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2008

香港國際文學節

香港國際文學節開鑼
Ian McEwan 虛假童年

文章日期:2008年3月1日

【明報專訊】《愛.誘.罪》(Atonement)雖失落奧斯卡獎項,但無損電影原作者、英國布克獎前得主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對之的讚賞。早前他來港,由Atonement說起,談電影、說小說,為3月的2008年香港國際文學節揭起序幕。

麥克尤恩挾1998年英國布克獎得主之勢,2001年再次以Atonement成為布克獎呼聲最高的作家之一。該書雖未獲獎,卻被認為是麥克尤恩至今為止成就最高的作品,善於捕捉心理幽微的麥克尤恩,借13歲的小女孩Briony的誤控為引子,牽扯進戰爭大時代背景的人性考驗與欲望。

然而,轉折的情感與思維,都是「發生在腦袋裏的事」,要將之影像化,殊不容易,本人也是電影劇本作家的麥克尤恩說,導演Joe Wright出色地在場景中放置了關鍵的「精神真實」(Emotional Truth),「要放手給你的『孩子』」,使電影脫離文字之父自由生長。「寫劇本有如寫短篇小說,得快速地搭起場景、建立明確的角色形象與知所終止。如要將小說改編成劇本,則要無情、甚至於具滅性,」故倘若改編自己的小說為他的「孫子」,麥克尤恩總是狠不下手的。

一如Atonement,麥克尤恩許多作品與童年經歷有關:The Child in Time兒子被誘拐迫使主角回望自己的童年;The Daydreamer是趣怪孩童的腦袋歷險;The Cement Garden是孤兒們亂倫與易性癖中的陰沉成長……事實上,作家本人在童年,便隨蘇格蘭軍官的父親,遍踏東亞、德國與北非,而且「我是個『強迫型白日夢想家』,在學校,總是由幻想帶跑開了軌道,而忘了聽老師上課,所以呀,我只是個成績平平的學生。」在家,麥克尤恩愛敲打一部老舊的打字機,「以為自己在給報紙寫什麼重要的大文章;還會用密碼寫秘密的事,記在日記裏——問題是,我卻沒有什麼秘密!」

奇思異想在幼時盛載不完,麥克尤恩以寫作,將童年片段偽裝,摻雜了造的想像,寫進小說中。

而他的生命卻也夠傳奇的,去年,他才發現,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2年英國的一個小鎮火車月台上,他的一位初生哥哥,由母親將之交託予一對陌生者寄養,並易名為David Sharpe。其實哥哥與他同父同母,Sharpe是她母親與外遇所生,當前夫在殉身於戰役後,她才跟情人結婚,幾年後誕下麥克尤恩。

分隔的童年無礙重逢後兄弟倆建立情誼,「哥哥是位砌磚匠,最近還為我們家的花園建了一道牆呢。」在Atonement裏的手足之爭,在現實中消解成美好的經驗。

Info

3月2日揭幕的2008年香港國際文學節,除了2007 年以The Gathering獲布克獎的Anne Enright、1998年的普立茲獎得主Edward Larson 將訪港外,今年還特別可見更多年青作家的面孔,包括曾參加2006 年浸會大學寫作工作坊、畢業於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系的香港作家Jennifer Wong,以及Fulbright 獎學金的詩人Jane Wong。出席作家達五十多位。詳情可見網站:

http://www.festival.org.hk/2008a/authors.php

[文/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