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角地」一歎
文章日期:2007年11月20日
【明報專訊】11月初,北京大學著名的「三角地」被拆除了,據說發布公告的功能還有,變成了電子熒幕。不過這電子熒幕大約不是人人都可以染指就是了。
中國當代的一個保留文化和歷史記憶的標誌,又被掃蕩了。
毫不奇怪,儘管網上紀念文章多多,今天北大的學子們對「三角地」消失沒有任何反應,沒準兒絕大多數人還認為拆了好,電子公告熒幕多「現代」、多氣派呀!只有個別學子,默默地到「三角地」前擺上一束白花追念。這區區一束白花,也立即被「工作人員」拿走,彷彿這會引發什麼群體性事件,可憐又可笑。
倒是北大的過來人的反應比較有趣。北大退休教授錢理群得知這個消息,不禁跳將起來,問﹕「那以後所有消息的發布都要事先經過校方審批了?」他意識到這是不言而喻的事,繼而感歎﹕「那就不再是三角地了!」
錢教授兩進北大。1955年作為本科生入校時,「三角地」遠沒有大飯廳裏的「民主牆」熱鬧,1957年北大學生爭取民主的「五‧一九運動」就發生在這裏,後來被打成右派的學生數以百計,其中最著名的,是後來被當局槍殺的中國的聖女林昭。
待錢教授1978年再入北大讀研究生時,「三角地」開始成為北大學子自由精神的抒發之地,成為新時代的「民主牆」。名人演說、人文社會科學講座、新社團建立、學術爭鳴與辯論,每天都有新鮮資訊刺激學生的靈魂,那時的北大學生,據說只要「三角地」上出現一個字,也要湊上前去看一看。1980年,這裏發起了中國第一次自由競選人民代表的活動,當時,錢教授將選票投給了主張「言論自由」的競選人,此人後來以最高票當選。有這些記憶,難怪錢教授聽到三角地消失的消息會跳起來。
隨當局對大學的政治控制愈來愈嚴密,上世紀90年代以降,三角地的政治氛圍逐漸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考研、英語輔導、出國、打工等等的實用資訊,北大學生的演變可以從他們關注的資訊上看出來。不過,自由張貼的權利還有。如今,這權利終於隨三角地的消失而消失了。自由沒有了。
中共喉舌《新華日報》1942年2月6日發表社論〈學校要做民主的堡壘〉,言之鏗鏘﹕「近年來,很多大中學校中有『民主牆』的設置,這是一個好現象。但假如只有在這一垛牆上才有民主,那就不能不使人有民主太少之感了。民主牆的精神應該發揚,使整個學校,每一個學校都成為民主的堡壘。」社論說得真好。
中共執政已經半個多世紀,國民黨執政時代「很多大中學校中有『民主牆』的設置」,如今安在哉?休說民主牆,連自由張貼實用資訊的權利也取消了,對比起當年的宣言,這不是背信棄義又是什麼?唉……
[李大同 《北京青年報》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