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2010

外祖那一代的梦呓

100年前的世博殘夢
馬家輝
文章日期:2010年5月4日
【明報專訊】上海世博開幕盛景如盛世,令人看得醉醉然暈暈然,傾城璀璨,瞬間繁華,幾乎不忍眨眼錯過半刻半秒,唯恐一旦璀璨消減、繁華退場,中國立即縮回無法想像卻又咄咄逼真的混亂與黑暗;在中國,任何一刻美好往往都比發生在其他地方來得值得珍惜。

開幕禮當夜,嘉賓權貴們坐在黃浦江邊仰臉觀賞煙火如花,笑容燦爛,心滿意足,並且連番拍手,充分流露了喜悅與激動。

這當然不難理解。

黃浦江可不是普通的江啊而上海灘更非尋常之灘。別忘了100年前外國軍隊在這裏連番登岸,搶的搶,殺的殺,佔的佔,租的租,不把中國瓜分誓不罷休;中國近代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屈辱就從這裏開始,源生於此,萌發於此,上海是中國歷史的一個陰暗傷口,鮮血在此地噴出也在此地凝固,此城的拓展其實以辱打底,但奇怪的是,辱的底子愈厚,她的發展似乎愈快,終在百年以後,抬頭相見,承辦了一個世界博覽會,主政者的自豪情緒自當高揚。

1910年預言浦東將辦世博

百年後陸士諤夢想成真

上海確跟世博有極長遠的不解緣。

香港人或許不太熟知陸士諤這個名字,但近半年來他在內地網上常被提起,只因溫家寶先生於去年11月的第七屆世博論壇上說了這句話﹕「1910年一位叫陸士諤的青年創作了幻想小說《新中國》,虛構了100年後在上海浦東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情景。」

此語一出,傳媒追查,紛紛揭出陸士諤的創作底細。原來這位出生於1878年的海上才子曾於1910年撰寫《新中國》一書,以第一人稱自述,描寫主人公陸雲翔喝酒入睡,一覺醒來,推門出看,竟見世景截然不同,浦東舉行了萬國博覽會,因為「上海沒處可以建築會場,特在浦東闢地造屋」。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國》的另一個書名是《立憲四十年後之中國》,雖屬預言性質,但其所鎖定的時間點是1951年而非2010年,當溫總理說陸士諤「虛構了100年後在上海浦東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情景」,他指的應是作者的預言在整整100年後被實現了,而不是說作者準確地預言了100年後所發生的事情,只不過許多內地傳媒為求聳動煽情,在介紹《新中國》時有意無意地說成「陸士諤準確預言2010中國舉辦世博」之類。中國傳媒有權扭曲任何一位老百姓,誰都管不了,但如今竟敢扭曲溫總理、陷溫總理於不義,中宣部可真要管一管了。

《新中國》是一部非常奇特的書,作者的虛構情節貼合了不少事後現實,說是巧合也好,道是判斷也罷,總之讓人邊讀邊暗暗稱奇。內地傳媒曾把書內原文與歷史現狀作了對比如下,甚有閱讀價值,不妨轉引於此,奇文共賞﹕

原文﹕《新中國》初版於1910年,又名《立憲四十年後之中國》。

現狀﹕《新中國》發表於1910年,新中國第一部憲法頒布於1954年,時間上大致合。

原文﹕我問﹕「京滬也通了火車麼?」女士道﹕「通了早已多時了。自從洋債還清後,滬寧鐵路歸了官商合辦。於是就把此路接通了京漢,成為京滬鐵路。」

現狀﹕京滬鐵路是一條從北京通往上海的鐵路,於1968年建成。京滬鐵路連接了中國最大的兩座城市,沿途大都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帶,因此成為中國目前最繁忙的鐵路幹線之一,目前正在建設高速鐵路和客運專線,以緩解運輸壓力。

原文﹕煉鋼廠煉出的鋼,比英、德名廠所出的,還要堅硬耐用。

現狀﹕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鋼鐵生產國和消費國,已佔據全球近40%的鋼鐵產量。從1996年首次躍居世界第一位以後,中國鋼產量連年增長,並一直保持鋼產量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

原文﹕從前是西人的跑馬廳,現在已變成戲館了。

現狀﹕上海大劇院位於市中心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又一個標誌性建築,使人民廣場成為上海名副其實的政治文化中心。

原文﹕開辦萬國博覽會,為了上海沒處可以建築會場,特在浦東闢地造屋。

現狀﹕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也是歷來首次由中國舉辦的世界博覽會。

原文﹕此刻,全世界無論哪一國,所用各東西,幾乎沒一樣不是中國貨。絲茶、瓷器、繡貨、漆器各品,本是吾國土產,更不必說了。

現狀﹕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在很多國家的市場上,能看見各種商品,打Made in China的標籤。

原文﹕一瞬間,早到了黃浦灘。長虹般的鐵橋,橫臥波心。車子走到橋中,我便向浦裏一瞧,昨日泊的十多隻兵船,都不知開向哪裏去了。一時渡過了橋,只見洋房鱗次櫛比,馬路八達四通,往來車馬,像穿梭一般——哪裏是浦東!四十年前的南京路,也不過這樣繁盛。

現狀﹕浦東已成為20世紀9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標誌。如今,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核心要素如陸家嘴金融城、外高橋港區、洋山深水港和浦東空港都聚集於此。

世博之夢實現了

但中國之夢尚未

《新中國》月前由「中國友誼出版社」推出新版本,不厚,買了在手,帶在從香港飛往上海的航班上細細閱讀,下機後參觀世博,一股強烈的歷史感從心底油然湧起,進入世博園區左逛右逛時,聯想必多,感想必深。而我必須提醒閣下﹕無論是陸士諤也好,或是早在他以前已曾對在中國舉辦世博有所期盼甚至曾經親身出席參觀世博的孫中山、梁啟超、鄭觀應、王韜、李圭等人也好,當他們把中國和世博聯在一起思考或談論的時候,他們夢想的不僅是一個富強繁盛的中國,而更是一個具法治、行公義、有平等的中國。

我們愈是深愛世博的璀璨光明,便愈厭棄璀璨背後的暗黑、光明背後的墮落。就這點而言,中國其實仍然有愧於陸士諤、孫中山、梁啟超、鄭觀應、王韜以及李圭。我們仍然對不起他們。世博之夢實現了,但中國之夢,尚未。

馬家輝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