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2009

阅读时光:温源宁:胡适博士


《名家经典纪怀散文选 我的朋友胡适之》
出版:四川文艺出版社
编者:萧南
1995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ISBN7-5411-1307-7/I.1266
胡适博士
温源宁
胡适博士,在少数人心目中,不是一个厉害的对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是老大哥。全都承认他和蔼可亲,甚至他的死对头也认为他招人喜爱。他不是风流绅士,但是风流绅士处世交友那一套他都不生疏。在寒暄、恭维、献点小殷勤以博取社交界特别是女士们好感的不足挂齿却又是不可或缺的手段方面,他都算得上高手。他有本事能使每一个和他相处的人全都无所拘束。胡博士是最佳意义上的民主人士,没有沾染一点点无论是基于社会地位或是知识水平的势利习气。
胡博士的家门每逢星期天对外开放,来者不拒。任何人,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共产主义者,是商人还是盗贼,只要开口,他都会耐心倾听、耐心叙谈。对于深陷困境的,他会给予帮助;对于寻求工作的,他给写介绍信。有些人来请教学术问题,他总是尽其所能加以满足。也有些人只是前来问候,他便飨以零零碎碎的新闻或消息。所有的来客离去时都会觉得不虚此行。
四十出头的胡博士,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刮得干干净净的一张脸,整洁入时的衣着,称得上衣冠楚楚。头发乌黑,不见一丝灰白;饱满的奥古斯都式额头(用中国传统的语言可表述为:天庭饱满);一双坦率的大眼睛;显得能言善辩的两片灵活的嘴唇;脸色正常,胡博士的面孔既不会使你想到学者的“大脑发达生活简朴”,也不会使你想到俗人的“饮食丰美生活放荡”;中等身材,肢体匀称;反应灵敏,举止矫健。胡博士,看上去,更像是由俗人变成的学者,而不是由学者变成的俗人。
胡博士学识渊博。他对万事万物,从壮阳剂的配制到佛教的抽象佛理,全都有所了解。他阅读广泛:契诃夫,他翻译过他的一些短篇小说;中国诗词,他编选过一部《词选》;中国古代哲学,他写过相关的著作;佛教哲学,他常有长短不拘的文字问世;中国的和欧洲的小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他执笔议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政治、社会问题、历史、进化论、版本校勘,等等,等等。只消看一眼《胡适文存》的目录,就可以对他的多才多艺和涉猎之广多少有个印象,再加上他轻松活泼、常常是知识丰富而并非卖弄学问的谈吐,就给了我们一幅大致完整的肖像。
胡博士不是喜欢把自己的才能隐藏在地下的那种人:他有什么,就显示出什么。他是什么,就完全是——就完全表现在他的著作、他的谈吐、他的行为方式中。他不相信隐瞒。在他的身上没有难解的神秘:只有阳光,没有阴影。他的心胸仿佛是一片明亮如镜的广阔湖泊,没有浪漫主义的深沟,没有彼岸的回音。对于这样的湖,我们关心的不是深度,而只是如镜的湖面。那湖面反映一切,能够把一幅幅精致、明净、有序的宇宙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在这样的画面里,没有灵魂和宗教的位置。
因为胡博士已在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哲学多年,人们称他为哲学家。当然,他是个哲学家。但是“哲学家”这个称呼却肯定不足以描述他所有的活动。因为他时常给刊物写文章,对普遍关心的问题发表议论,他也被称为“小册子作家”。不错,他是个“小册子作家”,但是,如果认为他也有“小册子作家”那种机会主义和心理状态,这一称呼对于他就成了极大的污蔑。因为胡博士从不摈弃世俗财富,有人就说他是个俗人,是的,他也实在是个俗人,不过,能够产生这样一种印象的,也只限于宴会上结识的一帮酒肉朋友。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名称能够用来称呼胡博士这样一种人,我想18世纪那样一种用法的philosophe〔请注意philosophe和philosopher(哲学家)的不同,原本是指18世纪以狄德罗、卢梭和伏尔泰为代表的那些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了解了他们便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哲人”就恰好合适。伏尔泰、达朗贝、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狄德罗和杰列米•边沁全都是“哲人”。在他们身上,俗人、学者、实干家和哲学家的成分全都有。他们对宇宙的结构模式全都有个精确的看法,写东西全都有一种实干家的乐观和自信,全都用明快而有权威的文笔谈论太阳底下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是对是错,他们全都有勇气发表和坚持自己的主张。放在这样一群“哲人”中间,胡博士也不是最不出色的一个。而在中国,我不敢说他就不是惟一的一个当代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