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稱文教攸關台未來發展 籲推兩岸文化交流
http://news.sina.com 2008年01月01日 19:57 中國新聞社
中新網1月2日電 台灣文化界知名人士龍應台今天在台灣中時電子報上發文,提出文化和教育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關鍵,呼籲2008參選人重視文化和教育,當選後承認大陸學歷,同時開放並鼓勵大陸學生來台就讀;以文化西進,全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文章認為,2005到2008年之間台灣當局編列總預算的明顯趨勢是:社會福利、經濟發展、教育、科學、文化的預算或持平或萎縮,而"外交"和"國防"的預算在增加中。最突出的是在2008年,交給當局的每一百塊(新台幣,下同)錢里面有二十塊是拿去買武器、擴軍備的,只有不到十二塊用來發展經濟,十一塊半放在教育,五塊多錢發展科學,一塊三毛錢分給文化發展。
二○○八,台灣的軍備投資是教育投資的兩倍,是科學投資的四倍,是文化投資的二十倍。這樣的藍圖,是對台灣未來的想像嗎?這樣的發展,符合候選人的治"國"願景嗎?
文章說,台灣最大宗的優勢,是人民的素質。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台灣名列第十四。察看細節,台灣在機構部門、基礎建設、效率和市場、勞力各方面成績都輸,但是在教育的指標上卻是亞洲第一名。是教育,撐起了台灣的全球競爭力。
這些高教育水平的人民, 轉而創造了華人世界最蓬勃的公民社會。因為公民社會成形,這些高教育水平的人民,也開啟了華人世界的新文化風景。雲門舞集把楚辭的美學帶到紐約;優劇場把禪宗的境界傳到馬德里;朱銘把"太極"的力感和美感帶到巴黎。鄧麗君的歌、席慕容的詩,蔡琴的唱,在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紀初春風似地吹進大陸。侯孝賢的電影是無數華人青年的藝術啟蒙。白先勇力挽狂瀾,造成了昆曲的複蘇。
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才會出現像鄧有立這樣的人,把媽祖做成動畫光盤,送到美國的大賣場去銷售。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才會出現誠品書店,心靈燈塔般地召喚成千上萬華文世界的讀書人流連台北。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才會出現聖嚴、証嚴這樣的人物,把傳統佛家的信仰轉化為現代的、全球的、既草根又企業的行動。
教育水平、人民素質、公民社會、藝文創新,綜合起來,就是文化。是的,文化才是台灣的關鍵實力。
文章表示,據說,陳水扁在兩度競選時都曾經許諾:第一,提升"文建會"為"文化部",而且使之成為"政府"首席"部"。第二,"文化部"的年度預算要從0.38%提高到2%。這個競選承諾,算是徹底落空了。"文化部"的組織草案,還在某個抽屜里。"文建會"的預算比例,則不進反退。
文章向各黨2008參選人呼籲終止"金錢外交"。不再以"機密""外交"預算去進行收買賄賂,"國際援助"的預算用在真實的人道救援上,而非以"救援"為名,政治交易為實。"國際合作"的預算用在真實的合作上,而非酬庸外國政要或為"國"內人物擺闊。
文章還呼籲,承認大陸學歷,同時開放並鼓勵大陸學生來台就讀。目前不承認大陸學歷的作法,既不能解決台灣本身的高教問題,阻斷了人才的回流,更放棄了島內可能非常需要的大陸人才,最後傷害的是台灣自己。
以文化大膽西進,爭取槓桿地位,放開手,拆除障礙,全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除了民間本來就在進行的種種藝術學術交流之外,大刀闊斧提升交流的深度與廣度,譬如:
──發起"華文大辭典"編撰。可以由民間主導,組成跨地域委員會,涵蓋所有華文地區,進行大辭典的編撰。兩岸分治六十年,語言及文化意涵頗有差異,"大辭典"的共同編撰,除了辭典本身的學術和實用價值之外,更大的意義在于,透過文化的平台,兩岸的政府和民間可以超越政治紛爭,深度溝通。
──全面開放,積極交流。促成兩岸媒體相互駐點採訪的正常化,支持各級學校與大陸學校交換交流。鼓勵民間基金會深入大陸,在大陸設點工作,或扶貧濟弱,或講學啟蒙、或培育人才、激發創意。盡量擴大接觸面。 【編輯:官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