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2009

吳康民:讀《改革歷程》──為歷史留下一份寶貴資料

讀《改革歷程》──為歷史留下一份寶貴資料/文﹕吳康民
文章日期:2009年7月4日
【明報專訊】以趙紫陽口述錄音整理成書的《改革歷程》,記錄了他在上世紀80年代擔任國務院總理和中共中央總書記期間的若干重要事件。其中牽涉到不少高層的人和事,也提供了「六四政治風波」的來龍去脈。他以平實的語調敘述往事,並無明顯的個人情緒。而且他在軟禁期間,缺乏原始文件和材料底下,敘事清晰,脈絡分明,更顯出他驚人的記憶力。

讀完此書,很可惜胡耀邦、趙紫陽這兩位英才,壯志未酬,鬱鬱而終。當然,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他們也有人所共知的缺點。書中趙更不諱言胡耀邦的缺點和彼此的分歧。但並不如外傳的他倆之間由於爭奪權力而產生矛盾。趙本身的缺點,他略有提及,但不全面。仍有待有熟悉他的老人在有生之年來填補這一章空白。

讀完此書,筆者總覺得,在胡、趙在位時期,政壇元老垂簾聽政,是歷史形成的,也是政治現實。胡、趙如果能更好地合作,花心思周旋在幾位最有權柄的老人之間,有策略地爭取他們減少對改革開放的阻力,並應該更好地爭取鄧小平的支持。既應堅持原則,但也不能不委曲求全。如果處理得當,當年的中國形勢,不至要走了兩三年的彎路。「六四風波」的悲劇也許不至發生,即使不可避免,也可使震動減輕。胡、趙兩人,也不至落得如此下場。

這也許是筆者善良的願望。歷史的軌道有它的必然的規律,個人的力量有限,作為名義上的第一把手——中共中央總書記,他們也許回天乏力吧。

高層分歧根源在「改革開放」

「六四政治風波」,起源不是學潮,而是貫徹改革開放路線對立雙方的碰撞和較量,其中也包括80年代中期某些改革開放措施的失誤。

中國長期執行毛澤東的左的路線,長期學習的是蘇聯的計劃經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雖說大家都同意要執行鄧小平倡導的改革開放,但理解各有不同。

在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方面,最早在中央主要領導人之中就有分歧。大家知道,兩派的主將便是鄧小平和陳雲。鄧小平因為三起三落取得了黨內外廣泛的同情,而且主張改革開放和不搞政治運動深得人心。陳雲為人穩健,而且資格比鄧更老,建國初期便是中共五巨頭之一(即5位中央書記,包括毛、劉、周、朱、陳)。建國後第一個五年計劃,便是他掌舵。而且他反對毛澤東的冒進政策,因而被迫長期靠邊站。他們兩人都有很高的威信,雖然經過好幾年的實踐,鄧小平的主張逐漸佔了上風。

但是,支持陳雲政策的元老是多數,其中主要有李先念、王震、余秋里、姚依林等。而鄧小平的左膀右臂,便只是胡耀邦和趙紫陽。他們兩人的資歷比支持陳雲的元老級人物差得多,而且胡耀邦並不大懂經濟,趙又是初到中央,論資排輩,可說保守勢力,佔主導地位。

嚴重的是「闖物價關」

在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之際,搞特區、利用外資、調整經濟結構、改革經濟體制等問題上,爭論更大,保守勢力的掣肘,令改革寸步難行。

到了1985年,更出現了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零售物價一下子上漲了18.5%。物價改革出了問題,所謂「闖物價關」,是一個很大的失誤。既造成廣大群眾的不滿,為學潮添加柴火,也為保守派攻擊改革開放政策提供炮彈。

接發生搶購物資,銀行擠提。權錢交易,腐敗現象也逐步暴露。而1988年秋又提出治理整頓,改革開放呈現收縮現象,經濟改革停滯不前,政治改革不見動靜。群眾特別是學生對此表示不滿,於是藉胡耀邦逝世,學潮鬧大,終於出現「六四」悲劇。

胡、趙長期顯得被動

鄧小平在當年是最有權威的領導人,他對胡耀邦的不滿比較早。鄧小平堅持四項原則,反對自由化,反對精神污染。而且認為自由化和精神污染得以氾濫,是總書記胡耀邦反對不力。鄧已經多次表示了不滿的態度,但胡耀邦這個人比較率直、天真、毫無機心,竟然不謀對策。一批保守派的人物早在作了倒胡的準備,但胡又來了一個要命的與記者陸鏗的談話。至此,鄧已經下了決心要撤換胡耀邦了。

沒有了胡耀邦,鄧還寄希望於趙紫陽,好幾次提出要趙擔任兩屆的總書記。趙在1987年接任總書記,就是說要他幹到十五大之前。很可惜,他只幹了半屆,便黯然下台。

趙自稱只關心經濟改革,對政治改革欠缺研究。連鄧小平1980年8月發表了《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也漠不關心,更不用說充分利用來推動若干政治改革了。雖然趙說鄧的政治改革「不過是做做樣子」,但白紙黑字,可以利用的嘛。胡趙兩人,對此漫不經心,可說是他們施政的一大敗筆。

留下一份寶貴資料

俱往矣,我們不是當事人,說馬後炮的話當然容易,處身其中,也許就不一樣了。

無論如何,趙紫陽的《改革歷程》,從研究當代共和國歷史來說,具有很高的可讀性,畢竟這是第一手的材料。「六四」風波之後,坊間記敘和評論的文字和書籍多如牛毛,一些對中國問題一知半解的老外也妄加評論。他們不是有偏見,便是捕風捉影。趙紫陽的這本回憶錄,雖是一家之言,但不失為這一段改革開放歷史,留下一份寶貴資料。

吳康民

hmng@puikiu.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