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2008

錢鋼老師。從唐山到汶川。全國哀悼日。

國務院公告全文如下: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決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和各駐外機構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外交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設立弔唁簿。

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2006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裏寫道: 「本書所記錄的歷史,時而被人淡忘,時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該被記憶; 而突然被提起,卻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時。」2008 年,這話不幸又一次成為事實。
錢鋼 汶川地震七日祭 519
面對困境,我們別無選擇。對大自然的脈動與無常,作為它的子民——人類,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學習,是課程,讓我們學習愛、無奈、悲傷,學習直接面對自己、他人、社會,以及整個自然與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掉的物質,還有我們的心理與精神。它是人類成長躲不開的大考。它以特別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飾,裸露出一切真實。。
歷史視野中的四川大地震
【系列之三】
在2005 年發生南亞特大地震海嘯次年,2006 年,《唐山大地震》重版。我在新版序言裏寫道: 「本書所記錄的歷史,時而被人淡忘,時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該被記憶; 而突然被提起,卻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時。」2008 年,這話不幸又一次成為事實。

今天,距唐山大地震發生32 年之後,它來了。四川8 級大地震造成破壞的面積高達10 萬平方公里,是唐山地震2.6 萬平方公里的近4 倍,死亡人數尚未確切統計。它發生在群山深壑,實際上是由一個強烈地震、多個強餘震和廣袤地域的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嚴重地質災害疊加的巨災。考慮到30 多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財富的增長,重建的成本,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會達天文數字。它無疑將成為21 世紀人類的一次重大歷史事件。

面對困境,我們別無選擇。對大自然的脈動與無常,作為它的子民——人類,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全然接受。它是學習,是課程,讓我們學習愛、無奈、悲傷,學習直接面對自己、他人、社會,以及整個自然與宇宙;是更新,除了被掉的物質,還有我們的心理與精神。它是人類成長躲不開的大考。它以特別的方式,揭去所有的遮蔽、文飾,裸露出一切真實。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真相,美,又那麼脆弱;它檢測出我們今天真實的社會形態:高度、重量,以及品質。

帶來新民興邦契機

我不願輕率地說什麼「多難興邦」。中國歷史,亦災難歷史。自然災害與社會進步,沒有必然的聯繫。從5 月12 日晚開始,我一直在看電視直播。看到災區的資訊源源不斷即時報出,聽到從總理身邊傳來的災民的哭聲,社會的演進令我動容。災難不會自然帶來社會的進步。但如果一個社會,儘管沉重的歷史未及完全清理,卻已有救贖之心;儘管前進的步履時疾時徐,卻已走入向善的道路;那麼,災難,就是「新民」與「興邦」的契機!

現代社會,利益分化,價值多元。個體愈來愈強大,愈來愈自主。但人與人之間,也有愈來愈多的隔膜、差異和衝突。巨災突降,人類的悲憫在剎那間被點燃,並頃刻燎原。如此多的志願者,如此多的自購機票飛赴四川的個體援兵,如此熾烈的捐款行動,這一切,讓人們清清楚楚看到人世間的「最大公約數」。絕境相助,全民的同情心、公德心、自治力,迅速生長。是的,這就是「新民」。社會的能量在民間,在救死扶傷的行動中發育壯大的公民社會,不止是救災的生力軍,更是國家民族更生自新的驅動器。

