西方電影交流方面貢獻突出﹐二000年盧燕榮獲聯合國協會(UNA)“國際和平文化獎”。
  “我不會停止與影藝的緣分”﹐盧燕告訴記者﹐“明年我將帶著攝制組再上西藏﹐拍攝五集文化記錄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