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2008

彭啟光專訪尤努斯

假如,脫貧可以借鏡
.親赴孟加拉 專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努斯.

文章日期:2008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人均收入只及香港三十分之一的孟加拉,是全球數一數二最貧困的國家。孟加拉全國人口1.5億,當中佔一半生活在貧窮線下,滅貧是這個國家的頭號難題。
不過,貧困亦令這個南亞小國孕育出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尤努斯教授(Professor Muhammad Yun us),憑他在農村創立的窮人銀行小額貸款模式,25年來幫助數以百萬計的窮人脫貧,成為全球取經的典範。尤努斯深信貧窮將會成為過去,我們的下一代將來要到博物館方能看見貧窮。
06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有「窮人銀行家」之稱,30年前他眼見農民借錢很困難,即使借到,亦要付很高昂的利息,於是成立鄉村銀行,以毋須抵押及保證的形式向農民提供低息貸款,結果反應良好,而還款率亦高達九成八,打破窮人沒有信用的誤解。鄉村銀行同傳統銀行最大的分別是他們會由職員親自上門為村民提供服務,以便更有效及更集中幫助有需要的家庭,省卻村民長途跋涉去找銀行之苦。銀行經理每日都要穿梭不同村落,了解客戶貸款經營的業務有否困難的地方。當遇到村民無法如期還款,銀行不單止不會向其罰息,反而會幫他們想辦法重整債務,延長還款期。為了確保村民願意還款,銀行規定借貸人要以5個人為單位,令他們可以發揮互相扶持和互相監察的作用。
孟加拉屬於回教國家,以男性佔主導,但鄉村銀行的客戶之中,98%是女性,原因是銀行認為女性較男性顧家,給他們對改善家庭經濟較為有效。Fatema 7年前開始向鄉村銀行借錢買衣車,在家車衣掙生活費,生意好的時候每個月可以掙到大約港幣1400元,連同丈夫的收入,家庭已經成功脫貧。現在她每星期都會同銀行職員開會,除了討論還款進度之外,還會交流日常生活上的瑣事。
鄉村銀行不只為農民提供貸款,甚至免息貸款給行乞的窮人,讓他們透過做一些小買賣,最終脫離行乞行列。Kananbala 幾年前一度因為丈夫患病及兒子去世,導致家庭經濟出現問題,被迫走上行乞之路。後來她得到鄉村銀行貸款,改行做小販,目前每日平均可以賺到港幣十多元。孟加拉全國現在有近10萬個乞丐參與鄉村銀行的貸款計劃,當中有一成能夠成功脫離行乞行列。由於借貸無還款限期,而當他們還清貸款後,又可以向銀行繼續借錢,令這個扶貧計畫可以生生不息,幫助有需要的人。
尤努斯認為最有效的扶貧策略應該是由下而上,只要向有需要的人提供金錢誘因,他們就自然會釋放謀生創意;相反,由政府官僚由上而下去為窮人設計技術培訓課程,只會浪費資源,在不少國家,政府不斷為失業人士提供培訓課程,但最終仍無法找到工作。他認為政府不會知道每一個人的需要,因此政府應該相信市場機制。
鄉村銀行的核心理念其實就是香港近年經常講的社會企業,銀行以商業模式經營社會企業,就好像孟加拉的人力三輪車一樣,以靈活、地道的方式去解決貧窮問題。
香港雖然是富裕社會,但面對貧富懸殊問題日益惡化,政府似乎仍然束手無策,孟加拉的經驗能否為我地帶來一些啟示呢?
香港電台 電視節目《議事論事》一連兩集,於6月12及19日,晚上7時,亞洲電視本港台播出。港台網上直播及可供重溫。(http://tv.rthk.org.hk)
[文/彭啟光 香港電台電視部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