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2007

小才子長進了

K
經過指點﹐小才子真的在長進。理解了評論人得獨立﹐得練習一步到位的直白﹐知道了評論人會孤獨﹐但是為了擔當你得寫──只為明天。悟性不錯吧。
 我們關于香蕉的報導與評論﹐在綠島當是無出其右了﹐南京的《周末》用了一個對開版http://www.njnews.cn/zm/﹐《中國經濟時報》也約了去。(有同行打趣說﹐你們的報道與評論﹐面夠寬角度夠高了﹐誰再寫﹐就‘摔死’了。呵呵。)
能以手中的筆﹐在"對的"時刻說出"對的"話﹐救民于水火﹐小才們也有些俠氣了。

令人欣慰的是﹐香蕉價格周末已經回升了84%.而政府也專門座談﹐研究如何通過網絡了解民意了。

社會﹐還是在進步的﹐是吧。最起碼﹐我們的網絡評論完全未被干預。

這是﹐綠島。

看看小才子的文字吧。

從“蕉癌”事件看知識份子的話語權
2007年04月12日 16:22
  近段時間,廣東、海南“香蕉致癌”謠言事件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先是媒體報導“香蕉致癌”不嚴謹的報導,各地網站紛紛轉載,接著眾多消費者誤以為吃香蕉會致癌,不敢再買香蕉,以致香蕉大量滯銷,價格下跌,蕉農損失慘重。最後海南政府出面緊急闢謠,各媒體紛紛請出農業科研權威專家出面闢謠。

  這裏有一個現象:以傳播新聞為職責的記者,根據農業專家提供的資訊發佈“香蕉致癌”的報導,由於資訊的提供與發佈缺乏謹慎,從而消費者引起誤讀,導致嚴重後果;另一方面從事農業科研的專家,以權威的聲音出面闢謠,以視正聽。記者和學者都是知識份子,面對公共事件,他們卻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由此引伸出一個問題:知識份子如何利用手中的話語權,影響當今這個社會?尤其在涉及公共事件時,他們又該如何“出手”自己手中的話語權?

  農業專家向媒體提供資訊稱,廣東3000多公頃的香蕉林患“癌”(巴拿馬病),且每年以20%的速度擴大感染面積,全國的主要香蕉產地也都發現該病。國產香蕉將面臨全部死亡的命運。媒體以“廣州香蕉染“蕉癌”瀕臨滅絕”標題發佈資訊。從事件本身看,專家與媒體缺乏謹慎的態度,沒料到後果的嚴重。

  農業專家提供這些資訊資料,是否符合時機,是否考慮其影響與後果?新聞媒體是不是為了吸引讀者眼球,就可以不顧新聞資訊的準確性,作出有岐義的、易讓人誤讀的新聞標題或內容?假若把握不謹慎,又偏離行業知識,藉以知識份子的姿態向廣大百姓傳達“專業”資訊,這是否是對知識份子的褻瀆?從這一起事件上,實際是在警示知識份子,行使好話語權。

  另外,在這一起“香蕉致癌”事件,農業科學研究的權威專家紛紛通過媒體出面闢謠,成為維護社會公信的一個亮點。

  以往,每每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尤其是食品醫藥衛生等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後,人們聽到的,主要是政府管理部門的聲音。

  同樣,面對“香蕉致癌”謠言,我們也看到政府部門官員一邊吃香蕉一邊告訴人們吃香蕉不會出問題。但事實上,從事後來看,缺少的是權威的知識專家的聲音,而不是官員的“作秀”。所幸,在這次“香蕉致癌”謠言事件處理上,我們看到權威專家及時出面闢謠,起到以正視聽的效果。

  眼下海南香蕉一天天走出謠言陰影,市場價格不斷回升。以此為戒,希望知識份子都能發揮好自己的話語權。

作者:楚劍
---------
官員,你懂得上網瞭解民意嗎?
2007年04月13日 10:13
  由於前段時間發生“網友投訴三亞商販毆打遊客”事件以及近日“蕉癌”傳言衝擊海南香蕉市場事件,對海南旅遊、經濟、形象等方面產生較大影響。4月11日,海口市委宣傳部邀請新華網海南頻道、南海網、人民網海南視窗、中新海南網、海口晚報網等幾大海南新聞媒體網站的網路總監、新聞採編負責人聚集一起,就“當前網路資訊傳播影響越來越大,假如海口發生此類公共危機事件,海口政府該如何應對?”的問題,進行探討交流。海口市委此舉可謂未雨綢繆、居安思危,對網路資訊傳播影響予以關注和重視,很值得稱道。

  網路的日益普及,網路越來越成為人們傳播資訊一個重要管道。同時打破了傳統媒體的界限,在網路上,人人都可是發佈資訊,人人都可以當記者。網路傳播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像“三亞商販毆打遊客”事件,就是網友通過各大網上論壇到處發貼子,一步步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繼而炒成一起全國轟動的事件;而“蕉癌”事件也是在資訊發佈後,各大網站紛紛轉載,傳言散佈越來越廣。

  另一方面,網路越來越成為人們投訴、表達意見、反映事件真相的一個重要管道,往往,群眾有問題要有關部門提意見或、上訪投訴,或者尋求媒體投訴等,未必事事如願,然而,在網路上,卻隨時隨地可通過網路留言、發貼、博客等方式反映情況。

  對此,政府職能部門更應重視網路,更應提倡政府官員到網上瞭解民意,體察民情。

  據瞭解,早在2003年,新華網就報導,胡錦濤、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百忙之中總會擠出時間上網瞭解民情。據悉,省委書記衛留成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上網流覽資訊。而大家熟知的“不穿馬甲”臨高縣長符永網上直接與線民交流,並被邀當版主,這同樣是官員重視網路的典型。

  然而,據瞭解,在海南不少市縣,一些部門領導“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很少或幾乎沒有接觸網絡,也沒有上網的習慣。有的部門辦公室因種種原因,反而限制官員上網。說工作繁忙,難道各官員還比我們的總書記、省委書記更繁忙的嗎?都說身為公僕,執政為民,為百姓分憂,如果做不到更好地瞭解民情、傾聽百姓呼聲,又如何真正執政為民呢?在當前網路資訊時代,身為官員卻隔絕在網路資訊之外,這很值得反省。

  對於許多習慣流覽資訊的年輕官員來說,他們是否懂得把網路當作瞭解民情民意的管道?看到線民的呼聲與訴求後,是否有意識地引起關注呢?這同樣值得深思。

  作者:楚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