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2010

馮驥才转向

教育領導
文章日期:2010年8月1日
【明報專訊】香港書展邀我去主持馮驥才的講座,說主題是關於「文化遺產」,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我一聽,立即答應了。一方面是因為我十分關心「文化遺產」的保護及開發,總是擔心中國地方政府為了旅遊開發,罔顧文化傳承的意義,一心只想利用「遺產」來賺錢,發揮「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無限創意。最典型的例子是,拆了明清古建築,用鋼筋混凝土重建一批假古董,發展成酒吧餐廳與商場結合的消費娛樂區,或是隨便亂改傳唱了幾百年的曲調,配上西方的流行音樂,還自詡為創新發展了民族傳統。另一個讓我爽快答應的原因,是可以見到老朋友馮驥才。
認識大馮,是很久以前的往事了。那年他和張賢亮一起,受邀到愛荷華,作為國際作家工作坊的中國代表,到紐約訪問期間,我全程參與接待,帶著他們逛格林威治村、中央公園、時代廣場、華爾街一帶。自由神像去了沒有,不記得了,好像只乘坐渡輪,在紐約港繞了一圈,遙遙瞻仰了一番。倒是記得他們對四十二街「資本主義的墮落荒淫」最感興趣,津津樂道了好幾天,大概也算是一種思想解放吧。兩位談鋒都健,而且配合無間,趣味橫生,有點唱雙簧的意味,讓人想到天津人說相聲的相互捧哏。大馮高大魁梧,賢亮乾瘦偏矮,站在一道,形成有趣的對照,說起話來聲容並茂,極為戲劇化,比侯林跟郭儒站在一塊兒還讓人開心。大馮說話,發音標準,但是不知怎的,隱隱約約就是有點天津味,總讓我想起「京油子,衛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這句不太恭維、而且政治完全不正確的老話,覺得他有點玩世不恭。
前三四年,蘇州請貝聿銘 設計蘇州博物館,要拆掉拙政園西南角的一塊老社區,其中有些清代老房子,惹起不少爭論,最後還在中央電視台有個辯論。我赫然發現,代表文物保護方面發言,反對拆除老宅的,就是馮驥才。他並不質疑貝聿銘在建築藝術方面的創意,不過,卻依然針鋒相對,強調老房子與老社區的文化意義,有血有肉,其中一代代生老病死與悲歡離合,就是實實在在的人文傳統,遠遠超過一座現代建築的孤立的藝術性。我也就發現,他關心文化遺產,關心人文精神,關心實實在在的人類生存經歷,是如此執著,如此誠摯,如此真情流露。原來,我認識的小說家馮驥才,只是他的一個側面,而且是與本人有著相當距離的側面。
幾十年沒見了,見了面,居然一點隔閡都沒有,互相搶著說,怎都轉了方向,都轉到一塊兒,致力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去了。講著講著,他說了近年有了新的體會,有了新的工作方向,是從過去知識分子的呼籲與批評,轉到實際的參與,自己投身進去,保護古村落,協助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他還說,當務之急是教育,不但是教育自己,教育群,更重要的是教育領導。中國的具體環境很清楚,當官的有權,他們下令比我們空講有用得多。教育好一個村長,讓他清楚認識文化遺產的意義,就救了一個村,保證了村裏的文化傳承。教育好一個縣委書記,就救了一個縣。所以,不能只是批評,還得多下點功夫,去教育領導。
我說,這方法倒是實際,可以把魔鬼變成天使。不過,我也真是佩服大馮,有如此的菩薩心腸,肯花精神去教育高高在上的領導。
作者為學者.詩人,近作有《樹倒猢猻散之後》等
[文.鄭培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