改革開放30 年的歷史,可以一言概括: 「人」的回歸。「以人為本」,是付出半個世紀沉重代價換來的興邦哲言。在滿目瘡痍的災場上,這四個字,成為維繫治國者與億萬蒼生的紐帶。因為「人」,傾舉國之力,實施歷史上空前規模的救災行動;因為「人」,搶救生命成為壓倒一切的要務;因為「人」,國際救援終於實現;也因為「人」,對資訊的管理方式,對人民知情權的體認,出現變化的象。災害殘酷無情,但抗災恰是對「以人為本」理念振聾發聵的宣示,使之迅疾抵達各級執政者之前。這是最苛刻的檢驗,也是萬不可錯失的機遇。救災持久戰中,會有失誤、矛盾、紊亂、與日俱增的不如人意。但我們的多難家邦,已經走上正確的軌道,背負沉重的歷史,我們在艱難地向前邁進。且讓我們對決策者,監督,鼓勵,推動!
32 年,進步顯見。我無意讚揚,我們理應有這樣的進步;衡之現代文明尺度,我們仍期進步更速。從歷史的視野看四川大地震,我們有理由期待一次壯麗的涅槃。在廢墟上,站立起嶄新的公民,嶄新的社會,嶄新的政府,嶄新的體制……從唐山到汶川
《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

明報
A02 | 專頁 2008-05-17

標示關鍵字

咬牙頂住!我的士兵兄弟【系列之一】

從唐山到汶川
《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

我是參加過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災的老兵。流淌止不住的淚水,我寫下以下文字,向已經在特大地震災區奮戰了近100 個小時的解放軍、武警、公安消防、預備役部隊的兄弟們,致以深深的敬意。

一想到這個事實,我的心就顫抖:如今連以下的官兵,幾乎全是在唐山地震後出生,在改革開放後逐步改善的物質條件下長大,許多人是獨生子女。當慘烈的浩劫襲來,軍人的天職,把他們在一夜間投進生死搏鬥的最前線。他們是災民翹首以盼的解救者,然而不要忘記,他們也是一個個血肉之軀。

震後道路盡,他們萬分焦灼,在極其困難的情勢下,以徒步、傘降、行舟等各種方式,終於進入汶川。一抵達,立刻投入拯救生命的激戰。一些香港朋友問我,在唐山地震時,軍隊未有大型機械,戰士赤手空拳挖掘倖存者。

為什麼從電視上看到,這次我們有的戰士依然在用雙手,或是只有簡單的工具?其實這次地震與唐山不同。這次,因道路障礙被阻隔,空軍甚至要用飛機空投機械設備。超出預計的重重險阻,使年輕士兵經歷了唐山「生命搶奪戰」的艱巨錯綜。此刻,救災已進入第六天。士兵的生理和心理正處於最嚴峻關口。

他們是突擊隊,是大規模救災行動中任務最重、工作最苦的一群。此後數天,他們仍會夜以繼日地清理廢墟,搜尋倖存者,搬運重傷員。與此同時,他們會展開移運和處置遇難同胞遺體的工作。32 年前我親眼見過這一幕。天氣漸熱,腐味瀰漫,他們會整日置身難以想像的惡劣環境中。極度的疲憊,染病的危險,心理的重負,無一不嚴苛地磨礪這些年輕人。他們還要冒生命危險,時刻準備迎擊可能發生的次生災害。

密切關注救災進程的人們,是那麼自然地想到了《士兵突擊》。媒體的社評引用了該書「不放棄,不拋棄」的名言,我要把災場上的士兵比作「十萬許三多」。《士兵突擊》是電視作品,許三多,是熒幕上的人物。然而此刻,它們成為何其貼切的象徵!許三多的「有意義,好好活」生命信條,今天正在救災戰士的身上活生生展現,熾熱燃燒。
咬牙頂住,我的好兄弟!這是最困難的關頭,是你們的極限時刻。經歷過戰爭和巨災的父兄們在望你們,為你們默默加油。你們的同齡人在四面八方向你們投去尊敬的目光,為你們吶喊助陣。這是男子漢真正的「成人禮」,是橫空飛來卻無比珍貴的生命歷練。

咬牙頂住,我的好兄弟!請彼此照應,相互支持。有戰友,你不會驚懼和脆弱;有團隊,你就有奮然一搏的能量。

咬牙頂住,我的好兄弟!珍重,珍重!
明報
P17 | 世紀 | 世紀.錢鋼論地震 | By 錢鋼

2008-05-18
標示關鍵字
政府要以最大仁厚面對災民情緒


文╱錢鋼

無數同胞,在黑色的「五.一二」下午,被死神瞬間擄走。無數傷者,在那個瞬間突遭重創,和生命的幸福、歡樂、健全頃刻間訣別。無數一息尚存的被困人員——他們可能是母親,是父親,是兒子和女兒,在「最關鍵三天」已然耗盡之時,尚在作最後的掙扎,等待獲救的一線希望。

