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2008

一切還是文化

一切還是文化。

文章日期:2008年10月14日

【明報專訊】奧運已經閉幕,關於奧運與北京城市建設的資訊和人們一樣表現得失落。自從宣布舉辦奧運之後,北京城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幾個世界聞名的建築便聳立在那裏,全世界都在注視這個城市。一個城市的魅力,究竟是來自於它的硬件建築,還是累積下來的文化氛圍呢﹖著名新加坡建築師陳家毅則告訴我,建築與一個城市的文化氣息是緊緊相扣、互相影響的,每到一個城市,他都會留意不同方面的元素。
寫給亞洲讀者看
這幾年,因為工作關係,陳家毅要四處奔跑,每個城市的人情、建築和面貌,無論是雄糾糾的建築物又好,站在小攤子旁賣花的小販又好,對他來說,都是每個地方的引人入勝之處,就好像磁石一樣吸引他,於是他日前出版了一本書叫《城市磁場》,是他兩年來在新加坡《聯合報》寫的專欄文章的結集,也是他在不同地方生活的一些感想和體會。「我並不想寫一本遊記,或所謂的旅遊書,更不想寫一本給專業建築師看的書。」他徐徐道來,「我主要寫給亞洲讀者看,希望可以藉此反映我們有什麼不足的地方。」
很多人以為城市和建築是大學問,普通人是不會接觸得到的,但是陳家毅覺得好的建築是可以帶動整個城市的文化,而文化是直接影響每個人的生活。「好的建築能帶給我們很多生氣,好像北京的鳥巢、新落成的中央電視台、水立方等,都是一些很創新卻又跟北京文化很搭配的建築,立時為北京城增添了很多生氣。」當我問他,這些世界聞名的建築物通常都是由外地建築師設計,他們真的可以設計出跟當地文化融和的建築嗎,他搖頭說,「通常外來的人更能客觀的看一個地方,只要是一個好的建築,並能引起人們對建築、城市的討論、興趣,這便足夠了。」
當然,陳家毅表示北京市政府把很多胡同都拆掉是很惋惜的事,歐洲比我們都做得好的是他們能將新的概念、元素放在一些舊的建築裏,這樣能使整個地方的歷史文化都能保留下來,而且又不停有新的東西。其實香港、上海或北京都有一些地方能把新與舊融合在一起,例如上海的田子坊、北京的南鑼鼓巷,但是往往因為愈來愈受歡迎而變得商業化,我問陳家毅,這是必然的嗎,他的答案很有意思,「這往往是看當地人的生活品味和素質,像日本那樣,從原宿到代官山,都是一些很受歡迎、常常人頭湧湧的地方,年輕人打扮過後去那兒只為被看。那些地方卻不怎樣被所謂商業化的風氣破壞,形成一種很獨特的購物經驗。」
原宿是例外。香港呢?
在書中,陳家毅把香港文化比喻成港式鴛鴦,這把香港中西合壁的特點形容得非常貼切。他特別喜歡中環嘉咸街一帶,一間藝廊咖啡店的隔壁全是小攤檔和街市,這對陳家毅來說,正正是香港的特色。
自回歸以來,我們常常聽到很多對自身文化的思考和批判,尤其在天星碼頭拆卸之後,我問他,在他眼中香港現在最缺乏的是什麼,他告訴我,香港目前最缺乏的不是人才,不是一個肯聽市民意見的政府,而是自信心,他認為,在自信心方面,我們甚至比不起新加坡,「自信心不等於自大,香港好像迷失了一樣,不知道自己的角色,常常用一些理論去決定事物的價值,很奇怪。」香港是一個很有趣的城市,因為它既是中國的一個大窗戶,又擁有一百年殖民地的歷史,但任何決定都是基於商業因素的考慮,而不是從文化的角度出發。「最重要要懂得帶出自己的角色,不要受外來影響去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
從一首詩出發
喜歡書的陳家毅設計過很多書店,所有Page One書店都是由他設計。他認為,設計不一定從立體開始,「一首詩也可以觸發到我的靈感。」新開的台北Page One SOGO復興店書店的設計意念,便是由張愛玲的書《連環套》而來,他嘗試在書店的視覺設計上面加入文學的元素,例如深灰色的天花板在書櫃上面圍繞成兩朵蓮花,把光線都反射下來。
至於大家都熟悉的、但已不在的中環Page One書店,陳家毅用了明朝室內設計的風格,書櫃比其他書店長,因為他採用了山水畫的比例。銅鑼灣時代廣場店剛由地庫搬到九樓的時候,那位置在整層的中間,沒有窗,自然光不能透進去,他不喜歡這樣密封的書店,於是把書店設計成金魚缸一樣,牆都由玻璃做成,空間感大一點,讓外面的人看到書店裏面的人,原沒太多人到的九樓人流漸多,連鎖咖啡店和其他商店也搬到那裏去。
陳家毅相信,建築無論新或舊,都要跟土地溝通,「好像新落成的中央電視台,其實跟歷史悠久的長城和紫禁城的比例都非常配合,跟北京本身的城市就有一個很好的交流,這是一個非常出色的建築。」建築,於他來說,不只是一種專業,或科學,更重要的是,建築跟我們的生活、文化息息相關,互相影響,品質優良的建築能帶給我們無限的可能性,從而改變城市的面貌、素質。政府何時才能尊重我們的文化,以這獨有的文化為基礎,把香港發展成令我們都感到驕傲的城市呢﹖
書名:《城市磁場》
作者:陳家毅
出版:積木/台灣
[文/岑倩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