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2008

光影道友絮語

欲盡不盡不可說
文章日期:2008年4月5日
【明報專訊】四月六日,電影節終於完了……電影節真的完了嗎?
電影節的節期由三月十七日至四月六日,共廿一日,也是本欄取名之源。丹尼保爾的《廿八日後》(2002)講述神秘細菌令人類變成喪屍,見人就咬,倫敦失守,被迫隔離。電影節期間,各放映場地淪陷,影癡們茶飯不思,何嘗不像觀映喪屍,擇好片而噬?
《廿八日後》有續集《廿八周後》(2007)。疫症後廿八個星期,最後一位感染者也因隔離而餓死。美軍奉命進駐倫敦,維持災後秩序。誰知帶菌者跟丈夫重逢後,一吻遺禍,疫症重新爆發,片末並暗示會蔓延至巴黎。
廿一日的節期過後,別以為就此恢復正常,近年電影節的節目安排「死唔斷氣」,超越節期的放映快成慣性。基本上整個楊德昌和英瑪褒曼的回顧展都在「節後」舉行,若松孝二《二度處女Go Go Go》的第二場放映及另外三部作品,也是在十一日後才有得看。
關於楊德昌,實在是一代人的夢繫,沒得說。《青梅竹馬》、《童年往事》(侯孝賢)和《結婚》(陳坤厚)是同一年,當時大家都談論台灣的新電影如何前途無限。香港指涉嗎?他的《恐怖分子》,則與《英雄本色》(吳宇森)和《地下情》(關錦鵬)同步,同樣在問現在都市的陰冷和探索某種暴力美學。我只想說,如果你在那時開始看電影,實在太容易通過他們,愛上這個媒介。
電影節趕場期間碰見友人,常會互問:今年你看了多少部?近年由於工作關係,看光碟樣本多了,無法不說是遺憾。從不懷疑在文化中心看大銀幕的那種快感。慣了從DVD和熒幕看電影的觀眾,已習慣把放映都說成了播放,他們對電影的「愛」,質感上始終不同。
[朗天 影評人、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