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009

有個人叫吳君亮

查看預算案
文章日期:2009年1月11日
【明報專訊】從上海出發來回成都一趟,匆匆行,在金沙遺址博物館近距離欣賞了金面具固然好,但若說「精神收穫」,其實還遠不如遇見了一些從四方八面而來的中國人,他們各有專業各有崗位,也都不約而同地憑蠻勁做實事,這些事,都是在試探中國社會的進步速度,亦都是在測量中國政府的改革水溫。
譬如說,來自深圳的吳君亮吧。
此公長得圓頭大耳,一看即知是CEO之類的成功企業家,他經營資產管理公司,生意上了軌道,分出精神來實踐理想,他找來手下兩位財務分析師,組成團隊,向十幾個中央部委和地方政府單位提出申請,要求查看預算案。
公開預算案是文明社會的基本公共行政規範,但在中國,史無前例,初時,沒人理睬吳君亮,但此公用一股牛脾氣屢敗屢試,用盡方法,花了兩年時間,終於敲開了預算大門
。去年五月,深圳市財政局打電話給他,同意他來查看並拍攝市政府的部門預算;六月,民政部、環境保護部、科技部相繼跟進;十月,衛生部照辦煮碗,而且所公開的預算案比其他部門完備得多。吳君亮高興了,為此建立了「中國預算網」,讓資料公開,期望這場「公開預算案運動」能被推動下去,到了某年某月某日,一切透明,中國人民不必再生活在資訊黑暗之中。
除了吳君亮,在成都,還見了每天在政論節目追擊陳水扁的張友驊、揭露山西煤礦黑暗的攝影記者戴驍軍、報道三鹿毒奶粉案的簡光洲、在汶川震災裏冒險救人的兩位四川警察、極低調的茅盾文學獎得主麥家、首位取得BBC音樂大獎的華人歌手薩頂頂……各人頭上一片天,都是把日子過得生龍活虎的好人物。
當然也在當地傳媒的安排下驅車到地震災場看了幾眼。本來會看一整天,但見到一幢倒塌的學校,據說活埋了幾百位師生,心底湧起一陣濃厚的血腥恐怖,不想看了,也不忍看了,快走快走,如今應做的事情不是「考察」災場而是反省豆腐渣工程背後的人禍墮落。
中國,永遠在前進中退步。
(行旅‧完)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