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2007

潘耀明與《明報月刊》的“中性價值”

K:

在香港的奔走結束了﹐書寫還在繼續﹐關于那個城﹐以及城中人。
這是關于喜歡閱讀的《明報月刊》。

特稿﹕潘耀明與《明報月刊》的“中性價值”

香港中通社二月七日電 題:潘耀明與《明報月刊》的“中性價值”

香港中通社記者 曉觀

最新出版的0七年二月號《明報月刊》﹐在“見証回歸十周年誌”系列中﹐刊發了一篇題為《誤泄江澤民行程有驚無險》的署名文章。作者藍鴻震﹐是香港民政事務局前局長。

藍回顧說﹕一九九八年“香港回歸一周年﹐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親臨特區主持和參加多項活動與儀式。筆者負責陪同江主席到沙田醫院老人部和馬鞍山的一個商場﹐與市民近距離接觸。”“基於保安的理由﹐江主席的行程事前必須保密。誰知陰差陽錯﹐竟向外界發放了消息﹐結果在馬鞍山的商場引來數以萬計的市民﹐人山人海。”“幸好市民對江主席熱烈歡迎﹐氣氛極好。我們可謂‘因禍得福’。”

《明報月刊》主編潘耀明先生﹐近日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該刊“見証回歸十年誌”系列﹐將一連十二期﹐邀請社會各界知名人士撰寫他們回歸前後的感想﹐這些人士都曾經直接或間接參與香港回歸的重大事務﹐是香港回歸十年的見証人。

為該系列發“頭砲”的﹐是新華社香港分社前副社長張浚生。今年一月﹐張為《明月》撰寫了題為《指陳當世之宜劃億載之策》的長文﹐回顧香港回歸前十二年過渡期的點點滴滴﹐並對香港回歸後的社會給予寶貴意見。

一九八五年七月至一九九八年五月期間﹐張浚生在港工作十三年﹐是香港回歸前後﹐港人熟悉的中方官員之一﹐是新華社香港分社當時的“代言人”。

潘先生介紹說﹐接下來為該系列撰文的﹐包括末代港督彭定康﹐以及徐四民、張敏儀、葉國華、江素惠等。

潘告訴記者﹕一九九七香港回歸前夕﹐中英雙方的張俊生和彭定康闡述各自立場的文章﹐第一次同時出現在同一本雜誌的同一期上﹐即回歸前《明月》的“香港對回歸的展望”專題﹔今年“見証回歸十年誌系列”﹐張俊生和彭定康又再度為《明月》撰稿。

他表示﹕“這可視為他們對《明月》所稟持的‘中性價值’辦刊立場﹐都有所認同吧。”

記者問﹕《明月》的“中性價值”何解﹖

潘先生說﹕《明報月刊》辦刊四十一年﹐走的是“泛文化雜誌”路。定位取“中性價值”﹐就是要做“不黨﹐不私”的“公器”﹐做一座真正的“橋”。

記者在港兩年﹐一直追讀《明月》﹐最喜讀其人文類訪問﹐選題不設框框﹐每每做得很透﹐最為難得﹐不起山頭﹐各家放言。這與此間雜誌﹐多從社評始﹐即立場鮮明﹐唯恐表態不夠﹐大為不同。

翻看《明月》的版權頁﹐其四十多位顧問涵蓋兩岸三地﹐均是全球華人之重量級開明知識分子﹐如﹕王蒙、李遠哲、吳冠中、杜維明、柏楊、查良鏞、聶華苓、龍應臺、饒宗頤……

如是﹐《明月》選題選稿“標準”之高自不待言﹕文字﹐不是大家﹐《明月》不寫﹔作者﹐不是大家﹐《明月》不約。

記者問﹕那麼﹐放眼香港傳媒﹐《明月》不是沒有“同道”了﹖

潘先生說﹕過去有《盤古》﹐如今就是唯一。

到底何胸襟、何機緣、何能量﹐造就出這般格調的《明月》﹖

潘先生回憶道﹕一九八六年﹐留美學成歸港的他﹐在三聯書店作董事副總編輯。一九九一年查良鏞先生即金庸﹐通過董橋給他打電話邀請加盟《明月》。

“我‘誠惶誠恐’走進查先生的辦公室。一見面﹐查先生即起身走向書案﹐伏案一筆一畫手寫著什麼﹐然後起身遞給我。一看﹐竟然是查先生親自手寫的聘書﹐聘我為《明月》總編輯﹐總經理。大俠的謙謙君子風﹐叫我莫名感動﹐當下就簽了約。回三聯﹐按照規定﹐用三個月時間﹐辭了職。”

記者問道﹕那麼查先生對您主持《明月》的要求是什麼﹖

潘先生答﹕查先生說﹐《明月》在明報集團中的位置是--“為明報集團穿一套‘名牌西裝’。”

記者慨嘆﹕呀﹐這個要求很高﹐同時給編輯人的空間很大啊。是一樁“好活”﹗

潘先生﹕是啊。《明月》創刊以來,向以“文化的重鎮,知識的寶庫”為辦刊宗旨,總編從來不被干預。查良鏞(金庸)先生於一九六六年創辦《明月》﹐從胡菊人創刊總編輯﹐到董橋、張健波、古德明、古兆申歷任總編直到我, 都是按照“自己的風格”辦刊。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休教授餘英時對《明月》的評價是:“自由、獨立、中國情味﹐大概是我對《明報月刊》最欣賞的幾點特色。《明報月刊》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的境地。文化社會事業與個人不同,所以《明報月刊》可以日新月異,而且也一直與世俱新。”

“世界上研究華文文化的機構﹐都會訂閱《明月》的”﹐潘先生以很“低調”的措辭﹐道出了《明月》的“江湖地位”。

潘告訴記者﹕希望將所主持的《明月》﹐成為反映華人社會人文現象、社會現象的雜誌﹔選文要有深度﹑有分析﹔展示華人社會文化研究、學朮成果﹔力求成為華人文化精英“對話”的橋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