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所謂,月明星稀,把酒泛舟,醉翁之意豈在酒是也。
感受音樂,不只是聽音樂
文章日期:2007年11月21日
【明報專訊】少年時期,曾經在老師嚴格督教下,長期練習讀譜。讀譜練習中,老師常常講起一些知名指揮家的神奇軼事。他們讀譜一讀不忘,再複雜再難的、管弦樂總譜都能牢記在心,上場時不需帶譜,輕鬆瀟灑領導樂團演奏。
我一直困擾,許多年。第一項困擾是我可以讀懂樂譜,然而我的﹁懂﹂,是思考的、理解的。我勉強知道作曲家各聲部安排的道理,知道這裏小提琴和鋼琴呼應輪唱,知道哪裏和聲愈走愈緊,或愈走愈鬆,然而我從來沒有辦法,不論怎麼努力,就是沒有辦法在腦中對應複製再現多聲部的音樂。或許我需要更長久更嚴格的訓練,也或許我的資質才分就是不夠。好吧,就算不滿意,也得接受。
可是還有另一個困惑。我老是想,如果那些大音樂家、大指揮真的看譜就能從心靈內在聽見譜上記載的音樂,那他們根本不需要去聽音樂會、不需要聽唱片了,不是嗎?
從讀譜直接在想像中響起的音樂,應該就是﹁完美﹂的音樂。不會有錯音,不會有不夠大的音量、會錯意的變化,那就是直接從樂譜上實現的聲音。假想卡拉揚或克倫培若真的有傳說中的讀譜神功,那他們怎能忍耐擔任指揮?樂團發出的聲音,只會比想像中的聲音差,不會好。樂團的聲音,是樂譜上呈現的,指揮想像中聽到的音樂的不完美抄寫。
可是如果這樣,那演出豈不無聊?指揮演出的經驗,哪有什麼值得羨慕欽佩的?還有,為什麼我們都看不到這些大天才指揮家們,演出時臉上現出麻木無聊的表情?相反地,他們還透過肢體,清楚傳遞了興奮活力。難道他們只是在演戲在騙我們?
不至於吧!換句話說,就算大天才音樂家,在他們讀譜聽到的內在聲音,和實際呈現的物理聲音之間,畢竟還是存在差異,讓他們可以興奮可以有活力。那差異,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答題,恐怕得先修正我原本提出問題的方式。其實,聽音樂,我們從來不是只聽那物理音波在耳朵裏製造的感官刺激。與其說﹁聽﹂音樂,不如說﹁感受﹂音樂,更接近事實。
如果以為音樂只是用耳朵單一感官聽的,那是嚴重的誤解。﹁聽音樂﹂包含了和音樂有關的所有其他元素,混雜在一起,才形成了音樂的感受。物理的聲音或許是客觀的,但我們透過這客觀聲音聽到什麼、感受到什麼,卻必然有很大的主觀成分。
音樂的抽象性使得音樂的意義,很大部分不能靠音樂本身精確控制。作曲家不像小說家,他無法寫一段大家讀來都覺得悲哀的情節,就算他本意在傳遞悲哀,他的音樂,不會剛好是悲哀、只是悲哀。因而音樂的意義形成,有比小說更大的空間,依靠其他非音樂元素、包括聽者的主觀參與,才有辦法完成的。
再了不起的大天才,讀譜都只能聽到音樂,卻無法同時控制其他影響音樂感受的因素。
[楊照 台灣作家.雜誌《新新聞》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