政府和民眾的關係,在特大災害的巨大陰影下強烈突現。權為民所授。政府的救災大計,必須以受難人民的利益為依歸,並接受災區人民的監督,甚或是苛刻的挑剔。當大規模救援行動展開之際,我呼籲,對從浩劫中僥倖逃生的餘悸未消的災民群眾,須以最大的仁厚與寬容,去善待與保護。

我毫不懷疑,政府將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廢墟中的倖存者。我也毫不懷疑,政府將高度重視災區民眾的飢寒,食物、飲水、帳篷、衣被,都會隨交通線的打通,源源抵達。這一切,正在、還將不斷通過CCTV 的鏡頭,向全世界傳播。此後的日子裏,我們必定會一次次看到感激的淚光,聽到對黨和政府發自肺腑的讚揚。

但是,災區人民創巨痛深,他們在廢墟上的艱難生活,外界很難鉅細無遺地知悉。民政部救災救濟司長王振耀說得對,我們的政策是原則性的,而老百姓的困難是具體的。災區人民,在剎那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他們有各種各樣難以想像的艱辛,更有家家不同的悲劇,有巨大的精神創傷。

災民的情緒,領導者應細心體察。溫家寶總理在趕到汶川災區後,對聚攏過來的當地幹部群眾說,你們受苦了,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心汶川的老百姓,中央沒有忘記這個地方。我們也可以換一個角度,設身處地,體察汶川人們在震後的一天多裏,是處於怎樣一種幾近絕望和崩潰的狀態。中央領導已經在第一時間趕到都江堰,他們無法獲悉;救援大軍被阻,搶修損道路遭遇極大困難,他們無從知曉。驚懼、痛楚、期盼、失望,一切都會自然發生。

面對情緒起伏的災民,我們不能只說,解放軍來了,子弟兵萬歲;我們還要說,進入震中的艱險阻擋了救援隊伍,而救援隊伍多麼應該早一晚到達!政府要傾聽他們的怨言甚至憤怒,要以極大的耐心,向災民解釋當前的局面和政府的行動決策。

在更漫長的救災日子裏,災民們可能的群情波動,政府都應以最大的仁厚包容之。


多災多難的中國百姓,有隱忍沉默的傳統。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政府還利於民,人民權利意識蘇醒,鴉雀無聲,變為眾聲喧嘩。百姓有種種訴求,訴求有時也會以非理性的方式表達。在動蕩不安的災場,政府為人民的安全,必須加強社會治安,但種種安定社會的舉措,決不應是對災民居高臨下的管控。我懇請指揮者,慎用「破壞抗震救災」的罪名,溫和化解災區可能出現的社會矛盾。值此非常時期,「和諧」二字,何其珍貴!


明報
A12 | 專頁 | 從唐山到汶川 | By 錢鋼 2008-05-18

標示關鍵字
最後拼搏!為生命,不為奇蹟

從唐山到汶川
《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發生的第七天。救災隊伍已發起總攻,作搶奪生命的最後一搏。全國人們在關注:廢墟裏,還有多少倖存者,他們能不能堅持到獲救的一刻?

