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2008

鄭培凱關于昆曲的“模糊”與“精準”

崑曲幾百年?
文章日期:2008年11月22日
【明報專訊】近來有人問我,崑曲的歷史究竟有多長?是六百年,是五百年,還是四百年?說我過去寫文章提到崑曲,都說「四五百年」,究竟是四百年,還是五百年?說得籠籠統統,違背了歷史時代要精確的原則,難道沒有一個可靠而準確的時間線嗎?中央電視台製作了一系列電視節目,題作「崑曲六百年」,有人寫文章批判,指出崑曲肇始於魏良輔創製「水磨調」,時間是明嘉靖中,也就是西元一五二二到一五六六,因此,最多也只能說「崑曲四百多年」,不能說「崑曲六百年」,對不對呢?

我說,考證年代,力求精確可靠,的確是歷史研究的第一要項,可是得要有確實的文獻證據。沒有精準的證據材料,我們只好籠籠統統,說個概數。比如說,所有的歷史資料都說「明嘉靖中」,沒有其他任何資料指明究竟是嘉靖前期,還是中期,抑或是後期,你怎麼辦呢?沒有別的辦法,只好說「嘉靖年間」,或說一五二二到一五六六之間。你說,這不精確,其間有四十多年的差距,當中可以插上兩代人了。我也只能回答,指明有這四十四年的模糊,就是最精確的說法,是最可靠的時間線,雖然這個「線」其實是個長達四十四年的「面」。有時話說的模糊,就是為了「精確」。不顧事實而硬要一個時間點,比方說一五五○年,那就不但不精確,不但不可靠,根本就是顛倒是非黑白。

再說「崑曲」一詞,在中國歷史文化的語境中,歷來就使用得相當含混,有很大的模糊空間。它可以作為通稱,包括唱腔、曲調、劇作、舞台表演形式,也可以作為特指,只強調曲唱的部分。因此,「崑曲」一詞,經常與「崑腔」、「崑劇」混用,有多重的詞義與可能延伸的意義,真如杜甫《可嘆》一詩中說的:「天上浮雲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白雲蒼狗,變化多端。你很難到了二十一世紀,咬死「崑曲」一詞,謬充蘇格拉底來下定義,說崑曲就是魏良輔創製水磨調之後才叫「崑曲」,之前不准叫崑曲。要是中央電視台不遵守我這個「當代蘇格拉底」下的定義,居然說崑曲有六百年歷史,違背了歷史的精確度與可靠性,顛倒黑白,必須嚴詞批判,正本清源。我們也只能勸告這位性好批判的「當代蘇格拉底」先生,做歷史研究,不能學香港的大一學生,只查了互聯網,就斷言魏良輔之前沒有任何「崑曲」資料。
我們看看魏良輔在他的《南詞引正》中,是怎麼說的:「腔有數樣,紛紜不類。各方風氣所限,有崑山、海鹽、餘姚、杭州、弋陽……唯崑山為正聲,乃唐玄宗時黃旛綽所傳。」不得了,要是按魏良輔的說法,崑山腔可以推溯到唐明皇時代,那真是開元天寶遺音,連李白杜甫都聽過,有一千三百年了。把魏良輔老先生拖出來,當歷史法庭的證人,就精確可靠了嗎?只希望中央電視台別看了我這篇文章之後,又搞一個「崑曲一千三百年」新系列。

不過,魏良輔還提到元朝有個崑山千墩人顧堅,「精於南辭……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善發南曲之奧,故國(明朝)初有崑山腔之稱。」資料說的很明確,比較可靠,因此,元末明初已有「水磨調」之前的「崑曲」(精確一點說,是「崑腔」或「崑山腔」),距今有六百年以上了。然而,要說到藝術上有所飛躍,使崑曲風行全國,蔚為主流,還是得歸功魏良輔的改革。所以,籠統說崑曲,說它有「四五百年」的歷史,也沒錯。

[鄭培凱 學者.詩人.著有《真理愈辯愈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