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2008

“撫仙閣”的出典

E,
我把你的來信,給我的兩個小伙子讀了。我想,你的堅強和淡定,對我們仨是營養。

這個周末,我們仨在一起,"認真地"陪公子讀書呢。
這會兒,MAYBOY在給肥仔復習中國地理。討論一句如今教學不再祭奠"地大物博"的旗,而是實事求是講"資源豐富,人均不足"。肥仔就冒出一句慈禧當年的"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MAYBOY接話說"寧贈友邦,不與家奴"……讓我覺得,這一代孩子對世界的理解,或許會比我那一代內地成長起來的"傻瓜"深刻。

上午,我幫著肥仔復習英文。肥仔問起,有沒有"世界語"。我不敢半瓶水晃蕩,只能告訴他說:有。而且世界上語言學界也有許多人致力于推廣她,但是未能成為真正的"世界語",大約,這種技術性造出來的語言,沒有"祖國",沒有"母親"吧。就如同,人類如今有個"聯合國",但是也只能是議事場所,沒有人會把他當作"Motherland"一樣吧。
所以,只有潛心去學習不同的語言,才能去認識不同的文化、理解不同的朋友。各國的語言,因了自己的不同土壤,會滋養不同的文化;因了不同的語言結構,文學的樣式與節奏,都會有不同的特質;因了不同的表達方式,人們的性情也會有不同呢。像是,內陸的、寒冷的德國,人們自然有大量時間圍爐閱讀,都會有產生思維嚴謹的哲學論述;而島國如日本,就要盡量把自己做得精致,自信又自卑地活著,文學就很是憂郁、糾纏、跳達,日語總是以元音結尾,念起來很"可愛",其實也是很想"討好"。而且,語言本身,也的確有高低等級之分,像是陰陽參差的法語,自然會比傳教士"制作"出來的越南語,有更加細膩的表現力;而東方的方塊字、象形字,自然就多了許多的神秘主義的東東。
囑他記得外公當年給媽咪的囑咐:文史哲不分家。關照一個文化,要從心靈走進去的。

最近,我們仨經常有長聊。好像終于到了肥仔可以開始和我們對話的年齡了。雙方都很欣喜的。
幫他復習語文,講柳宗元的《小石潭記》。除了語感本身,還對照著講這文章表現出來的人生的不同境界,我想,他應該對人生的苦與樂,早點有"聞聽"。
我們講"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如同他如今的"青春無敵"。講"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寫人到了一定年齡,會忽然覺出人生而孤獨,即使與心儀者,也只能且遠且近"往來翕忽",時不時相樂一下了。講"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描寫人生無常不可測。講"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人生路上,總免不了會遇到深深的寂寞。最后,"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還好啦,人生,有知己,有兄弟,陪伴而行。
那晚,課閉。肥仔說:媽咪,這一課,我大概總不會忘記了。
我說:這是媽咪把當年老師教的薪傳給你。媽咪有幸,曾遇到過真的"大師",因為媽咪進過真的"大學"。崽子,上周我們看到了西南聯大梅校長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乃有大師之謂也。"爸媽希望助你考上好的"大學",遇到真的"大師",以你的天資,"可雕也"。
那晚,我們聊得有點感傷。
肥仔有文曰:這是一個充滿幸福的小屋。
媽咪則曰:這樣的最好的時光,其實是不多了。崽子,最多不會超過十年啊。現在,爸媽還都"年輕",精力體力都經得起你這崽子折騰,十年以后則未必;現在,爸媽的學養,對你而言還都是"高深",我們的人生閱歷,大概還能夠涵蓋你現如今的經歷,還能夠引你一段路。但愿,能夠將你送到你的友、你的師身邊。十年后,二十五歲的你,就會有你的人生,你的見識,你的路。我們,只有分享和祝福了。

撫仙湖,大概是會嵌在我們仨的心中了。那晚,我夢醒,對MAYBOY說,我們的海南島新居,就叫"撫仙閣"吧。

又寫了一堆拉雜,和你分享吧。

快過年了。總是匆忙的你,不如沉下心來,和小伙子們親密廝磨一陣吧。孩子,會體會到的。
E,我一直覺得,四十歲的一線媒體人轉入校園去教書,閱歷和實戰經驗,會是學院派所難以有的,該是學子們的福分。我的老師徐泓,就是四十歲回到母校人大新聞系教書,被學生追捧。她自己也覺得,教那些"舉一不止會反三"的優秀學生,真是一件樂事。這,也是我一直想走的路呢。把你的新的體味,和我分享吧。

保重。
向東
28Dec,2008 撫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