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7/2009

a link:閱讀時光:錢理群《我的精神自傳》


我的精神自傳
作  者: 钱理群 著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
字  数: 350000
版  次: 1
页  数: 378
印刷时间: 2007/12/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63369171

# 書名:我的回顧與反思──在北大的最後一門課
# 作者:錢理群
# 出版:台灣/行人
# 開本:14.8 x 21cm
# 裝訂:平裝
# 頁數:352
# 定價:380
#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 ISBN:978-986-83442-8-0

K,
呵呵,早上胡蘭成和小屁顛兒遛媽咪,我們去了南沙路的新華書店。
查廣西師范版錢老的《我的精神自傳》,電腦顯示還剩唯一一本。“不一定找得到哦”,小店員說。一絲絲惆悵剛劃過,另一個妹妹走過來:“我知道在哪里的。”
好久沒有這樣一瞬間的悲喜交加了@@

本書介紹———

《我的回顧與反思》是錢理群在北京大學最後一門課的講稿。在北京大學任教二十多年的錢理群,在二○○二年退休前夕,決定以自己為研究對象,講述個人生命歷程,同時總結二十世紀以來中國思想的變遷。

錢理群在一九九九年被票選為北大最受歡迎的教師,在北大的講課曾經風靡一時,各系甚至各校的學生都會慕名前來。他的學生、現任北大副教授的孔慶東,曾如此描述錢教授的上課情形:「他洶湧的激情,在擠滿了幾百人的大教室裡奔突著,回蕩著。他深刻的見解,時而引起一陣急雨般的掌聲,時而把學生牢牢釘在座位上,全場鴉雀無聲。」

如此影響了一整代北大學子的激情,如今濃縮在這本自我生命與整個歷史交錯的書中。對他來說,「學術的探討,同時也是生命的掙扎;對研究對象的發現,也是對自我的發現」。換句話說,藉由這本書,我們不但可以瞭解一代學者的生命歷程,更可以理解當代中國知識分子的關鍵問題。

被人稱作「好為人師」的錢理群,更愛與年輕人在一起,即使被嘲笑有「青年崇拜」也不以為意。他自認欠了年輕人的債,認為自己這一代沒能把國家社會搞好,結果讓孩子來承擔,極為不公平。這樣的欠債感、罪惡感,構成了他教學與寫作的驅動力,也讓他決定在北大退休之後,仍要回到當年下鄉的貴州從事中學教職。

錢理群的出身與經歷都可以視為中國的一個縮影:他的父親是對台灣農業貢獻良多的錢天鶴,他的一位哥哥與姊姊則是共產黨員。父親為了救國,加入國民黨;哥哥姐姐為了爭取民主自由,加入共產黨。這使他對國共兩黨時都帶著很深的感情,無法絕對站在任何一邊。對此,他所能作的,就是寫出歷史的複雜性。

本書以一種「精神自傳」的展現方式,細細回顧數十年來的治學生涯和人生故事,其清醒與深刻的自省鑄練出文字中飽含的情感,是認識現代中國知識分子心靈的重要著作。本書內容曾在去年以《我的精神自傳》(廣西師範)的上篇出版,並獲得大陸《中華圖書報》「年度十佳圖書」,不過內容經過刪減,繁體版則呈現完整上課內容。

作者簡介———

錢理群,1939年生於中國重慶,長於南京,祖籍浙江杭州。21歲因「反右運動」被分派至貴州偏遠地區任職中學教師18年,後又於民間底層親歷文化大革命。文革後考取北京大學研究生後,留校任教二十餘年。2002年退休回到貴州與中學母校關注語文教育,並持續關懷社會底層,與中國現代文學史、思想史的研究,至今仍著作不輟。

錢理群被譽為八○年代以來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人文學者之一。他自許為「一名思想界的戰士,一個永遠的批判者」,同時又站在關懷底層人民與弱勢的基礎上。他以研究魯迅、周作人等五四時期的中國現代文學而著稱。於北大任教時因其獨立自由的思想與言論,而一度被禁止作全校性的公開演講。1999年獲北大學生票選為最受歡迎的教師,並被視為北大「獨立、自由、批判、創造」精神的象徵。

著有隨筆集《拒絕遺忘》( 2007,牛津大學出版,本書為繁體本,以下皆為簡體本),《豐富的痛苦》(1993)、《心靈的探尋》(1988),研究專著則有:《大小舞台之間:曹禺戲劇新論》(1994)、《凡人的悲哀:周作人傳》(1995、《魯迅作品的十五堂課》(2007)等。以及主編《新語文讀本》(2003),及《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1998)、《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1988,與黃子平、陳平原合著)等書。