這七天,頻頻餘震,無水無食,還有肢體創傷和精神崩潰,已經摧了多少黑暗裏的生命。第七天,被埋在廢墟中的人,生存機會愈來愈低。但是人們依然不放棄哪怕是微弱的希望,他們要為最後的倖存者付出百倍努力。

這樣的人,完全有可能存在。地震爆發後,他們雖然被壓在深處,但沒有遭到致命傷害。有人可能找到水,有人可能發現食物,更重要的是有不尋常的心態。唐山地震時,開灤煤礦工人王樹斌靠吃枕頭裏的蕎麥皮和穀糠,堅持了8 天。另一位堅持了8 天的護士王子蘭,性格活潑,她在黑暗中一直給自己的手表上弦,堅信可以獲救。而46 歲的盧桂蘭,在廢墟中堅持了整整13 天,沒有一點食物,沒有一滴水,靠喝自己的尿維持生命。這位窮苦婦女,極為堅韌,又極為平靜。她在廢墟中哼哼唱唱,自言自語,獲救的一刻,四肢已不能動,卻神志清醒,還喊 「解放軍萬歲!」

這一切被稱為「奇蹟」。可以相信,這樣的奇蹟,也一定會在四川震區重現。然而,總攻開始之時,我想作善意的提醒:什麼最重要?

生命。當然是生命。難道人們會不知道嗎?不正是為了生命,大家渴望創造奇蹟、見證奇蹟?但是請注意,當尋找倖存者已經成為崇高的追求, 「奇蹟」二字,在百廢待舉的災場正被格外關注。它可能成為基層指揮者不惜一切去達到的目標,也必然成為媒體追求新聞效果的聚焦點。無數攝像機正在等待那一刻,抓取激動人心的場面。這原本無可指摘,但以倖存者的生命為第一考量,我願說出隱憂。

在這關鍵的時刻,搜索區域亟需寧靜。當年在唐山,一些生命象,是在夜深人靜時分被「潛聽隊」發現的。一旦倖存者被發現,整個撬開樓板、起吊預製件、救出被困者的過程極其細緻。它可能持續很久,送水、送食物、輸液甚至進行手術。這一過程中,必須給專業人員良好的工作環境,使之從容、輕柔、全身心投入。唐山的倖存者搶救,僅王樹斌一例被拍攝下記錄電影。那時沒有電視直播。

我們也須直接面對災場的現實。在搶救生命依然是重中之重的同時,其他同樣嚴峻緊迫的救險事務,不能在照明燈的暗處被忽視。大批的輕重傷員,無數的老人孩子,他們逃離了死神之手,但在傷情病痛、災場污染和次生災害的威脅下,生命卻仍然極度脆弱。現在應及時調整部署——處置遇難者遺體將成為工作的主要內容。

我們期待生命的奇蹟,但「生命」重於「奇蹟」,重於任何一種職業的榮譽和成功。為生命,不為奇蹟,讓我們以更純粹的心,一同拼搏!

現在是解民於倒懸的關鍵三天!

一天多來,接到許多傳媒的電話;因為出差在途,更有許多人急於聯絡我而未果。我無法一一回答大家關於大地震的問詢,願借南方都市報一角,表達我的心情:此時,是解民於倒懸的關鍵三天,沒有什麼比搶救生命更為緊迫!
直到13日夜,關於震中真相的報道依然遠不夠詳盡。救援隊伍已經到達,正在開始大規模搶救。而在此之前,有無數被壓在廢墟下的一息尚存的人,已經在孤立無援的境地中,度過了恐怖的第一個晝夜。唐山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是最危險的時刻。余震頻仍,倒塌的房屋在繼續解體,可能有數千,可能有數萬被壓在樓板、磚石、鋼筋下的人們,多數已經受傷,無水,無食物,精神處在崩潰的邊緣。大多數人,不可能堅持超過三天。

救援隊伍進入震中的時間,已經比32年前唐山地震時晚。與死神搏鬥,搶奪生命,是現在這幾十個小時救災的第一急務。請救災指揮者記住唐山地震和台灣“9·21大地震”的經驗教訓。我們渴盼援兵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時不我待,請專業搶險隊和解放軍盡早到達幸存者的身邊或是附近;請醫療隊火速在現場開設急救帳篷;請立刻開闢直升機陸場搶運傷員;請立刻在成都設立傷員轉運中心;請在災場之外的各城市立即部署接應醫院;請佈置專門人員密切注意仔細傾聽幸存者的求救信號(如敲擊聲);發現蹤跡,邊挖扒邊送食物和水;對大片倒塌的樓群,請設法用鼓風機送風,請調動消防車持續大量噴水。

