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9/2008

回歸學人:“在地”異鄉之困擾

五年後,還在香港不?
記「回歸學人在香港的情況」研討會


文章日期:2008年9月20日
【明報專訊】外接國際、內近中國大陸,香港從來是內地與世界之間的跳板,內地出生、海外留學以至工作者多匯聚於此。97年以後,海歸學人留港者即約4、5萬人,其中不少在金融、法律等專業內被視為精英、備受青睞,社交場合內曾特首甚至邀約這些非選民聚會交流——他們的聲音不必透過議會來表達,在日前一場「回歸學人在香港的情」研討會上,分享留港經驗:曾經渴望在港為國貢獻,但當香港「優勢」漸失,5年後是否仍願留港的承諾也無法許下。
改革開放以來,透過官派或自費踏出國門留學、學成歸國者被稱為第十代海歸,據中國教育部8月底統計約有32萬人,並以平均每年13%以上的速度增長;在內地,他們不少佔據社會要位,有報道曾指海歸高官達省部級以上近百,副省部級的以千計,而在文化領域的也有為人熟知的洪晃、陳丹青等人。不過在金融城市的香港,海歸亦多在此列,研討會上,摩根大通證券(亞太)董事總經理方方、中資本首席執行官張懿宸便是。
商界:憂下一代教育
18歲離開中國的張懿宸,1987年進入華爾街工作,92年來港,後回國協助成立中國證監會,曾經的理想是既能做投資,也為政府財政部義務提供諮詢服務,建立財經體系,現為政協委員。為國家服務使他更掌握政府運作文化與角色,他坦言如此經驗乃身處投資銀行多年亦不會知道的。
不過,掌握財政命脈後,如今45歲的張懿宸對未來是否留港卻有猶豫,理由是自身孩子的成長。他與40多名香港金融界組成的海歸會裏,這些與他同期出國者,小孩都在上小學,可是學校選擇不多,為了學習普通話都在漢基國際學校念書。「孩子將來面向的是全國性的競爭,上海、廣東的學生,在家講方言,在學校學普通話,香港學校不教普通話等於自廢武功。」他希望倡辦一所普通話及英語並重的學校,向政府申辦閒置土地,親自到北京、上海等地招聘師資,而朋友都大表歡迎,「可見需求是顯而易見的」。而來港已14年的方方則希望有一所與內地教育體系銜接的北京國際學校,使孩子將來可考進內地高校;身分為「家庭主婦」的袁滿亦同樣表示為下一代的教育而焦慮。
也許是女性的纖敏觸覺,袁滿並感受在港沒有本地朋友的孤獨,認為自己曾經付出熱情而得不到回報。當基層新移民和南亞族裔都被要求學粵語以溝通社會,從美來港12年不會說廣東話的袁滿說:「在的士上司機聽我說普通話便以為我是內地來的暴發戶,若我說的是英語則以為我老公是外國人,不會想我也是回流的學子。」她半嬌嗔的公開投訴說香港社會圈子若無法讓這些海歸太太融入,「她們不開心倒是會走人的哦,這長久對香港不一定有利」。當被問到5年以後是否還會留港,台上講者之中只有生於1980年,原就讀於清華大學、後來香港城市大學深造,並得到特區政府資助百萬元創業的「在港內地業生聯合會」主席耿春亞,明確表示會留港外,其餘講者都顯得不以為然;不過,耿春亞亦表示,去年曾經組織清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的畢業生聚會,會後清華學子表示若重頭選擇大學志願,他們仍會選清華,但中大畢業生則希望到清華學習。
下一代的教育或會成為青壯海歸派離開香港的原因,而非改革社會的動力,與英語教學環境同樣曾經是香港優勢的自由文明,漸亦喪失優勢。
金融商業之外,海歸人才於學術領域亦是頭角崢嶸,剛上任的環境局副局長潘潔 便曾經留美歸來,後任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學而優則仕。但以回歸學人為名的研討會上,學界只有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講座教授王紹光出席。對於言論及新聞自由的香港,王教授並不認為香港發揮了所長,特別在內地及國際新聞而言,香港傳媒視野偏狹,特別是內地新聞,「是嚴重片面的」,只報道貪腐而忽略了內地幹部亦有能幹的一面。「像汶川地震,有些鄉村失去通訊3天,恢復跟外界接觸後發現許多救援是在事發首幾小時在當地完成的。」報道對他作學術研究並無助益,他已略而不讀。
他認為香港至今保持優勢的是市政管理效率,不過大陸城市亦已有飛快進步。他提到在香港與內地官員一起上的國情班,香港官員甚少與內地學者或幹部打交道,「雙方都對彼此優勢視而不見」,譬如內地官員宏大的考慮長久局面的視野,而香港政務官員打得非常精細的小算盤,本是可以互補的,卻仍未交流。
兩不相涉,似乎依然是內地和香港兩個文化之間的關係。
學者:與這城疏離
王紹光不諱言,來港之初已沒有長期逗留的意願。當時他申請的住屋津貼,限期可選擇至退休方結束,或以10年為期、逾後重新檢討,他即選擇了後者,如今距離時限還餘3年。平時他亦關注香港選舉等新聞,但只限於有距離地觀察,日常在資訊發達的香港多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以電郵等聯絡世界各地,與本地或過境學者的交流,則止於「有需要時才見面,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事才相見,沒事不打擾」。甚至,在以英語為論文發表主要語言的香港,關於語言交流的困擾他亦能避重就輕——研討會上,一位港大法律學院年輕學者求教王紹光如何紓解此方面的壓力 ,他表示:「語言上我只會追求學院的最低要求,其餘我以中文寫作。這樣才可以追求自己所關注的」,學者的獨立人格由此顯現。
內地來港學人與香港現實社會疏離,已是長久以來之事,不但60年代唐君毅認為自己與香港是兩不相干的個體,今日在港逗留的著名人文學者如劉青峰、甘陽、金觀濤,亦專注於自己學術領域,對社會公眾事務少有發表意見及參與;對照之下,投身金融商業界的海歸派,於社會以至跟政府的關係,則似乎更為密切,更懂得緊把握與創造發揮所長的機會。
[文/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