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5/2006
行山-香港(二)
圖一﹕她果小﹐卻紅得媚。
圖二﹕是史前的羊齒草嗎﹖總之是傍地走的樣子。好像﹐在化石里見過的。
圖三﹕很婉約吧。就以為她是葦。
圖四﹕這么羞澀低調的花兒﹐也一定有如鄰家女的名字吧。
圖五﹕綠得很大氣。
圖六﹕如果是在江南﹐那果兒早就裹了小女子的腹。這里﹐不太敢。嘿嘿。
圖七﹕好純朴﹐肥美的一團。這下相信植物也有性格吧。
K:
聞說文化關懷小組一月下旬要組織行山﹐心立刻就野了。
在香港行山﹐不應該不帶相機﹐最好帶著畫筆。因為﹐太多好看的﹐好玩的﹐教人好有興趣的事物了。
還有﹐那許多相見兩不認的事物﹐一定得下得山來﹐或查書﹐或磨人﹐才能知道她的故事呀。
我的小男子漢﹐就曾笑言﹕看你好奇到什么時候﹐怎么總是玩不夠的﹖真的是呢。
其實﹐這一段貼上的植物照﹐是之前在大潭拍的。是希望有好心的“識途”看官兒會告訴我﹐這些美美的花花草草叫啥名。其實只要知道名字﹐就有辦法查到故事了。靜候。
寫完﹐想翻翻屈原的《離騷》了。香草美人﹐淒美哀怨﹐誰也寫不過他﹕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芷﹔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佇﹔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