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2009

a link: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王賡武教授的南洋故事

我們是這樣活下來的
南洋故事
文章日期:2009年12月12日
【明報專訊】曾有人形容﹕「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道出的不是成就,而是百多年來,華人為生計而無奈遠走他鄉的悲歌。現時,學者普遍估計散居海外的華人最少三千萬人,當中八成在東南亞。
那麼,要追尋華人移民的足,就從當年稱為「南洋」的東南亞開始。
華人移居海外已有一段很悠久歷史。「宋朝、南宋時候非常的鼓勵,因為南宋建都在南方,所以鼓勵海洋華商來東南亞做生意。元朝亦鼓勵。當時最興盛的是福建泉州港,是當時最大的港口,東南亞的生意都到泉州去。但到明朝朱元璋當皇帝的時候,他覺得不重要,而且對安全沒有保障,所以就採取了一種海禁的政策。」前港大 校長王賡武教授是研究海外華人歷史的權威,他本身也是海外華人,1930年在印尼泗水出生,之後移居到馬來西亞長大,現在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任東亞研究所所長。
中國到了明朝永樂皇帝,他為了向外宣揚自己的威信,下令太監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到訪多個東南亞國家,例如越南、印尼、馬六甲等,最遠去到印度、中東和非洲東岸,這是中國航海史上的創舉,為華人移居南洋,開啟了一扇大門。但鄭和之後,海禁又起,一直到1860年,英法聯軍迫使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容許華工出洋到東南亞開拓其殖民地,情才徹底改變,王賡武說:「一方面中國窮苦、內亂,一方面交通方便,也有外面需求中國的勞動力,幾方面加在一起,引起許多窮苦階級,從華南的廣東、福建大量出去,這是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出去那麼多人。」

