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2010

文字江湖﹕戴斗笠的荷馬

文字江湖﹕戴斗笠的荷馬
文章日期:2010年4月25日
【明報專訊】在台灣參加一個華文文學家聚會,到了之後,發現打出的橫幅是「世界華文文學高峰會議」,不禁肅然起敬,沒想到自己參加的是如此偉大的壯舉。世界高峰會議,聽起來像是世界元首齊聚一堂,為瞭解決全球暖化問題,協商如何減排廢氣,如何節省能源,如何防止地球的滅。要是更實際一點,就是安排以色列與巴列斯坦的和平路線圖,討論北朝鮮停止製造核武,禁止向伊朗運送核原料之類的政治斡旋。文學高峰會議,想解決什麼問題,又能解決什麼問題?
不好意思問人,只好把問題悶在肚裏,私下暗想,文學屬於心靈提升的範疇,和宗教一樣,解決不了任何迫在眉睫的社會困境、經濟問題、與政治糾紛,但是又不能沒有。沒有了文學,沒有了藝術,沒有了宗教,世界只剩下赤裸裸的權力鬥爭,赤裸裸的利益掠奪,荒蕪的心靈,乾枯的軀體,即使人人吃的是美味珍饈,穿的是綾羅綢緞,也是行屍走肉,活幹什麼?人類喪失了文化反思的能力,就喪失了文明創造的動力,只想「搵錢大哂」,搵了錢幹什麼?
開幕式在台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舉行,居然來了些政治高峰人物,有些我認得,如馬英九、劉兆玄,還有一批不認得,包括官位大概不小的官僚,以及耳邊掛通話器的國家安全特勤人員。會議陡然增了幾分「高峰」氣味,不過,這些領導還都識趣,知道會議的主旨是文學,也就沒談政治。馬英九談了談「識正寫簡」,調和繁體字與簡體字相互排斥的矛盾,還以台灣牛肉麵的發展,說明具有台灣特色的中國文化,算是軟性的政治表態。沒有冗長的議論,沒有激昂慷慨的口號,也沒說什麼跟文學相關的事體,相當低調地顯示了一下「高峰」的關懷,施施然而去,沒揮一揮衣袖,就帶走了一大批高峰,把會議留給了文學。
會議一旦文學,就海闊天空,沒邊了。連好幾天,大家都登上了文學的高峰,坐在雲端裏高談闊論,像奧林匹克山上的諸神聚會,一會兒說桃花流水鱖魚肥,一會兒說托爾斯泰的真誠可以穿透時間,一會兒又說文學不能吃飯,總之高來高去,頗似武俠小說裏的華山論劍。高行健講了半天「沒有主義」與「不是主義」,遠離現實,遠離政治,重構文化源頭的神話系譜。王蒙感慨當前文學廣告化的趨勢,創作能量之高之快,如打開了水龍頭,嘩嘩嘩的流個不停。劉再復講到從現代回歸古典,慷慨激昂,要大家信仰文學,信仰《紅樓夢》、信仰《山海經》。弦則自嘆是「失敗的作家,成功的編輯」,不過,有個特異功能,能老遠就嗅到「天才的芳香」。李歐梵、陳若曦、馬森、劉心武、閻連科、王潤華,也都一個個現身說法,講自己的文學心路歷程。
高峰了幾天,最讓我感動的,卻是弦引述的幾段詩。他先提到阿美族的詩歌:「我希望你離家的時候是個雨天/踩出許多泥濘的腳印/你就不會忘記回家的路。」由此想到有人寫過的一段詩句,勾起了他畢生的掛念:「你離家那麼多年了,/為啥還戴那頂破斗笠?/不,/那是故鄉的屋頂!」他帶無限感慨,突然蹦出一句話,「我們要有戴斗笠的荷馬。」
[文.鄭培凱 學者.詩人 近作有《樹倒猢猻散之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