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8/2009

“馬大使”結題報告:明年的香港書展往哪裏走?

總有改革的理由/文﹕馬家輝
——明年的香港書展往哪裏走?
文章日期:2009年7月28日

【明報專訊】香港書展已近尾聲,模每天持續見報,特區傳媒的耐性可謂夠長,而關注面亦可謂夠短,因為書展有太多太多的其他文化講座活動都沒法分得半段版面,難免容易引人誤認模送牛奶和獻香吻確是書展主流,其餘的,全不堪道。

當然,模現身,粉絲捧場,又確是不能不報的事實,但我更感興趣的是,在為期7天的書展裏,模到底擾攘了幾天呢?若把天數轉化為時數,每天大約12小時的書展,合共舉行了90個鐘頭左右,模縱是「污染」,充其量亦只佔了兩三小時,更只佔200多項演講和簽書活動的2%左右,難道就真能對書展構成了嚴重干擾?難道就真能「騎劫」書展?如果模真的「騎劫」了書展,難道一些以報道為名而以渲染為實的傳媒不就是她們的幫兇甚至才是元兇?

我們甚至有理由認為,真正「污染」和「騎劫」了書展的不是模而是某些傳媒,它們為讀者提供了一幅極扭曲和極偏頗的「書展圖像」,許許多多人不察而跟隨此等報道喧嘩起舞,必令此等傳媒的主導者暗暗高興,亦令願意全面地、誠實地面對書展的評論者暗暗苦笑。

沒錯,數字不是全部,但數字確實重要,因為數字能夠提供某個觀察的起點,讓評論者有機會看得更深入、談得更具體。所以我極感興趣的是,在模現身的那些時間裏,到底來了多少粉絲?又是什麼樣的粉絲?這些粉絲到底有多少是「真粉絲」?又有多少是收錢打工的「造勢者」?在「真粉絲」裏,又有多少人曾經出席其他比較具備文化深度的講座、買了多少本其他書籍?我對這些數字感興趣,如同我對其他演講活動的情感興趣。

在書展期間,據我現場觀察所得,其他文化講座的出席者數字不見得少於圍觀模贈吻的人數,例如北京作家止庵談張愛玲,來了200多人;董啟章和黃念欣談香港文學館,來了100多人;台灣作家朱天心談寫作吶喊,來了100多人;一群整天緊皺眉頭、整天對這不高興對那不高興、苦大仇深,甚至寫文章呼籲北京禁映《色,戒》的所謂作家演講,來了200多人(其在大會堂的另一場演講更來了500多人);台灣評論家楊照談小說書寫,來了200人(其在灣仔一間2樓酒吧的文學分享會,在幾乎沒有宣傳下亦來了四五十人);小說家張賢亮談論新書《一億六》的講座來了200人;楊逸、王強、麥家、韓麗珠、也斯、李歐梵、陳平原、鄭培凱、賈樟柯的文學文化講座,每場皆見人潮熱絡……每天當我匆匆瀏覽報上的模新聞,例必忍不住對自己說,唉,難道香港書展真的只有模?難道當許多名家作家乜家物家遠道而來對香港人說出各類觀點,那些付錢買票入場並聽得津津有味的熱心男女,都不算數?都不算是香港書展參與者和支持者?都不值得一提?都白來了、枉來了、來錯了?

數字確是重要的。報載一個名為U-focus的機構在書展期間曾經進行訪問,發現有一成多受訪者購買了「學術書籍」,比例大致相等於購買模艷書。這個數字有待查驗,因為據聞受訪人數僅六七百,跟七八十萬人次的入場數字不成比例,代表性成疑,而其對「學術書籍」的定義亦屬未知,我們沒理由對這數字過於認真。反而,我們有理由關注香港書展所進行的現場調查。貿發局的公關大員曾在一些宣傳場合上表示,文化人多年來要求他們趁書展熱潮做「香港閱讀生態調查」,他們拖了多年,這一年,終於動手做了;這是好事,但由誰做和如何做,以及調查結果如何使用和公布,皆屬問號,社會大眾皆未知曉,唯望其所指的調查絕不是U-focus所作的簡單調查,更希望貿發局能夠盡快把認真調查得來的數字結果向社會交代。

而且,既然有了調查起始,不管今年是否做得認真,下年亦應再接再厲,不僅訪問現場買書實,更應詳實記錄現場各項活動的出席人數,好供社會大眾了解書展效益的全盤面貌,讓數字還香港書展一個本來真面目。

香港書展勝在把書變成焦點

但捲進「商業vs.文化」漩渦

是的,明年,明年的香港書展或許應該認真考慮進行全盤改革了。

香港書展辦了20年,儘管缺失仍多,但香港人對這堅持和拓展仍應感恩與欣賞,因為它把「書」這個字成為一年一度的香港焦點,透過關注和討論和爭辯讓所有香港人在這7天內有機會反思什麼是「書」和它的存在意義。可是,20年圓滿,與其每年皆被糾纏於「商業vs.文化」的二元辯論漩渦裏,不如索性把香港書展的主辦權由貿發局抽離出來,讓香港的閱讀活動變得更多元化、更多層次。以下是我的「書展分拆」建議,供各方參考——

明年起,貿發局每年7月仍然舉辦為期多天的閱讀展銷活動,但不再叫做「書展」,大可改稱「閱讀嘉年華」,索性拋開「書」名,以免再受「書」的傳統文化概念(或包袱)所壓。新的活動,以閱讀為經,以歡樂為緯,統合各式書籍銷售及宣傳項目,不管新書舊書艷情書政治書牛奶書保健書投資書散貨書乜書物書,只要是合法的第一類出版品,皆可參與。

由「創意產業辦公室」出面籌組「香港書展基金會」,由政府資助,由民間主導,集合出版界文化界力量,另擇空間和時間,另辦以人文素養和專業交流為耕耘主軸的書展。民政局亦可參與,何志平做民政局長時曾經辦了數年「城市文化交流會議」,分出兩類活動,一是官方會議,一是學者研討,這已打下了傳統和規模,只可惜高官換人、人去政息,已不復辦,如今改由「創產辦」擔大旗,借助民間力量策劃一個完全去除官味的人文書展,道理上應行,技術上可行,而更重要的是,時機上該行,因為西九工程已經啟動,曾蔭權亦口口聲聲支持香港特區的創意產業,不妨以這個全新面貌的書展作為各方各面的結合平台。

由官方支持,由民間出力,這已是世界上所有城市的所有書展的主流模式了,香港在這方面遠遠落後,趁書展20年功德圓滿之際,將之分拆、轉型、移交,豈不快哉,何必再強求只懂貿易不懂閱讀的貿發局撐持其業呢?勉迫貿發局續辦香港書展,等於強求一個數學科拿A但文學科拿F的學生每年上台演講「我看魯迅和張愛玲」,講者辛苦,聽者更辛苦,結果是彼此仇視,何苦來哉?

讓貿發局以商業手段辦「閱讀嘉年華」吧。讓「創意產業辦公室」和「西九管理局」撐開局面,讓民間出版界和文化界動腦出力,才是香港書展在第21年及以後該有的正途大道。上周我說香港書展「總有去逛的理由」,本周我說香港書展「總有改革的理由」,誰不服氣,誰就要說出另一個理由。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