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2009

李金銓:“內行中的外行,外行中的內行”

李金銓
記者木人巷掌舵人


【明報專訊】如今做記者大不易。「資訊匯流」潮流下,傳統媒體要轉型,「像《美國之音》記者到西藏採訪,身上要背錄像機、錄音機、照相機,還感嘆當年學新聞學時只專注文字新聞,缺乏視像、音影的訓練,就是《明報》也發展了錄像新聞呢」。資深新聞學者李金銓教授說。
香港城市大學由原來的英文與傳播學系改辦成「媒體與傳播學系」。費了一番腦筋,署理系主任李金銓教授與副主任何舟構思了一套新課程,回應大勢,強調訓練出「多面手」的記者:學生要在4組課程、包括新聞學、廣播電視、廣告及新媒體課程,各選兩門,內通各類媒體的技巧;外要選修創意媒體學院和市場營銷的課程,對外也要打通社會科學與市場社會。明年9月開課,第一年先收27名學生,可至今已有7000多名預科學生報讀。
學院招生廣告推出,早前受到記者張翠容留意,作為例子,在〈世紀版〉撰文提出大學教育低落的質疑。李教授的解說試圖說明校方投入1000萬巨款於科技投資的取向:「新聞教育該怎麼?這時代凡事依靠互聯網,學生應該懂多媒體,才有適應力。我們這是喜愛文字的一代,可下一代還喜歡嗎?那就不一定。我的一些朋友都碰到轉業的挑戰。不過教育回到原點,知識很重要。媒體要做的是內行中的外行,外行中的內行,記者的知識結構需要通觀、通識。」而批判性學術思維的培育,李教授並沒忽略掉。
李金銓早在1978年便從美國來港任教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不少學生在新聞行業以至社會各界獨當一面,包括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梁鳳儀 、前《南華早報》專欄作者黃麗君,「最近一位哈佛學者應邀來香港大學演講,他是學公共衛生的健康傳播的印度學者,叫Viswanaph,就說香港有位老師令他常常想起」,李教授以兩門作業示範如何開拓學生眼界,以至令學生畢生難忘:「我在美國開的國際關係學,在香港也有開,其中一份功課要學生找出同一個爭議性事件,比方美國出兵伊拉克,在右派的National Review、左派的Nation以至極左的Z Magaine,各有怎樣不同表述;另外一份功課,要求學生就同一事件,分析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報道如何不同。學生的知識便自會打通,這是借國際關係分析新聞價值、歷史以至意識形態也包括在內」。
在城市大學,李教授更在4年前推出「大陸青年新聞傳播學者到訪」計劃,每年邀請內地高校的傳媒學人在香港交流一個月,成立「多聞雅集」,設定研究題目,留港期間大家互相討論切磋,至今已有34位來訪。今年首批到訪學人亦將在2月9日抵港。在學術與資訊更為開放的香港受到衝擊,「有位高校副院長後來甚至說,『我回去後半年不敢寫文章』,我覺得這是好事啊,當然不能一直不寫」。李教授笑說影響的慢慢沉澱;而學術影響力,也何嘗不是?
[文 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