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6/2009

藝人的考究

手藝
文章日期:2009年7月6日
【明報專訊】上海最早引進外國原版電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末。在當時被稱為「遠東第一影院」大光明電影院播映時,沒有配音,也沒有中文字幕,靠美國引進的「譯意風」(earphone)設備,現場作同聲翻譯。當時的觀,花一角錢購買「譯意風券」,即可獲得一副頭戴式耳機,將耳機插頭插進座椅後排的方匣子(電線連接發音機),就能在觀看原版電影的同時,聽到「譯意風小姐」同聲傳譯的甜美中文。直到解放後的1957年,上海電影譯製廠在清幽的永嘉路上成立,才拉開了外國電影配音引進的序幕和華章。這本書借「風華畢敘」的諧音,回憶如今已然故去的上譯廠四位功臣——邱岳峰、尚華、畢克、陳敘一。
香港的讀者或許不能體會,但對成長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末的內地觀來說,他們的聲音伴隨經典電影,是記憶中無法抹去的往事。《佐羅》、《老槍》、《尼羅河上的慘案》、《霧之旗》、《加裏森敢死隊》,一個個名字報出來,都是人的集體回憶。就像今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將專業精神獎頒給丁羽一樣,關於聲音的記憶,兩地其實殊途同歸。
那一代人視配音為自己的事業,一個電影拷貝拿到手,先反覆看,理解透徹劇中情節與人物心理,再作劇本翻譯,然後編輯、修改,由口形員專司對口形、確認節奏、重點音,最後才是根據劇中人物性格挑選合適的配音演員。當時的配音要求是:「字兒準」、「事兒確」、「味兒濃」,既要還原,又要講究。說好人物對白的同時,不僅要從聲音中反映出人物心理,還要見得到人物的神態和動作,甚至英法德美日,各國的聲音都要有差異。「配音演員」,重點其實在於後二字,像日本人所謂的「聲優」,優,就是演員。
要求如此之高,新手達不到標準,只有一步步來,有的補配一段,有的三分之一以上都需重配,被戲稱為「十全大補」。而每個演員,都經歷過十全大補。貴為廠長的陳敘一,不僅具有深厚的外語翻譯功底,還常研究一些細緻到極點的問題,比如:哪些中國字只佔半個口形;習慣動作之一是手指輕叩桌面,數劇本中人物台詞的音節。員工後來回憶,廠長「從來不是朝九晚五,而是一天二十四小時」。
譯製廠成立不久,就遭遇一個接一個的運動,社會動盪,很多領軍人物在當時,都頂「反動學術權威」的帽子,被「控制使用」,希望與絕望的不斷更替中,對配音事業的專業精神令他們忘卻其他,全情投入。然而當年歲月的歷歷記載,至今讀來仍令人眼潮。
作家程乃珊說,有些人以為內地從解放後到改革開放前,都沒有文藝娛樂,實情是幸好還有大量精彩的譯製片,當時,甚至還有意大利、法國、埃及、阿根廷電影周接踵而至,可謂盛宴。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同樣有五十多年歷史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像南北和一樣,與上譯廠曾經的輝煌遙相呼應。
《記憶深處的「老人藝」》,由張定華口述。他自上世紀30年代起便與曹禺同台演戲,50年代進入人藝工作,任總導演焦菊隱的辦公室秘書,見證了人藝的發展史。其子女,即本書作者辛夷楣、張桐姐弟,成長於史家胡同「56號人藝大院」,從小耳濡目染,以一手資料記述多名人藝表演藝術家的故事,焦菊隱、趙韞如、藍天野、於是之、朱旭……歷盡劫波還復在的人生,南北兩地也是驚人地相似。
如今,演出市場活躍,各式都市白領話劇多以「一百分鐘笑足一百次」為噱頭招攬觀。最近,《星艦迷航記》修復版熱映,在同一家影院,又分別有英文原版和中文配音版可供選擇,然而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原版,熟悉的聲音漸不復聞聽。莫不是有一天,真正的話劇和譯製片,也會像所有失傳的手藝一樣,「天津橋上無人識,閑憑欄杆望落暉」?
■書名:《峰華畢敘——上譯廠的四個老頭兒》(附贈經典配音段落光碟)
編輯:蘇秀
出版:文匯/上海
■書名:《記憶深處的「老人藝」》
作者:辛夷楣、張桐
出版:三聯書店
[文/不小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