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文章日期:2007年8月24日
【明報專訊】二十歲的時候,我們的媽媽們五十歲。我們是怎麼談她們的?
我和麗茹在一個浴足館按摩,併排懶坐,有一句沒一句地閒聊。一面落地大窗,外面看不進來,我們卻可以把過路的人看個清楚。這是上海,這是衡山路。每─個亞洲城市都曾經有過這麼一條路——餐廳特別時髦,酒吧特別昂貴,時裝店冷氣極強、燈光特別亮,牆上的海報一定有英文或法文寫的「米蘭」或「巴黎」。最突出的是走在街上的女郎,不管是露白皙的腿還是纖細的腰,不管是小男生樣的短髮配牛仔褲還是隨風飄起的長髮配透明的絲巾,一顰一笑之間都輻射美的自覺。每一個經過這面大窗的女郎,即使是獨自一人,都帶一種演出的神情和姿態,美美地走過。她們在愛戀自己的青春。
麗茹說,我記得啊,我媽管我管得煩死了,從我上小學開始,她就怕我出門被強姦,到了二十幾歲還不准我超過十二點回家,每次晚回來她都一定要等門,然後也不開口說話,就是要讓你「良心發現、自覺慚愧」。我媽簡直就是個道德警察。
我說,我也記得啊,我媽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的「放肆」。那時在美國電影上看見演「母親」的講話輕聲細氣的,渾身是優雅「教養」。我想,我媽也是杭州的綢緞莊大小姐,怎麼這麼「豪氣」啊?當然,逃難,還生四個小孩,管小孩吃喝拉撒睡的日子,人怎麼細得起來?她講話聲音大,和鄰居們講到高興時,會笑得前仰後闔,會笑得彎腰一直拍打自己的腿,笑到不行。總而言之,我媽一直是個豪放女。
現在,我們自己五十多歲了,媽媽們成了八十多歲的「老媼」。
「你媽時光會錯亂嗎?」她問。
會啊,我說,譬如有一次帶她到鄉下看風景,她很興奮,一路上說個不停:「這條路走下去轉個彎就是我家的地」,或者說,「你看你看,那個山頭我常去收租,就是那裏。」我就對她說,「媽,這裏你沒來過啦。」她就開始了:「亂講,我就住在這裏,我家就在那山谷裏,那裏還有條河,叫新安江。」
我才明白,這一片台灣的美麗山林,彷彿浙江,使她忽然時光轉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她的眼睛發光,孩子似的指車窗外,「佃農在我家地上種了很多楊梅、桃子,我爸爸讓我去收租,佃農都對我很好,給我一大堆果子帶走,我還爬很高的樹呢。」
「你今年幾歲,媽?」我輕聲問她。
她眼神惘然,想了好一會兒,然後很小聲地說,「我……我媽呢?我要找我媽。」
麗茹的母親住在北京一家安養院裏。「開始的時候,她老說有人打她,剃她頭髮,聽得我糊塗——這個安養院很有品質,怎麼會有人打她?」麗茹的表情有點憂鬱,「後來我才弄明白,原來她回到了文革時期。年輕的時候,她是工廠裏的出納,被拖出去打,讓她洗廁所,把她剃成陰陽頭——總之,就是對人極盡的污辱。」
在你最衰弱的時候,卻回到了最暴力、最恐怖的世界——我看沉默的麗茹,「那……你怎麼辦?」
麗茹說,「想了好久,後來想出一個辦法。我自己寫了個證明書,就寫『某某人工作努力,態度良好,愛國愛黨,是本廠優良職工,已經被平反,恢復一切待遇。』然後還刻了一個好大的章,叫什麼什麼委員會,蓋在證明書上。告訴看護說,媽媽一說有人打她,就把這證書拿出來給她看。」
我不禁失笑,怎麼我們這些五十歲的女人都在做一樣的事啊。我媽每天都在數她錢包裏的鈔票,每天都邊數邊說「我沒錢,我的錢到哪裏去了。」我們跟她解釋說她的錢在銀行裏,她就用那種懷疑的眼光盯你看,然後還是時時刻刻緊抓錢包,焦慮萬分。怎麼辦?我於是打了一個「銀行證明」:「茲證明某某女士在本行存有五百萬元整」,然後下面蓋個方方正正的章,紅色的,連蓋好幾個,看起來很衙門,很威風。我交代印傭:「她一提到錢,你就把這證明拿出來讓她看。」我把好幾副老花眼鏡也備妥,跟「銀行證明」一起放在她頭抽屜。錢包,塞在她枕頭下。
按摩完了,麗茹和我的「媽媽手記」技術交換也差不多了。落地窗前突然又出現一個年輕的女郎,寬闊飄逸的絲綢褲裙,小背心露背露肩又露腰,一副水靈靈的妖嬌模樣;她的手指一直繞自己的髮絲,帶給別人看的淺淺的笑,款款行走。
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心中有一分明白,月光瀉地。
[文/龍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