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2007

是為知音﹖楊照。噪音與音樂。

K,

先聽見噪音才能聽見音樂
文章日期:2007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當紅小提琴家約夏.貝爾Joshua Bell今年一月,在媒體安排下化身街頭藝人,到華盛頓的地鐵車站一站站了四十五分鐘,演奏巴哈無伴奏組曲。那段時間中,一千一百人從他身邊經過,但只有不到十人停下來聆聽他的琴音,而且總共只有一個人驚訝地認出:“這不是約夏.貝爾嗎?他怎麼會在這裏!”四十五分鐘〔差不多一般音樂會半場時間〕演奏結束,貝爾打開的琴盒裏收到三十二美元的“打賞”。
這個實驗說明了什麼?
說明了:頂尖一流、最美最好的古典音樂,只能夠吸引華盛頓上班人潮的百分之一注意。所以,別再說:美好的音樂,“自然”會讓人感動。喜愛音樂,不是件“自然”的事,而是努力的結果,沒有其他條件配合,能夠“自然”被美好音樂吸引的人,不到百分之一。 (關關﹕音樂是心靈的語言﹐無心者﹐不知音。)
古典音樂的配合條件之一,是一顆想要與外面嘈雜環境隔絕開來的心。也就是說,先要認知我們一般活在嘈嘩惡劣聲音環境裏,先懂得討厭缺乏音樂性的混亂聲音,才有辦法開始接近音樂。 (關關﹕小女子倒以為﹐能從嘈嘩世界里﹐聽出秩序者﹐方為大家。作曲家﹐演奏家皆如是。音樂﹐與貧富貴賤﹐本無關。講的是天份﹐對吧。)
音樂教育應該從教小孩認識生活的聲音環境開始。分解、放大每天充斥在我們周圍的聲音,請他們聽,這樣的聲音對嗎?這樣的聲音好嗎?要讓小孩把耳朵打開,不是聽到音樂,而是聽到噪音。因為習慣於活在噪音中的人,必定發展出的對應能力,就是關掉自己的耳朵,讓大部分外在聲音變得無意義無所謂。
懂得討厭噪音、想要拒絕噪音的人,才具備了聽音樂的前提條件。噪音之所以為噪音,就因為聲音沒有經過安排,也就沒有任何秩序規律。我們聽不到節奏、聽不到旋律、聽不到結構。那音樂是什麼?音樂就是有秩序、有悉心規律安排的聲音。
在節奏、旋律與結構的秩序展現上,與噪音無秩序離得愈遠,幾乎就是愈好愈美愈深刻的音樂
古典與爵士的節奏千變萬化,示範了許多我們就算刻意模仿,都跟不上打不出來的拍子,但這些拍子每一種都有再清楚不過的秩序感,任何一點點脫節走板的地方,都隱藏不了,多麼美好!
古典音樂裏確立下來的調式、奏鳴曲形式等等,也都是高度秩序的展現。
現代樂派的音樂很多人聽不習慣,覺得不親切,其中一個原因,就在他們試圖要建立的節奏、旋律、結構秩序,沒那麼清楚沒那麼明白。講得更直接點,那種音樂裏過度複雜,並帶高度任性的秩序,乍聽之下好像就是無秩序,於是我們就無法自信地區分秩序與無秩序,也就沒辦法區分音樂和噪音了。
對音樂的喜愛帶我們去追求將噪音隔除在內,專注享受音樂的環境,然後,在音樂充滿的空氣中,人就有愈來愈多的機會,聽到、理解、珍惜各種不同、複雜的音樂道理、聲音秩序。這種耳朵,也就絕對不可能錯過約夏.貝爾的巴哈曲子了,不管在咖啡廳、在街角或在地鐵車站,這樣的耳朵必定拖他的主人靠過去,在一片噪音之海中發現音樂的天堂小島
[文·楊照 台灣作家.《新新聞》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