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010

鄭培凱:非遺的問題

文字江湖﹕非遺的問題
文章日期:2010年2月21日
【明報專訊】有位新聞系的同學鄭重其事地安排了時間,還寄來了提問大綱,要訪問我,談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問題。訪問一開始,先給我戴了頂高帽子,說我是這方面的專家,還主編過《口傳心授與文化傳承》一書,可否解釋一下「非物質文化」,到底是「口傳心授」的民間傳統呢,還是需要政府規劃的「文化遺產」?政府是否需要資助學術界參與,進行研究與記錄?他說,訪問過幾個政府單位與博物館,愈聽愈糊塗,好像是政府不想管,又迫於形勢不得不管。既然要管,又不知從何下手,所以要學術界參與調查研究,列出名單與發展計劃,以配合政府政策,申報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一聽就明白了。同學有如此的疑慮,其實反映了政府官員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不清,搞不清楚該如何定位。許多公務員 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非遺」、「申遺」、及其引發的諸多爭議,根本沒花過心思。對於民間傳統到底是否屬於民間,還是屬於官方,是否應該由民間自力發展,還是政府出面來保護與管理,態度也是模棱兩可。
我說,這裏面有認知的層次問題,有文化活動的歸屬問題,還有政府管治的職權問題,不好混在一起討論。首先,中國官方文件與大傳媒使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一詞,就是極大敗筆,而且是政府與民間合起來推波助瀾,製造無謂的混淆與誤解。自從聯合國 教科文組織設立所謂「非遺」項目,我就說,要使用「非實物文化傳承」一詞,不要用「遺產」二字。理由很簡單,聯合國提倡的intangible cultura l heritage, 重點在「傳承」,在文化傳統的綿延不斷,而不是讓人往「遺產」、財產、資產的方向去考慮。因為文字有其特殊的文化聯想,中國人又經常望文生義,標出「遺產」兩字,很容易就讓一般人產生錯覺,想到文化傳統是前人遺產,而前人已死,現代人就可以唯利是圖,把遺傳轉為資產,拿來增值賺錢。因此,少林武術可以廣開武術學校,擴招生員,廣收學費;廣東涼茶可以開設政府認定的企業與工廠,以罐裝形式打入超市,變成每年營業額上億的一筆生意;長洲太平清醮 也可以蓋個鋼筋水泥的包山,招徠觀光客,增加旅遊收入。然而,這種唯利是圖的引導是錯誤的。我們心中還是要有一把尺,衡量是非,知道文化傳統的關鍵,是傳承文化,是傳承藝術,不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增值而發展。
再說文化傳統的歸屬問題,我們要有「內外之分」:傳承文化藝術的是「內行」,是進行口傳心授的師徒相繼;政府資助與學術研究都是「外行」,是政治社會場域中的文化關懷,是外行人對「非實物文化傳承」的覺醒與責任。千萬不要顛倒了主次,倒果為因,自以為是。以為自己掌握了政府資源的公權力與學術研究的話語權,就可以指手畫腳,指揮民間傳統藝人,迫使他們循政府的規劃,配合經濟發展與文化旅遊項目。這也就涉及了政府的管治職權,應該是輔助性的,同時又有責任提供資助,把重點放在文化與藝術傳承上,不要總是想危害文化傳統的發展、增值、賺錢。
同學聽了,點頭稱是。不過,還是有點疑惑,問我,政府會這做嗎?
[文.鄭培凱 學者.詩人 近作有《樹倒猢猻散之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