各方薦詞———
老錢是一個北大精神象徵,中國批判知識分子標誌性人物。現在北大第一神話和傳奇,簡直就是北大的聖人。──蕭夏林(文化評論家)

錢理群的思想,通過北大和其他學校的課堂,輻射出去,影響了整個80年代的中國青年界。他的專著出版很晚,但他的魯迅觀,他的周作人觀,他的中國知識分子觀,他的現代文學史觀,早已成為一代學子共同的精神財富。──孔慶東(北大中文系教授)

六十多歲的錢老始終懷抱著一股感情的熱流。書裏洋溢的孩童的天真、倔強,匹配了冷靜和義無返顧的決絕,尤為震撼人心。學術不是孩子,但學者應該保持兒童式的懷疑、好奇、赤誠、窮追猛究的激情。向上的天梯孤絕傲立,為什麼還要讀錢理群,已不言而喻。──大眾日報黃亞明(書評人)

從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代知識分子的痛苦和徬徨,他們在逆境中的掙扎與思考。因為他對自己精神世界的袒露,我們也就更能理解魯迅對於他的重要意義。在他那裏,「所有的學術討論,對外部世界歷史與現實的追問,都最後歸結為自我內心的逼問,對於自我存在的歷史性分析和本體性追問:我是誰?我何以存在與言說?」──新京報

錢理群堪稱中國現代文化「所化之人」。他全面系統研究了從魯迅、周作人到曹禺,從艾青到穆旦,從五四新文化到左翼文學,到四十年代文學的歷史,他的獨特的研究方式,用他常用的話說是「將自己燒在裏面」,「學術的探討,同時也是生命的掙扎;對研究對象的發現,也是對自我的發現」,能使我們經常能從錢理群身上,看到他研究對象的影子。──薛毅(上海師範大學教授)
書腰文字

推薦人———

李家同 前暨南大學校長

李歐梵 文化評論家

陳平原 北京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陳光興 交通大學社文所教授

聯合推薦
我是理想主義者的磁鐵
錢理群

文章日期:2009年4月7日

【明報專訊】2002年,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錢理群退休了。

他曾獲選1999年「北大最受歡迎教師」,離校前分享自己尋探學術的歷程,主講一系列十場講座,各系甚至各院校的學生都來聽講——平時課堂就常有許多非北大學生的青年慕名旁聽——看他情緒高亢、汗揮如雨地在黑板前手舞足蹈地講課。

他退休這幾年來,雖然每天在家於電腦前密密寫作,卻與全國同懷學術與教育理想的「民間知識分子」一起謀事,或編書,或演講,以求改革中國教育。

他朗聲笑說:「我吸引了很多理想主義者過來。」就像磁鐵一樣,卻是同性相吸。

內地近年明星學者甚多,不少大學教師曝光傳媒,特別是《百家講壇》,叫海內外熟知原本只有學術圈子才認識的名字,像易中天、紀連海、錢文忠等等。可是邀請多次,錢理群卻總是拒絕。

他甚至批評過當中最紅的講者于丹:「她最有名的一句話是『幸福不在於物質,而在於內心』。可是許多中國老百姓第一個問題就是物質,不能對他說外邊有多大煩惱痛苦都不要緊,只要內心平和就好。這對現實會起什麼影響?等如鼓勵安貧樂道,被壓迫者別反抗,也等如說政府不必負責了。」他似在學院的象牙塔,批判火力卻是猛進。

他針對的是于丹發言的內容,並指不能原則性反對電視傳播的形式,「因為的確向民間傳播有很大的作用」,他婉拒邀請,倒是因為性情不合——來港參加學術研討會,甫回酒店房間,他就趕緊將皮鞋換成舒適的布鞋。「電視不可避免有表演性,我會很不自在。」

錢理群退休數年,學術與思想的影響力仍然不減,甚至延伸到民間深處。

身為魯迅研究專家,他曾編《中學魯迅讀本》,並以此為教材,到母校南京師範大學附中、北大附中,以及北師大實驗中學等全國三所著名中學,各花一整學期試驗由大學教授向中學生講授魯迅文學及思想。

