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2009

二氧化碳也賣錢的年代

二氧化碳也賣錢的年代
或人見人愛的綠色金融?

文章日期:2009年8月4日【明報專訊】一噸二氧化碳,時價14.61歐元,即港幣158.51元。這是歐洲氣候交易所(European Climate Exchange,ECX)的12月期貨成交價。一個人每年排放約2.7噸二氧化碳,如果有人向你收購的話,這些廢氣可以換400多塊錢了!
二氧化碳無色無味,包不起綑不,買來做什麼?你別看這些廢氣沒用,在國際環保浩浩蕩蕩大潮流之下,成了國際級大生意。
環保到底是什麼產業?
環保這盤大生意可以賺很多錢,特區政府說「環保產業」是優勢產業,一點也不錯。可是不知是否開玩笑,政府與經機會開完最後一次會議,提出的促進環保產業方法只是擴大採購清單、停買鎢絲燈泡和鼓勵部門採購環保產品等瑣碎的措施。
事實上,環保產業範圍甚廣,涉及業務之繁多、對經濟社會影響之大,遠遠超過經機會這幾項零碎的建議。其中犖犖大者,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權交易,簡稱「碳交易」。
在世界各地,「碳交易」已經靜靜地起了金融革命,最大受益者就是中國。
發達國家真是照顧者?
中國全力支持對抗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 》,除了因為愛護環境,關心人類未來福祉之外,還有實實在在的金錢利益,非常「數」,不過首長們沒有道破而已。
碳怎麼變成錢呢?這是一個奇怪得有如網上虛擬遊戲的規定,它來自《京都議定書》。簽署議定書的國家分好幾類,發達國家都設有減排目標,必須在2008-2012間減排5.2%-8%不等,歐盟各國為了達標,紛紛用重藥,開徵二氧化碳稅來減少排放。反之,中國在《京都議定書》的機制下只是有權無責,她雖然是世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國家之一,但依據「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發展中國家不必負上減排責任,因此,中國的工廠、企業則繼續碳照排,工照開。
排放得多,又無限制,已經甚為有利。更有利的是,發達國家還要帶錢到中國,幫助中國發展減排工程。遊戲是這麼玩的。發達國家各有減排目標,但不是說減便減得了,減不了的話,可以在發展中國家開展「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項目,幫助企業減排。CDM項目減排的分量,則可抵銷發達國自己製造的超額量。因此,發達國如欲保住現有生活水平、冷氣照開、車照「」,必須大量推動CDM賺取減排餘額。
還要叫人驚喜的是,世界上那麼多發展中國家,中國竟然是全球CDM巿場的老大哥。1539個獲聯合國 批准的CDM項目裏,中國已有501個註冊項目,居世界首位。這些項目包括優化生產程序、建設減排大廈、起太陽能發電廠、水利工程、植樹造林等,都是減少排放的新式環保工程。自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發達國家紛紛往中國進行CDM工程。中國則有了阿拉丁神燈,科技跟不上?不要緊,發達國家幫忙。環境不清潔?別擔心,發達國家幫忙搞定。相反,發達國家戰戰兢兢,唯恐不能達標。如果發達國家的企業到規定日期仍未完成減排目標,則每超額一噸二氧化碳罰款100歐元(2008-2012年計),即港幣1,085元。
綠色其外,金融其中?
當然,對企業家來說,錢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超標嗎? 往碳交易所買一噸碳權(即核證減排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CER)回來,巿價14.61歐元,約港幣158.51元,能以十分之一的低價避開罰款,實在划得來。手上有太多減排餘額的企業,也可以把餘額放到交易所出售,賺賺外快,於是碳交易愈趨活躍,交易所也在全球紛紛成立。
說到交易所,各位朋友,又是一盤大生意。目前世界上的主要交易所,是歐洲氣候交易所(ECX)、美國芝加哥及澳洲氣候交易所。龍頭大哥是歐洲交易所,佔了80%交易量,但它竟然是芝加哥交易所的分店,連加拿大也有分店。另一家美、歐、法合資的Bluenext則為最大的碳權現貨市場。腦子動得快的中國人已經在北京、上海成立了環境交易所,天津也有了芝哥加交易所的分店,可謂遍地開花。但內地的交易所虛有其名,雖自稱「交易所」,卻只是一個細分的產權市場,並非真正的碳排放交易中心。真正的交易所要建立可靠的結算制度,現在它們離目標還很遠。
腦筋靈活的你,應該想像到碳交易的無限商機。
有產品就有交易所,有交易所就有衍生工具,有衍生工具,就有五花八門的投資產品,內地的朋友們坐言起行,不管有沒有真的碳交易,錢的交易已經開始,提供綠色融資、期貨、貸款服務。今年較早時,北京舉行了外綠內金的「綠色金融論壇」,國內外金融機構猛人雲集,表面談「綠色」,實際講「金融」。他們的金融產品林林種種,從特定的節能減排金融服務,以至節能減排損失分擔協議,還有可持續發展貨款協議。在CDM巿場向下的碳巿場,銀行家還研發了「碳金融產品包」,提供資金給CDM項目、探討CER交付履約擔保產品、碳保理的融資等等,估計節能減排巿場有一萬億人民幣的投資。
香港又再有商機?
倚靠祖國慣了的香港,今次乘背靠祖國之利,又得商機,不可不察。
上面說過那龐大的國內CDM巿場,原本只容許中資企業申請承辦CDM項目,但今年剛剛有新政策,符合一定條件的港商也可冠以「中資企業」的名義進軍內地CDM市場,大開綠燈。這些工程包括了電力、水資源、煤炭、低溫餘熱發電、工業鍋爐改造項目、能源廢源利用、城市垃圾焚燒發電等多方面,估計有八百億元商機。
再說,各種各樣交易所雖然沒有正式的二氧化碳交易,但已經準備好隨時與國際接軌,變成為亞洲的氣候交易中心。在對抗氣候暖化的大環境下,中國的參與只會更大,不會更小,各種各樣的CDM項目、資金、交易買賣只會愈來愈壯大,香港的金融精英當然也摩拳擦掌,不會白白放過綠色金融的大好機會。
當然,福兮禍所倚,這一些都太美好了,那麼方便,那麼數,難免像遊戲多於現實,叫人很難把全部財產押到這個遊戲上。走向綠色金融之路的一大問題,就是到底如何量度碳排放量。既然碳排放有價,則人人亂報數,呼出兩公斤碳假稱只有一公斤,減排一公斤碳則放大為兩公斤,虛無飄渺的碳氣怎能捕捉? 所以現在其中一項熱火衝天的朝陽行業是「碳審計」,有專人為每一座大廈量度排了多少二氧化碳,也有了「碳零售」中介公司,向企業出售排碳餘額。雨後春筍般的環境交易所,則從二氧化碳開始引伸至水資源交易,所有風險管理、價格釐定、審計準則都必須增加透明度。
綠氣煥發的的新興產業正席捲世界,每個國家、每家企業都搶霸佔地盤,仿如原始創生之時那混亂與汰弱留強的情狀。這個金融遊戲還能不能玩下去,全看12月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拋出什麼新方案,代替將於2012年失效的《京都議定書》。中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能不能繼續有權無責下去,也看下一份協議有什麼新共識。也許有一天,你呼出的碳氣真能拿到北京拍賣。
[文/敖月涼 編輯/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