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009

鄭依依訪侯瀚如談博物館策展

「頂級」策展人:西九,要「再發明」
文章日期:2009年1月7日

【明報專訊】世界上有許多新建築裏的舊博物館,這並就不是有力量的地標。」被媒體譽為全球頂級策展人,法籍華裔藝術家侯瀚如早前來港,在設計營商周的西九文化區論壇上,演說當代文化與展覽場地的關係。「標誌式建築的潛力全關於它的內涵,有潛質去激發人們對未來新藝術種類的想像。」

文化場所 不複製 要流動

「文化場所應是創意的文化(culture of creativity)而非複製現有處境的文化,不是為現在的藝術群體舒服地服務的,這是正當化的危險引誘。」1963年生於廣州,侯瀚如1988年於中央美術學院碩士畢業,兩年後移居巴黎,現為阿姆斯特丹皇家美術學院教授,以及美國、歐亞多個藝術基金會的委員和評委,訪問時以流麗的英語侃侃而談,他說「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展覽,只有差勁的展覽。」展示出策展人因地施材的雄心和巧思。

90年代,當侯瀚如初到巴黎時,美術館、博物館、畫廊之外的地方皆少辦展覽。侯當時想在市場、官方機構之外的私人而非常規的空間裏搞藝術,便在他公寓家的過道、一個5米乘1米的狹小空間開始試驗,在斜斜的通道裏,每個月請一位不同的藝術家,來重新定義這空間,持續了13個月,漸漸做出名堂,每個月有幾百人到來參觀。

他不相信有一種「理想的展覽場地」。「歐洲、日本都有不少很好的文化場地,應該有視野與志向去了解與容容這些不同模式的發展,然而作為參考可以,不應直接複製過來。沒有哪一個比哪一個好,只有哪一種模式比較接近、可依賴作相關考量,而不是可用同一方式來施行。」

他提出,即使是場館,亦需要有流動的藝術觀念:「留意實驗性藝術、日常社群與藝術評論人之間拉扯的關係,這很重要。然後根據最相關的、當下的新都市主義、經濟、民主與科技的討論,重新創造(re-invent)自己。文化是要先鋒前衛的(avant-garde)。」

「香港要走入第二度身分生產」

從狹小而寬廣,近十多年中,侯瀚如以獨立策展人身分,策劃過芬蘭的「從中心出走」、英國倫敦的「巴黎人」展覽,還有南非的「約翰尼斯堡雙年展」、墨西哥「國際攝影雙年展」等等,在全球忙碌奔波,特別關注全球中每個城市的定位。

他為香港寄語:「香港並不是只有高樓大廈,還有活潑的街道生活,其實可以在設計上展示出來。」生在與香港接壤的廣東,分享同一嶺南文化與語言,他指香港文化曾經影響中國與鄰近國家,現在正面對關鍵時間,應該有足夠信心去生產第二段定義自己身分的時代,「香港曾經是中國文化的實驗室,在中國的現代化過程中,吸收中國以外的養分,做出反抗同質的東西。當然同時也因為文化成熟,反過來可能造成限制。」

他珍視的是香港民間文化的活躍,在演講中引用大量生前在街頭電箱畫滿塗鴉的九龍皇帝曾灶財的作品。「香港有許多藝術的多樣性。西九龍可否為這些多樣性提供空間,讓藝術家去展示、去交談彼此的作品?當然,藝術家並不一定會將曾灶財當成『正式的藝術』(official art),但我們今天是不是還有將自己規限在『正式的藝術』這種觀念裏邊?」

所謂正式與否,關乎視野有否探進社會被遮蔽的角落,以及觀點。侯瀚如視香港為「全球的城市」(global city),也是「轉折的城市」(city of transition),「八成上一代或這一代人口是移民,從中國、紐約、歐洲、非洲各地而來,還有本地的印度社群,用的是中國護照,但保留了自己的風俗文化,他們在哪裏,可以從文化上表達自己?」

「這是複雜的問題。香港的獨特地位是作為國際城市,但國際城市並不應該只是全球性的同化,而應該有全球性的多元(globally diverse,not global),這才會成為全球裏的獨有(globally unique)。」

[文.鄭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