有的傳媒朋友,現在就把注視的焦點集中在問責和反思。我想對你們說,你們想做的這一切都應該做,但現在不是時候。至於有的傳媒,震中信息尚且朦朧難辨,就已經主題先行,搞策劃,玩深沉,就更不合時宜。沒有比人更重要的了。在千萬人命懸一線的這幾日,讓我們共同關注這場搶奪生命的大戰。讓我們給指揮者進言獻策,為徒步進入震中的救援者鼓勁助威,為在黑暗中掙扎的同胞祈禱,加油!

我也懇請指揮者,在十萬火急之時,保持清醒的科學態度。請珍惜戰士和救援隊員的血汗和生命,不能像唐山地震時那樣赤手空拳地蠻幹。儘快調運大型機械,至少給搶救者充足的工具。在傳媒的實時傳播下,萬不可用戰士的生命去製造場面,去作秀。

這是令人憂心如焚的分分秒秒。12日晚,許多人徹夜不眠,一直守在電視機前。我從北京回到香港,一路上,到處看到人們在關注議論汶川。1976年唐山地震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大地震在中國大陸發生了,而對它的反應、對策,一開始就遇到重重險阻。這場考驗的嚴峻程度,很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

一切高談闊論,此時都蒼白無力。行動!此時最需要的是行動。立刻行動,從搶奪生命開始。

□錢鋼(作者為《唐山大地震》一書的作者)
******
明報
D06 | 世紀人文·關懷·視野 | 世紀.Tragedy | By 錢鋼
2008-05-15
標示關鍵字
錢鋼:給救援者的建議
唐山教訓

文╱錢鋼《唐山大地震》作者

一天多來,接到許多傳媒的電話;因為出差在途,更有許多人急於聯絡我而未果。我無法一一回答大家關於大地震的問詢,願借《明報》一角,表達我的心情:此時,是解民於倒懸的關鍵三天,沒有什麼比搶救生命更為緊迫!

直到十三日夜,關於震中真相的報道依然遠不夠詳盡。救援隊伍已經到達,正在開始大規模搶救。而在此之前,有無數被壓在廢墟的一息尚存的人,已經在孤立無援的境地中,度過了恐怖的第一個晝夜。唐山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是最危險的時刻。餘震頻仍,倒塌的房屋在繼續解體,可能有數千,可能有數萬被壓在樓板、磚石、鋼筋的人們,多數已經受傷,無水,無食物,精神處在崩潰的邊緣。大多數人,不可能堅持超過三天。

救援隊伍進入震中的時間,已經比三十二年前唐山地震時晚。與死神搏鬥,搶奪生命,是現在這幾十個小時救災的第一急務。請救災指揮者記住唐山地震和台灣「九二一大地震」的經驗教訓。我們渴盼援兵以最快的速度趕到現場。時不我待,請專業搶險隊和解放軍盡早到達倖存者的身邊或是附近;請醫療隊火速在現場開設急救帳篷;請立刻開闢直升機陸場搶運傷員;請立刻在成都設立傷員轉運中心;請在災場之外的各城市立即部署接應醫院;請佈置專門人員密切注意仔細傾聽倖存者的求救信號(如敲擊聲);發現蹤,邊挖扒邊送食物和水;對大片倒塌的樓群,請設法用鼓風機送風,請調動消防車持續大量噴水。

有的傳媒朋友,現在就把注視的焦點集中在問責和反思。我想對你們說,你們想做的這一切都應該做,但現在不是時候。至於有的傳媒,震中信息尚且朦朧難辨,就已經主題先行,搞策劃,玩深沉,就更不合宜。沒有比人更重要的了。在千萬人命懸一線的這幾日,讓我們共同關注這場搶奪生命的大戰。讓我們給指揮者進言獻策,為徒步進入震中的救援者鼓勁助威,為在黑暗中掙扎的同胞祈禱,加油!

