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童年,灰色中的燦爛!
文章日期:2008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今年是崇基五十七周年校慶。每年這個時候,學生會都會主辦一連串的活動和節目,慶賀學院生辰。今年校慶的特色,是有一個相當特別的主題,那就是「崇年童夢」,很有懷舊「feel」。負責的同學們這樣說:希望喚醒大家遺忘了的兒時點滴,讓大家回憶一下兒時的歡樂時光。這樣說話的口,好像已經經歷過人生不少風霜,帶滿腹感慨似的!更像我們老人家的話,而非一般青春的大學生的想法。在我看來,他們自己才十幾歲,只是大孩子而已!主辦的同學要我在開幕禮的周會上,叫我用「童年拾趣」為題,講一講兒時舊事。當時我想也不想一下,就答應下來。到前兩天要準備講稿時,回顧往昔,但腦中只得一片空白,不知要說些什麼。
可能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善忘,二是壓制。我是念歷史的,時常都需要回顧,所以不能以善忘為藉口。近年由於步入六十之年,許多身邊的事情甚至工作的日程都不容易記清楚,但人說舊事卻不應該會容易忘記的。認真想想,大概是第二個原因吧!
是的,我很少想及童年。有人說過,人的心內有很多很多個匣子,可以藏下許多許多的往事;打開一個,那段往事就回到眼前,讓人回味,或者供人憑弔。果如此,我心中的匣子,大概都應該是上了鐵鎖的,不常啟開。或者,是自己有意地把鑰匙丟掉,存心把記憶塵封。
真的要把記憶的匣子打開嗎?
那一張空白的回憶布幔,漸漸地有了一些顏色。是灰色,是悲慘的顏色。我的出生,經歷過國共鬥爭的餘波,父母因此成為逃竄四方的難民,最後來到香港。沒有依靠,沒有生計,一家幾口終年流離失所,常在飢餓的邊沿掙扎,生活於一片愁雲慘霧和灰色之中,最後是父親的患病和離世。那年我才五歲,應該是生趣盎然的、童真洋溢的年紀!
之後,我又進入另一段灰色的年代。年輕的母親愛上了一個軍隊退役的男人,一個星期中有三兩天不回家,只留下我們幾個小孩,在漆黑的夜間顫慄,互相擁抱到天明。那是沒有政府介入、沒有福利照顧的年代,只有自己掙扎求存。後來由於家境困苦,大哥停學出來做學徒,妹妹也遠走荷蘭,嫁了一個餐館工人。只有我較為幸運,靠讀書換來日後的生活和事業。這簡直就是傳統戲劇裏窮書生靠科舉功名出頭的故事!是一齣粵語殘片!有什麼好說的呢?!
同學說:給我們講一些童年趣事吧!我沉吟良久,回顧舊日,不勝唏噓!我能夠講些什麼呢?我的童年不是一張彩色版,所以我一直只知向前,不願回憶。這次同學們要我講舊時趣事及昔日歡樂時光,我像是被掀起了舊瘡疤,被逼去正視自己過去的一片灰色。
在良久的憂鬱與沉默中,我在思想中瞪那不願面對的童年。瞪瞪,在那一片灰色之中,我竟然看到一絲絲的彩光,看到一陣陣的歡樂的漣漪,灰色中慢慢呈現那已經忘掉了的玩伴,以及親情中的溫暖。以前不願去回顧,只因只想起那不愉快的經驗,原來正視之下,人生並不完全是一片灰色。認真去辨認,仔細去回味,苦中也不乏一點點的甘甜。在回望中,這一點點的甘甜,竟然在花甲老人的腦海中慢慢化開,成為一張燦爛的彩畫。
[梁元生 歷史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