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2008

唾手可得 vs 垂手可得

唾手可得 vs 垂手可得/文﹕張健波
文章日期:2008年6月23日
【明報專訊】L:
你指《明報》6月14日娛樂版的一條標題「梁洛施 :公平不是唾手可得 官司事件體會人生」是否弄錯了?「垂手」一看而知是把手垂下,「唾手」又何解?
唾手,是往手上吐唾沫。「唾手可得」是成語,比喻容易得到,它由來已久,根據台灣教育部《成語典》,更只有唾手可得,沒有垂手可得;《成語典》注明不可作「垂」,不過,近年出現異形「垂手可得」,甚至在台灣的地鐵 燈箱廣告,也出現「垂手可得」。若用google搜尋,「唾手可得」有129萬項,「垂手可得」也有28.9萬項,數量依然相當懸殊。
「唾手可得」這個成語有出處,《成語典》便援引了5個例子:
1. 《三國演義》第7回:「韓馥無謀之輩,必請將軍領州事;就中取事,唾手可得。」
2. 《水滸傳.第97回》:「今當乘其驚懼,開以自新之路,明其利害之機。城中必縛將出降,兵不血刃,此城唾手可得。」
3. 《說唐演義.第60回》:「眼見關內無人,此關唾手可得也。」
4. 《東周列國志.第7回》:「此城唾手可得,不意鄭兵相助,又費時日。奈何?」
5.《文明小史》,第41回:「以為這學堂教習一事唾手可得,那知回家數月,到處求人,只因未曾走這康太守的門路,所以一直未就。」亦作「唾手可取」。
唾手可得的近義詞,包括易如反掌、輕而易舉;反義詞則是難於登天、大海撈針。
你若有空,請登入台灣教育部《成語典》細看,網址為http://140.111.34.46/chengyu/sort_pho.htm。
如果你看到有參考價值的網址,也請你通知我,謝謝。
張波 謹覆
[張健波 kbcheun g@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