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007

靈氣迫人陳子謙


K:
  聞聽新一年的香港電影月開始了﹐隨之而來就是國際電影節吧。
  去年此時﹐小女子是沉浸光與影﹑愛恨情仇﹑悲歡離合的世界里的。連日﹐看片﹐訪談﹐不疲。
  今年﹐遠在島上的小女子﹐對如夢的香港觀劇生涯﹐只有追憶了。好在﹐有字﹐可追憶。

  這是陳的成名作<十五>
http://www.stanleyng.net/28092005.htm
  這是陳今年的短片吧﹐很純淨。   http://speedohush.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html
  Maybe I didn't love you
  Quite as often as I could have
  Maybe I didn't treat you
  Quite as good as I should have 
     
專訪:靈氣迫人陳子謙  片子"瘋且感動人"
  中新社香港二00六年三月二十八日電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我因為對數位和文字一直都很怵,所以才去拍電影,用畫面表達自己”,二十九歲的新加坡新銳導演陳子謙坐在對面,有些害羞地說。

  其實,陳子謙二00三年即在鹿特丹國際電影節,被“亞洲電影評審團”評為亞洲最有前途的導演;此前他被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選為二00二年度青年藝術家;二00一年,他還獲頒“ASEAN最佳東南亞導演獎”。

  今年,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從數百部來自亞洲各國的拍片計畫中精選出二十五部,以“亞洲電影”名義“打包”到國際市場融資。陳子謙以一部探討嗅覺與愛情之間微妙關係的《一三二》,成為該計畫入選影片第一名。

  HAF的導演介紹稱,陳子謙以獨樹一幟的敍事手法及大膽的導演風格,憑藉短片、紀錄片以及首部長片《十五》,已經獲得近四十個國內外電影獎項。他被譽為新加坡最具有潛質的年輕電影工作者,也是當地新一代電影界代表人物。

  其實,陳子謙二00四年在韓國釜山電影節,就以影片《4:30》首次獲得國際資助,資助方是日本的NHK。電影講述新加坡與韓國兩位元語言不通的男孩,用眼神相互溝通的故事,相當考驗導演與演員。據說,不少圈內人,看到片尾,感動落淚。

  在新加坡電影界,陳還是一位爭取電影自由的“鬥士”:二00二年,他的第一部長片《十五》,講述青年人成長煩惱,被政府連“剪”二十七刀後才准許公映。為此,他找了一千五百位新加坡電影人,拍攝了另一部短片《剪》,用歌舞等方式講述新加坡電影自由的困境。此舉被海外傳媒廣泛報導,陳的名字一度上了國會,他的短片也被禁播一年。

  不過,新加坡的電影管理層,仍然給這個“電影天才”提供了寬容成長環境:禁播期間,電影協會始終鼓勵他不要放棄。一旦解禁,立刻幫他的新片申請了國家電影基金。

  “其實,我是一個簡單的人,想拍的戲派得出來,已經覺得好滿足,沒有想到其他”,陳子謙告訴記者,“我對片子的追求是‘瘋,並且感動人’,給觀眾帶來Surprize,當然故事首先要感動我。”

  陳子謙成長的故事,讓人仿佛在哪里聽到過,是那類關於一個“天才”少年的煩惱。小時候他不但完全搞不懂數學,寫出的作文也沒有辦法讓人讀懂:“現在看來,那些文字,就是分鏡頭劇本,別人無法明白,可在我的腦子裏卻有完整的畫面”。

  陳子謙回憶說:“直到高中畢業進入美術學院,才發現原來還有不少同類。看當時正流行的MTV,我才知道用攝像機講故事,是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

  陳子謙的父母,是祖籍福建的新加坡華人,最初他們並不同意陳子謙以拍片為生,卻經不住兒子對他們發狠:如果不讓我做喜歡的事,你們死的時候會後悔!

  一旦首肯,父母對兒子的支持就無私。二000年,陳家正處在破產的邊緣,父母拿出了最後的三千美金支持陳子謙拍攝短片《子》,講述頗具人類通感的父子關係,即獲得當年新加坡最佳短片及特別成就獎。 

  “其實,我是通過拍片瞭解自己”,陳表示對許多常人司空見慣的事物會很敏感,“每每是腦海裏先出現故事的最後一個畫面,然後再慢慢倒推回去,就像是在尋找秘密。總覺得裏面有一些上輩子遇見的東西,還認得自己。片子拍完了,就有秘密被拆穿的感覺:痛苦,但是開心。”

  “總以為正在拍的是最後一部,可過後又有新的感覺追逐著我,有時甚至好幾個,教人無法放下,看來只有繼續拍”,陳子謙說。

  陳子謙的FANS不僅僅在亞洲,他的二十二部短片組成的回顧展,今年將在英 、美 、 日 、新 、 希臘和日內瓦巡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