實踐教育理想的局限

他在教學裏體會到教學體制於教育理想的實踐局限,不論老師,亦及學子。初始,學生僅一兩百,後漸減至二三十。「有學生給我寫信:老師我看到你失望了,可是你要知道,在你之前的課,我們被灌輸了一整天『要考上大學』,好不容易下課了就狂奔過來,我們是願意上你的課的。」錢理群事前其實亦知道高考對師生的壓力,由是課程只安排予高一、高二的學生,不敢打擾高三學生應試的正規課程,甚至對來上課時已經累透的學生滿是負疚感,只是學生也坦率直言:「到了高三我也不能來上了。」

不過留下的學生讓錢理群很欣慰,覺得魯迅與現代學子仍有生命的溝通,能建成心靈的通道:「作業裏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寫讀後感,像有個學生說『魯迅像金庸筆下的俠客,筆墨有無形的殺傷力,冷氣逼人』,對魯迅的理解相當到位呀!」憶述時,他開懷地呵呵大笑。

《中學魯迅讀本》之後,錢理群又關注小學教育,又編了《小學魯迅讀本》。

被魯迅逗樂的小學生

在北京,他常常收到來自各地的電話。有天他接到魯迅家鄉紹興一位小學教師來電,請他幫忙看她為小學生編輯的魯迅文章。錢理群本來也有猶豫,「我不懂小學教育」,不敢立即答應,只是看過書稿以後,他為老師的積極熱情感動,由是與她合編,將長文章像〈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刪節成為四個小文章〈百草園〉、〈美女蛇〉、〈雪地捕鳥〉、〈三味書屋的老師〉,集結其他文章編成不同單元,「魯迅是很懂得兒童心理的,小學生讀得很有樂趣,會覺得魯迅捕鳥時真笨啊」。孩子被魯迅逗得樂極,亦從小埋下錢理群孜孜發播的普及魯迅的種子。

「我們的理論是,魯迅是要讀一輩子的,」年幼時先學文字,以後再學他深邃的思想。

與民間前線教師的相處,啟發錢理群寫成了兩套書稿《做教師真難、真好》及《語文教育門外談續篇》,今年將要出版。他更感念民間前線教師的力量,特意提到一個湖北農村的基層老師。

「他患過小兒麻痺,家裏供不了他上大學,高二就輟學了。一直靠自學成材,做了民辦學校的教師,也成了我的讀者,彼此有精神上的交流。」

可是這位教師因抵制同事鼓勵學生作弊應付高考,學生成績連續三年最差,被學校開除。幸好他在地方亦是小有名氣的作家,事情曝光,輿論嘩然,老師才保留教席。然而他顯露特立獨行的傲骨,自去了廣東民辦學校,繼續他的教學理想。

錢理群收集了十個民間獨立知識分子的故事,希望為他們著書,存留身影,「我要向他們脫帽致敬。中國教育裏高層太貴族化了,總是自憐自戀,『我多麼壓抑呀、我多麼了不起呀』,這也只是偽貴族,真正貴族像孔子,是會到群眾去的。」

百姓多苦 百姓多好

仰看社會上流,錢理群只看到灰暗的前景,然而放眼基層,理想主義者如他卻看到中國光明未來的希望。「雖然他們處境很艱難,比例也很少,但絕對量不少,還會組織起來,這就不是孤立的力量了。」他知道福建有教師,在網絡上組成「一加一讀書俱樂部」,每人讀一本書,在網上發表讀後感,再定期相約在某城市聚會討論,「那強烈的共鳴可是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候了」。

自下而上的民間改革力量,教師以外,還有民間組織。「民政部門統計,中國現在有三十萬種非政府組織。我自己計算了一下,假設每個組織有志願者三十人,又有三十名受益者,這只是很保守的數字,但已經各有近一千萬人了。」

「青年志願者是理想主義者,追求精神的滿足,都是社會的異類,這是最可貴的。」錢理群願意為培訓他們而經常去演講。

「八十後」常被認為是「令人擔心的一代」,他們最大的問題是沒有信仰,「其實每一代人都被長輩批評,不滿的理由也都差不多,不外乎書讀得愈來愈少,字寫得難看,我們那一代的前輩劉半農對三十年代生的青年最有名的罵名就是『算了吧』。可是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問題,也都能靠自己解決。」他如此鼓勵青年做志願者,引來掌聲雷動。

他要將與「八十後」大量的通信結集,寫成《致青年朋友》,也發動他們去社會底層,「便會明白兩個道理:一是中國百姓多麼苦,另外是中國百姓多麼好。」
《我的回顧與反思——在北大的最後一門課》

出版:行人/台灣

[文/鄭依依 攝/何家達 編輯/曾祥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