豬仔血與淚
印尼蘇門答臘首府棉蘭,有一條當地華人稱作「菜園村」的村落,住在這裏的大多是來自廣東海豐的華人後裔。他們的祖父輩都是以同一個身份來到印尼,就是賣身的「豬仔」。十九世紀中至二十世紀初,「賣豬仔」到南洋十分盛行,「豬仔」一詞,恰是形容當時出洋途中,華人密麻麻地困在船艙,似豬待遇的慘況。
「我爸爸十八歲的時候,家裏很窮,他就賣身來了。那時賣了二十塊大洋,就留給家裏當家用。」黃義堅回憶父親生前告訴他來印尼的故事。「豬仔」被賣到印尼,主要的工作是幫助殖民地宗主國的荷蘭商人種植煙葉。當年的華工,工作態度比當地人勤奮,種植產量也較多,所以商人千方百計都要留住他們,煙園的生活也非常誘人。「你想抽大煙就可以抽,你要老婆,他們不用你付錢就找個老婆給你。你要錢,可以跟大工頭去借,發的薪水來你賭輸了,明天又去借錢,所以一年過一年,就這樣留了下來。」
黃義堅說。當然,這樣引誘「豬仔」花錢、賭錢,到最後他們勞力被榨取盡時,工錢積蓄已所剩無幾。
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副教授謝愛萍的父親當年同樣是被「賣豬仔」到新加坡。謝父是台山人,十七八歲的時候被叔父輾轉賣到新加坡工作。她記得父親告訴她當豬仔所受的不人道對待:「阿爸他說上岸後,立即被抓到一群想要聘請工人的工頭面前,任他們挑選。剛上岸的『豬仔』要脫掉衣服,輪流被檢查,看看哪些是『病豬』,哪些不是。」謝父通過檢查,被帶到工場工作,後來因為水土不服身體變得虛弱,記得晚上睡到半熟時,便被工頭叫醒,趕到河邊,用冰冷的河水淋在身上,說這樣就能避免發熱和生病。
六年橡膠與一隻雞蛋
十九世紀末的中國,外憂內患接踵而來,人民生活困苦,最少十萬以上的華工被賣豬仔到南洋做工。不過,有更多的華人是自己選擇離鄉別井,希望在海外尋找生活出路。
福建晚清舉人黃乃裳曾參與「公車上書」、「百日維新」運動以至後來的「辛亥革命」,可惜都未能成功。灰心失望的他決定出走南洋。「黃乃裳後來返回閩清,談起這事情,說南洋砂越有塊地很肥沃,你們跟我出去,那邊有很好的機會。我先父覺得這個是很好的機會開創生活,所以便來了。」劉邦訓的父親劉家洙一個念頭生起便義無反顧,頭也不回地跟千多個同鄉,追隨黃乃裳到了馬來西亞砂越的詩巫省,開懇叢林。
砂越王布洛克賞識黃乃裳,委任他為港主,負責管理墾場,劉家洙成為他的助手,後來更得黃乃裳把墾場的事務交給他和另外三人,從此劉的生活可算是有了新開始。其後,劉家洙以收成的農作物跟土著建立了貿易關係,更學會了馬來話,在當地建立了自己的生意,一家人留在當地直到今日。
居於泰國南部童繞鎮的許炳文已七十九歲,是那裏第一代土生土長的華人,他說父母當年離家到泰國的理由很簡單:「過番(移居海外)是希望賺大錢,也不知來暹羅的生活如何,只相信總會比在中國好一些。」許的父母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跟隨同鄉,由汕頭坐船來到童繞鎮。「父母來的時候,這裏只是一片荒地,沒有人耕作過,是經過華人自己的苦力去開墾種植橡膠。」橡膠收成期需時六年,從荒地到橡膠可以收割的時候,許炳文已經六歲了,當時一斤橡膠與一隻雞蛋價錢相同,只能賣得三個錢,價錢相當低。
而許炳文的父親和很多相同遭遇的移民一樣,多年艱苦經營後終可以買地種橡膠,聘用當地土著收割,甚至分地給自己的子女。
求生的紅頭巾,沉重的石灰
除了男性,不少中國婦女也是為生計被迫離開家鄉到異鄉生活。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批從中國來到新加坡的婦女,每天戴紅色頭巾,到地盤幹粗重工夫,當地人稱她們為「紅頭巾」。
大部分的「紅頭巾」都是廣東三水人,她們在建築工地搬石灰粉、擔石屎、送磚頭,陸帶好是其中一位。她記得那時候,每朝早七時便要到地盤開工,「五時起煮飯,然後和附近的紅頭巾一起走路個多小時去地盤,一邊行一邊吃早飯。六時許到達不久,就開始擔石灰。一包包的石灰很重,初時不懂架起臂彎來借力,石灰一掉下來,立刻就被人罵,甚至試過被人用腳踢開,沒想到來到新加坡會這樣淒慘!想便哭起來。」陸帶好十八歲時嫁給一個從新加坡回鄉娶妻的華僑,父母和她都一心以為新加坡的生活會好一點,但到後,才驚覺希望落空!她在新加坡上岸後第二個星期,家婆便要她當「紅頭巾」養家,「家婆看準三水女人吃得苦,所以堅持兒子一定要回鄉娶妻。」
陸帶好每天辛苦賺回來的五毛錢,通通都要交給家婆,自己穿的吃的都要省。相比之下,有些「紅頭巾」是隻身而來,丈夫、子女都在家鄉等她們寄錢回去接濟,陸帶好又覺得自己的處境不算最差,「她們真的不捨得吃,沒工作就沒錢,有錢就要寄回去,哪裏有錢?住這裏又要交租,不捨得吃,沒得吃!」
今年九十一歲的陸帶好膝下有九子女,十七個孫,「現在我在新加坡的生活尚可,女兒很孝順。」飽經風霜的臉上,展現滿足的笑容。
世紀.Xtra
香港電台 電視部製作《華人移民史》系列,於今晚7時30分,無電視翡翠台播映;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http://tv.rthk.org.hk視像直播及提供重溫。
[文、圖: 香港電台 提供 編輯:黃靜 電郵:mpcentury@mingp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