我也懇請指揮者,在十萬火急之時,保持清醒的科學態度。請珍惜戰士和救援隊員的血汗和生命,不能像唐山地震時那樣赤手空拳地蠻幹。盡快調運大型機械,至少給搶救者充足的工具。在傳媒的即時傳播下,萬不可用戰士的生命去製造場面,去作秀。

這是令人憂心如焚的分分秒秒。十二日晚,許多人徹夜不眠,一直守在電視機前。我從北京回到香港,一路上,到處看到人們在關注議論汶川。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以來最慘烈的一次大地震在中國大陸發生了,而對它的反應、對策,一開始就遇到重重險阻。這場考驗的嚴峻程度,很可能超出我們的想像。

一切高談闊論,此時都蒼白無力。行動!此時最需要的是行動。立刻行動,從搶奪生命開始。

(本文標題由編者所取)
******
南方都市報
A02 | 評論 | 短論 | By 錢鋼 2008-05-15

標示關鍵字
救災指揮:心要熱,頭須冷!


救災隊伍終於進入汶川。雖然,到達震中地區的兵力和設備,離大規模有效救援,仍有頗大差距,但這畢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轉折,意味,災場核心區的搶救工作,自此正式展開。
完全可以預期,5月15日之後,震中區的搶救將迅疾推向高潮。搶奪生命、控制瘟疫、安置災民……千軍萬馬將擁入並不廣闊的區域。無數焦灼的心碰撞在一起,可能出現新的難題:紊亂,擁塞,指令重疊或衝突。

現在特別需要高水平的危機管理能力。我們國家有強大的力量統一調動資源,但是對於防災減災,歷來卻由各大不同部門分兵把口。我們沒有一個常設機構,在平時就負有綜合協調災害救險事宜的職責,減災界形容,七八根繩,一直沒有一個機制把它們擰成一股。此時,各不相屬的救災大軍,各種複雜的救災事項,瞬息萬變的動態過程,對指揮部的調度控制是嚴峻的考驗。而指揮的水平和效率,直接關乎萬千災黎的生死安危。

指揮者應有始終清晰的宏觀“災場”視野。從汶川到整個成都平原,從成都平原到川渝和大西南,到中原,到東南,災害的能量(不只是地震波)在輻射。整個救災,必須成為科學嚴密的系統工程。現在,拯救幸存者已經成為壓倒一切的使命,與此同時,建議指揮者優先處理下列要務:以最快的速度查明可能發生次生災害的隱患點。震區的所有水庫、油庫、加油站、化學品倉庫、武器炸藥庫、山體滑坡易發地段、已經擁塞成湖的河流、有毒氣溢出危險的地質勘探點等,必須無一遺漏地查清、標明,派遣精銳力量嚴密控制。

調集最具專業水平的專家,以極大的權威,調度艱巨性與日俱增的陸、空綜合運輸。現在的災場,就是戰場。現在的運輸調度令,視同軍令。

大批防疫隊應儘快進入。飛機噴灑藥物防疫,立刻手。遇難者尸體掩埋工作,從現在起就要制定嚴格的標準。

立刻部署專業隊伍,開始搶修電力、燃氣等城鎮生命工程。

香港同胞已經開始賑災。許多人問:如何能趕赴災區?如何能幫到災民?同樣,台灣人士、國外人士,也有強烈的救援請求。筆者認為,應特別重視港、台和國外的救險專家、醫學專家,吸納他們的專業意見。

最後,請考慮兵力的梯次投入。這次巨災應變,不可能在數周速決,應有打持久戰的精神準備。要有預備隊,要讓極度疲憊的一攻堅戰士輪換休整。

一句話,心要熱,頭須冷。一切大話空言,華而不實的積習,對上負責的表面文章,為電視鏡頭準備的表演,此時,請統統走開!科學,專業,這是苦難中同胞的生之希望。

□錢鋼(《唐山大地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