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007
胡恩威和《東宮西宮》
K﹕
應胡恩威之邀﹐在《東宮西宮之2097 Back to the 清朝》(2007年)公演前一日 ﹐去尖沙嘴文化中心大劇院看彩排。http://www.zuni.org.hk/ewww/
不知胡當小女子是一個中國記者﹐還是內地在此關注香港的朋友﹐反正當天只有小女子一位觀摩者。自然﹐小女子此前對是次的《東宮西宮》表示過關注。
坐在胡的導演台後兩排﹐看著這位此城的“小教父”﹐將他對“我城”的悲情和期待﹐一字一句一照一畫表達出來。
胡恩威“胡式語言”﹐和舞台樣式都拿捏得很純熟了。這戲里的對此城的沮喪之悲﹐很是震撼了小女子。
想﹕一個城﹐如果是老年人悲哀﹐尚屬于自然﹔可是﹐若是悲哀的人群是年輕的一代﹐這城一定是出了問題了。好在﹐這群悲者﹐是在大聲疾呼﹐說明沒有放棄啊。胡對此城的念茲在茲﹐不離不棄﹐教人想起馬家輝去年出版的新書《在廢墟裡看見羅馬》。
戲劇在象征時間流逝的氛圍中結束﹐背景是夜的﹐曾經存在的天星鐘樓。
“反智”﹐“回歸十年”﹐是今年《東宮西宮》的主題詞。
作為中國記者﹐小女子看這齣戲﹐是為了觀察此間“真實民意”﹐但我大約最多發條短消息。胡對這點﹐也很是了解。不過﹐還是相約談談這次創作的心思﹐會盡力寫出來。
是晚﹐胡黑衣﹐寸頭﹐一付胡適式的“古式”圓框眼鏡﹐起身和小女子握手﹐眼神是慣常的專注。過後﹐想﹕他一定對小女子“有膽”去看戲﹐有些感觸的。
彩排完畢﹐小女子由衷地對他說﹕你﹐是個真才子。
乘天星回灣仔的海上﹐看著兩岸點點燈火﹐海面靜靜滑過的船﹐想起了前夜看《茶館》﹐常四爺說的﹕我愛咱們的國呀,可是誰愛我呢?
在維多利亞的海風中﹐即將告別的小女子﹐也想對此城如是說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