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映照的敦煌與香港
跨越時空的緣份——
文章日期:2010年8月23日
【明報專訊】八月八日到十一日,香港各界近四百人,千里迢迢專程遠赴敦煌莫高窟,參加在那裏為祝賀饒宗頤 先生95華誕而舉辦的壽宴、敦煌書畫展和國際研討會,真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非囿於敦煌的條件,相信赴者會更眾。在敦煌,能為一個學者個人舉辦如斯盛宴、盛展和盛會,可謂文化盛事了。
盛旦欣逢,共蒼生醉
饒先生出生於潮州,長期寓居香港,潮州與香港,位處中國大地的東南一隅,他的95華誕慶祝活動,卻在中國大地的偏隅西北的敦煌舉行,中間自有緣由。饒先生是當今中國碩果僅存的國學泰斗,是一位享譽國際不世出的百科式的學者。敦煌學是他重要的學術研究範疇,成就多方面,創獲甚豐。2000年紀念敦煌石室發現一百周年的活動中,饒先生是香港唯一被授予為對敦煌重要貢獻人物。另外可算半個香港人的,是曾任教香港中文大學 逾二十年的潘重規教授,也被授予這種榮譽。敦煌學研究之外,饒先生致力摹寫和創作敦煌壁畫和法書,傳播敦煌藝術於世,功不在張大千之下。1991年和1992年間,饒先生推動「中文大學敦煌吐魯番中心研究計劃」,資助當時大陸中青年學者前後達二十多名,來港從事學術交流和研究,對培育敦煌研究後起的學者,貢獻極大。當前享有大名的內地敦煌學者和專家,不少就曾受益於這項計劃。另外,饒先生曾提供經費,聯同周一良和季羨林 兩位先生在「香港文化促進中心」創刊《敦煌吐番期刊》,至今已15年,發行了11卷,同時也創辦了《敦煌吐魯番叢書》。在香港創辦這一刊一叢書,嘉惠敦煌研究相當大。這些只是饒先生貢獻於敦煌的犖犖大者,今回在敦煌盛賀,饒先生自己之外,也是香港的榮光。
及時霖雨,變為醇酎
敦煌石窟經近千年廢棄與百年摧殘,正如史學大師陳寅恪痛極言之,說「敦煌是中國文化的傷心史」。為保護敦煌,百年來多少感人至深的故事,才得以留下今日敦煌石窟的模樣。其中有香港的邵逸夫 先生。早在1988年,邵逸夫先生已捐款千萬,為莫高窟添造石窟洞門和洞內隔離壁畫的玻璃鋼板。
從敦煌的旅遊開放與保護而言,這個舉措,真是及時雨。想起九十年代初,一個天際漆黑、星斗滿天的夜晚,在萬籟俱寂的莫高窟招待所前空地上閒聊。初次聽到樊院長說及邵先生捐贈保護石窟的這段事情。樊院長轉述邵先生的說話:「聽從敦煌參觀回來的朋友說,莫高窟的洞窟,中門大開,洞內的壁畫和塑像,參觀者會隨意撫摸。對這種情況,朋友很為敦煌石窟藝術的日漸損毀而憂心如焚。飽受摧殘的敦煌石窟的保護,最關鍵是這幾年。幾十年後相信必有人關心和予以保護,但為時已晚了。」聽了這番轉述,我們都為之動容,這真是一番既懂文物價值和有識見的話。此番話,也令我對邵先生的行止為之改觀。事實上,敦煌石窟能保護到如今的面貌,邵先生大有功焉。
世紀工程、破解天書
「敦煌石窟」主體內容是佛教藝術,作為人類文明史四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現今世上,能保有內容如許豐富、跨越年代如此悠久的藝術,絕無僅有。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希臘羅馬文明、波斯文明和印度文明,甚至中亞廣泛而多種文明都可以在敦煌發現它印記和蹤影。「敦煌石窟」主體內容雖然是佛教,但逾千年中國中古歷史方方面的內容,無不囊括其中。不說別的,就敦煌石窟滿佈壁畫和塑像逾700個大小洞窟,內容繁富,意蘊深藏,不啻是還未完全解讀的天書。要系統的露布於世,是龐大無比的出版工程。至今雖然關於敦煌的各種出版物,為數不少。仍以香港商務印書館與敦煌研究院合作,經跨越二十世紀和二十一世紀愈十年的努力而完成的《敦煌全集》(26卷)為介紹敦煌最系統、最完整、最龐大而極具水平的出版工程。這套以專題為分野的敦煌全集,在當前對敦煌石窟的研究、認識和傳播,無疑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出版了。
防沙功德林:保育敦煌
這次為慶賀饒宗頤先生的盛宴、盛展和盛會,香港赴會敦煌者,達四百人, 固然是出於對饒先生的文章道德、學藝兼收的景仰,不能忽略的也是出於對敦煌的膜拜。我八十年代開始踏足敦煌和絲綢之路所見,絡驛途中的遊客,以日本人和歐洲人最多。從中領悟到,這緣於該國民眾對絲路歷史價值的認識。
近十年香港各界興起敦煌熱,旅遊之外,舉辦關於敦煌的各類型的講座,為敦煌保育而捐獻者日多。十年前香港各界以饒宗頤先生和釋法光為主席的「敦煌防沙功德林」籌款活動,捐助敦煌在莫高窟植林和防沙方格試驗,經多年經營,成效顯著,牽引了國家的投放,擴大莫高窟的防沙規模。據敦煌研究院證實,風沙對莫高窟的吹襲侵蝕,已減少了百分之七十。這次遠赴敦煌的香港朋友,不人既親身感受到敦煌不可替代的文化價值,亦感動於以樊錦詩院長為代表繼承敦煌幾代人艱苦不撓,全心全意保育敦煌的行止,為之動容,紛紛捐助,保育敦煌。這種情況,某種意義上,是經十多年香港各界努力傳播,使敦煌廣為人知,廣為人認識,也廣為人所關心的結果。
敦煌在一千年前,處西北邊陲,歷千年之久,為中國的國際城市,貢獻於中國文明與世界文明大矣;香港地處東南之隅,崛起僅百年,成為中國國際城市,在溝通中外,與有功焉。兩個城市雖地隔萬里,歷史時差千年,今跨越時空,結下了這份文化緣份,盛歟哉!
作者為聯合出版集團副董事長.總裁
[文/陳萬雄 編輯/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