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2008

alink:Stella So和小克點滴


作者: Stella So
ISBN: 9789620426056
定价: $168
出版社: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年: 2008
K,
Stella So我是訪問過的,在三聯,由小克聯系,李安安排,2006年9月間。
那是一個周末的上午,李安給安排了一個小會議室,請來歐陽、小克、智海、楊德志還有就是Stella So,專為我的關于香港漫畫創作安排的訪問,切口是我想知道香港的出版社怎樣發現和扶持新人
那天,小女子第一次感性地觸摸了夢城兩代漫畫人的心思,那日之后,小女子將香港稱為了我的“夢城”。
最感動我的,是歐陽將一幫有靈性的“小朋友”介紹給三聯這樣的“大”出版社。按小克的話說:第一次聽說三聯要約談我和楊,簡直不敢相信。之前,大家伙都是看漫畫長大,用色彩和線條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自己和這個城市的關係,很私己。幾個人在三聯相識,除了小克和智海,都還沒有出過書。
歐陽說:盡管自己寫寫時尚,也寫寫美食,其實心底的最愛還是漫畫,只有線條可以最精準地表達他自己。
所以啊,看見身邊一批小友有這樣的才情,也就自顧自做起"前輩"推薦了他們一把。恰三聯也一直關注推動本土寫作,于是,這樣一群年輕漫畫者就走到了一起。
Stella So是那天見到的唯一的女漫畫家。我只敢用漫畫家來稱呼她吶,這之中還有個小故事。Stella So來得比較晚一點,不說話坐在桌子邊。智海啊,小克,楊都講了各自的故事后,小女子問:這位妹妹,講講你的故事吧。

不想,Stella So反應蠻大:我不是妹妹,我就是Stella So。我很獨立的。
小女子即刻起敬,傾聽Stella So獨立創作的故事。我,是含著淚聽完她的故事的。
Stella So教小女子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我最喜歡香港的舊街舊巷,那些唐樓的陡峭曲折的樓梯,總讓我感動得無法不把他們留在我的畫本上。她說:日后,舊日的香港消失了,可她活在我的畫里。
Stella So是一幢幢、一區區的畫過去,她說,時間來不及,拆的太快了。
她說,畫完香港,就去畫內地,從廣州開始。
她說話時,調子很冷,用詞很熱,講者倔強,聽者動容。

那么,這是她關于香港的第一本了。《消失中的香港:粉末都市》

那日,午餐在三聯,由李安代為定了幾個漢堡,然后,小女子就和小克一起去趕車,去港大聽龍老師的課。
我們站在車廂,一路聊著他的成長,聊他的有過演劇經歷的母親,對他創意生活的影響與寬容;聊他和楊兩人在東touch的合作;聊他和王家衛怎么混;聊他的老貓……期間,小克指著冷氣車廂內顯示屏正播放的一個關懷弱勢的短片說,這是我的創意,我靠接這些單子過活,還有就是在科技大學教授創意課程。
有趣的是,這個大男孩,竟然帶著我玩迷路!!他說,到站了。于是,我們下車。下車后,再看。哎呀,提早了一站吖。小克笑了,有點靦腆,有點羞澀。我說:看來,認路還得靠自己:))
那天龍的課,小克早退了,他說:要去貓醫院接他的老貓,九歲的貓。大概,就是他畫里的那個心尖尖吧。


另一種記錄
文章日期:2008年8月2日
【明報專訊】我常以自己不懂繪畫為憾!許多遠年記憶,仍歷歷在心,卻沒法子用文字活現描述,最應該用繪畫方法,重現它們的色相。我多麼想把灣仔新亞怪魚酒家那堵美人魚與潛水銅人圖,重繪出來,那支筆就是不聽話,奈何!
如實繪寫,如李維陵、歐陽乃霑、江啟明等長一輩畫家筆下香港小區民生面貌,我讀來極有親切感。日本京都的《千年繁華》三部曲,澤田重隆的水墨濃情,更令我羨慕作者壽岳章子,遇上一位如此貼心配搭。我幻想有一天,有緣也能讀到圖文並茂的《灣仔思路》。
蘇敏怡(唉!為什麼她的書只署名Stella So,連中文名也不肯寫?)出版了《消失中的香港:粉末都市》,讀後也很喜歡。
她的繪法與上輩完全不同,充滿畫家個性的加工處理。人的活動佔了畫面很耀目的篇幅。人味和趣味,瀰漫在寫實手法中。「粉末」一詞用得真傳神,也隱含作者對這個逐漸給不近人情高昂地價吞噬都市的批判,與對無可避免地消失的往日生活形式的深情嘆息。
幻想與寫實神貌合體,委實不容易,在利東街紀錄中,除了三頁招牌特寫,足可見證滄桑外,那開滿紅樹的天台,「行經這條街的街坊們習慣起雨傘,但難免總會染上一點紅」,真叫人深思。民園麵家的開檔收檔,兄弟二人身影動作,連鏡出現同一圖中,巧妙記錄了一腳踢的靈活香港處境。觀察精細,逐一用文字寫下宗宗工作,我追蹤阿哥「蹲談電話」之前在幹什麼,又是趣味讀法。讀到北河街的統一大藥房,我趕快找出照片對比,就明白攝影與繪畫的大異處:圖中的紅氣球、菱形紙鳶,當窗人的活,是畫家對舊區的另一種記錄。
[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