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2009

不要再讓知識分子當上中國歷史悲劇的主角

知識分子愛祖國,祖國愛知識分子嗎?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2日
【明報專訊】我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前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歲。他在美國獲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後,在物質匱乏、先進技術遭外國封鎖的年代,與多位中國科學家自力更生研發導彈和人造衛星,成功讓中國躋身導彈及太空科技強國之列。他的名言「我姓錢,但我不愛錢」,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道出這位愛國科學家的偉大志向。我們謹在此敬悼錢學森。
60年前,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初,大批知識分子和科學家選擇留下來,不少海外學有所成的知識分子亦紛紛回流,參加建設新中國;可悲的是,不少人在其後二三十年的反右和文革 等政治運動中遭逢劫難(錢學森因為負責涉及國防的最尖端科技,幸運地逃過一劫)。今天,內地有人呼籲為錢學森舉行國葬,不過,我們認為中國政府最應該做的,不是舉辦什麼儀式這種門面工夫,而是認真反省一個問題:知識分子愛祖國,祖國愛知識分子嗎?
1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被監視5年才准返回中國
1911年在中國出生的錢學森,在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畢業後,負笈美國,取得博士學位;二戰結束後,美軍選派專家到德國檢視德軍的V2飛彈,錢學森是成員之一。50年代,美國掀起反共潮,錢學森被懷疑是共產黨員,他毅然決定回國,但遭到美國軍方反對,更指「1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美國軍方甚至「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也不能放他回紅色中國」。後來美國對錢學森展開長達5年的監視,直至1955年,在周恩來總理親自處理下,錢學森始能回國。
錢學森是世界級科學家,極受領導人重視,曾獲毛澤東 設宴款待;近年,現任國家主席胡錦濤 及總理溫家寶更多次親自探訪。
錢學森回國後,受到國家領導人的禮待,是比較幸運的知識分子;與他同期的不少知識分子,命運非常坎坷——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成立之後,不少知識分子滿懷抱負,希望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但接踵而至的政治鬥爭,令知識分子受盡折磨,被冠上「臭老九」及「知識愈多愈反動」的惡名。
不少知識分子很有使命感,認為有責任為國家盡力,為社稷效勞,為人民鳴不平。就是這種使命感,多少顆愛國的心無辜被犧牲,由反右、文革,到六四以至今天的維權,知識分子都是受逼害受打壓的一群。
銘記歷史教訓
尊重知識分子
錢學森逝世,內地有人提議為他舉行國葬,全國下半旗致哀。這些紀念方式,確實是對錢學森一生的肯定,但若在知識分子死後舉辦極盡榮哀的紀念儀式,而在世的知識分子卻未能得到當權者的寬待和尊重,悼念儀式即使再莊嚴,都會顯得有點諷刺。
錢學森逝世更值得我們深刻反省的是,中國近代史總是以政治人物為軸心,有意無意間大搞個人崇拜,反而為國為民作出重大貢獻的知識分子、科技先賢,沒有得到恰如其分的重視。反觀法國,巴黎先賢祠所紀念的,是法國歷史上的偉人,先賢祠安放了居里夫人、伏爾泰、盧梭、雨果等科學家、文學家的遺體,若中國也有自己的先賢祠,紀念為中國人民貢獻一生的知識分子及科學家,會更有意義。
中國欠知識分子的實在太多。國家應做的,是汲取血的教訓,不要重蹈覆轍打壓知識分子,今後必須尊重知識,尊重科學家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要再讓知識分子當上中國歷史悲劇的主角。
*********
祖國愛知識分子嗎?
文.張健波
文章日期:2009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S:
你看了《明報》11月2日的社評〈知識分子愛祖國,祖國愛知識分子嗎?〉,「覺得文中觀點特別是標題太過偏頗,執筆者還停留在文革 時期對內地的觀感。」
你指出,「內地對知識的尊重,已從文化大革命中汲取了教訓,對大學和科研加大投入,是不容忽略的,否則不會在這30年推出重大科研成果,從而提升了國力。知識分子在改革開放中,是受益的一群,中央政府對他們發放『政府特殊津貼』和各種科研獎金,在政治上給予榮譽,在國務院部委中也吸納了不少有成就的知識分子任主要職位,他們現在的地位是處於相對優越的。」
S,多謝你的意見,毛澤東 死後,知識分子的遭遇確實好轉了;但,縱看橫看都仍有不足之處:
(1)縱看:新中國建國首30年,中共對待知識分子的政策是禍國殃民;改革開放之後的30年才撥亂反正,但仍不夠寬容包容,今後仍須改進,尤其值得借鑑法國先賢祠那樣肯定知識分子和科學家對國家的貢獻──法國先賢祠簷壁上刻有題詞:獻給偉人,祖國感謝你們。在法國人心目中,被視為偉人的,政治家只佔少數,反而有不少知識分子上榜;先賢祠自1791年以來安葬了72人,當中只有11人是政治家,餘者有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及其丈夫、啟蒙思想巨人伏爾泰、盧梭;文學家雨果、大仲馬、左拉。
(2)橫看:知識分子不單應為國效勞,也應為民請命。今天,祖國對為國效勞的知識分子相當禮待;但,對為民請命的知識分子則仍時有打壓,例如,以言入罪至今不絕,學者劉曉波 去年底參與發起簽署《零八憲章》後,遭當局羈押,到今年6月更被控以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又如,為尋真相求公義,致力為2008年四川地震豆腐渣工程奔走的譚作人,被捕入獄。
知識分子也要生活,但毋須出入名車、居於豪宅;不過,必不可少的是要有自由的空氣、言論的空間,尋真相講真話而無所畏,見不義鳴不平而無所懼。但願祖國今後能對知識分子多一點尊重包容,少一點敵視打壓。
張波 謹啟
[張健波 kbcheung@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