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勝有聲
文章日期:2008年11月4日
【明報專訊】那天聽商台 節目《杏林茶》,主持醫生介紹外國一個研究「兩情相悅」的報告。報告指出,一個人吸引別人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身體語言」,包括表情、態度、動作等,佔百分之五十五;其次是「說話的聲調、節奏」,佔百分之三十八;最後才是「說話的內容」,只佔百分之七。我覺得這些資料對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很有啟發;對家長與子女建立良好關係,也值得參考。
「說話的聲調、節奏」比「說話的內容」重要五倍,這是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的。我這樣理解:親切的聲調,緩慢的節奏,是善意的表現;高昂的聲調,快速的節奏,令人緊張、心跳加速,是不友善的表現。說話的內容可以修飾,說話的聲調、節奏,難以作偽;要理解說話的內容需要思考,但感受說話者聲調、節奏,憑即時的直覺已經足夠。
不說話的「身體語言」比「說話」重要,很多教書人都不容易接受。不過,我們不難發覺,充滿自信眼神,比終日自吹自擂更令人信服;友善的微笑,關懷的目光,勝過千言萬語。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在課室想學生安靜的方法,不是用比他們更吵的聲音叫他們住嘴,而是用嚴肅的眼神,注視那些正在交談的學生。教師想得到學生尊重,不是告訴他們學生應該尊重老師,而是教師用「身教」,主動釋出善意,用實際的行動表達出對學生的關愛。
如果不明白上述道理,即使日講夜講,也會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徒勞無功。
[陳漢森 chs55255@hksta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