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2007

BBC.香港人"保皇后"幹啥?

香港人"保皇后"幹啥?
尤翠茵 --- BBC中文網記者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6930000/newsid_6934700/6934774.stm
香港高等法院會在這個星期決定已經圍了木板準備拆除的皇后碼頭的命運。
其實香港人心裏清楚,要原址留下碼頭非常困難,因為碼頭所在地是一個10年填海計畫的一部份,政府已經和建造商簽了合約,要交出土地。
香港人很重視合約精神,但在這件事情上似乎有些動搖。
一個只有50多年歷史,用水泥建成的碼頭,有什麼值得一些香港人苦苦要求"保衛皇后"呢?剛剛才慶祝完主權移交十周年,還要求保留一個英女王1975年訪問香港時候曾經使用過的碼頭幹啥呢?
本土意識
其實,難纏的地方並不是對殖民地時代的留戀,而是皇后碼頭已經和香港的本土意識扣了起來。
前中國政協主席李瑞環曾經說過,香港是一個紫砂茶壺,有茶垢,看似不乾淨,但千萬不要洗去。因為把茶漬擦走就不是那個茶壺了。
皇后碼頭這類建築物,正是這樣的茶垢,這裏除了有過去歷屆港督的腳印,還有不同年代社會運動的痕跡。
因為這次的爭議,一直支持發展是硬道理的香港人好像突然醒覺,香港的媒體每天都在報導文物保護的故事。
在政府快要收回皇后碼頭的過去幾個星期,香港很熱,但是很多香港人都一同擁到皇后碼頭,拍照、給孩子講皇后碼頭的故事、流覽那些"本土行動"印製的刊物。
數百名市民到場,希望保留行將拆除的皇后碼頭。(29/7/2007)
有一位在外國居住多年的女士接受傳媒採訪的時候說,她帶著兒子回香港的時候,好像已經找不到什麼地標或建築物可以跟他說香港的故事了。
香港的故事緊扣著香港的歷史,說白了也就是香港人的本土故事和本土意識。這股力量對不太接受民族主義這一套的香港人來說,是震撼的。
就連要求保留皇后碼頭最積極的組織都叫做"本土行動"。
本土行動
這個"組織"其實並不嚴密,有的成員是念了不少書、懂得不少社會理論的學生和大學講師,有些是文化人,有些是剛考完試的中學生,還有一些本身是建築設計界的專業人士。
這些人沒有什麼政治背景和政治利益,所以政府要"對付"他們也不容易。
和政治團體不一樣,他們手上根本沒有籌碼,政府因此不能去和他們作政治交換。
要求原址保留碼頭的人多是出自一份捍衛本地意識的赤子之心,不論是政府還是傳媒都難以找地方去落墨抹黑他們。
要抹黑這次運動,說他們是出於對殖民地的戀棧也難以取得共鳴,因為不少大呼"保皇"的人在殖民堤時代還是毛頭娃娃。
結果這些"保皇"人士站穩了道德制高點。他們追求的是一種被譽為"後物質主義"的價值,嚴格來說,這也是一場維權活動,但跟私人土地被占不一樣的是,這場運動是"政府占了屬於香港人的土地"。
其實香港人都知道香港的社會運動,或是香港的本土意識,經過皇后碼頭和在去年12月拆除天星碼頭所惹起的引議,已經出現了質變。
香港的質變
香港人學會了什麼叫香港故事、什麼叫本土意識、什麼叫公共空間。
認識這些字眼的人不再是坐在空調房間內的學者,而是數百萬香港人,這數百萬雙眼睛一同看著電視新聞直播警方清場,即便一邊罵著這些留守碼頭的人不知所謂,但也不免會想想這些人為什麼要在攝氏35度的高溫中在碼頭曝曬、絕食數天、然後又要被警方又搬又抬地弄走。
這是質變的源頭。往日只是在大學裏著書立說的人走出來行動,往日只顧"瞻前"的香港現在開始"顧後"。
皇后碼頭命運在香港引起發展和保護文物關係的爭議。
不論皇后碼頭最後的命運是拆除是原址重建,質變的過程已經開始演進,上周日香港官員林鄭月娥"走入群眾"和"本土行動"人士對話,雖然是各說各話,但她所負責的新成立的發展局,正是香港政府意識到這個質變後的產物。
"保育人士"
其實在今年3月民主派人士梁家傑參選行政長官的時間,已經有不少專業人士走出來提出保留皇后碼頭的方案。
這些人士並非示威常客,但這些人恰恰擁有去跟政府說拆碼頭並無必要的專業知識。
這些本可以成為現存體制一部分的專業人士,現在都被冠以"保育人士"的稱號。
保育本是指照顧小孩子,但保育人士在香港,看顧的則是香港的土地、香港的文物,同樣要一份關愛之心。
因為天星碼頭和皇后碼頭,香港從此多了這麼一個叫"保育人士"的群體。
這個群體隨著和本土意識相扣,成為了香港社會的新力量,香港政治因此將擺脫"親政府"與"泛民主"二元對立的局面,這個變化也將改變香港的政治光譜。
精明、實際的香港人知道,與其把精力放在跟"給你多少是多少"的中央政府拼何時普選,不如踏下心來,寫好自己的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