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不作數
文章日期:2008年11月8日
【明報專訊】香港強調兩文三語,是希望所有人都能掌握中英文寫作及會話,加強溝通能力,見了廣東老鄉說廣東話,外省同胞說普通話,洋人說英語,無往而不利,確保國際都會的地位。在學校裏,希望所有的學生都能達到基本標準,中英俱佳,以免走上社會工作,英語結結巴巴,普通話嚅嚅囁囁,一落筆則英文文法錯亂,中文別字連篇。然而,說比做容易,兩文三語在香港推行了十年,管教育的大聲疾呼,卻雷聲大雨點小,成效不彰。我見到不少大學畢業生,英語雖然說的流利,卻語彙稀少,顛來倒去就那麼幾個字,而且是洋涇語法,令我們當教師的汗顏。曾經聽到兩個青年人談話,一個說,We lunch together, talk work, ok? 回答說,Lunch good, work wants talk. Work busy, lunch fast. 有如火星人講話,只好猜是洋涇上的切口對話,大概是說「我們一起吃個午飯,談談工作,好嗎?」「吃午飯好,工作是要談談。工作忙,得吃快點。」
說學生的英語不通,並不表示他們的中文就像樣了。前不久教育局還發表了報告,指出中學生會考作文不但文字不通,別字連篇,而且還繁簡混淆,更糟糕的是,一旦不用電腦,手寫的漢字只要筆畫稍多,就一定缺胳膊少腿,這裏少一撇,那裏少一捺,像香港大學曾經請過的洋人漢學教授一樣。
講到洋教授不諳中文,不遵守香港的兩文三語規矩,我們總是展現泱泱大國的風度,以開放的心靈來接受。誰叫他是洋人呢?肯來香港工作,已經給足中國人面子了,不要苛求。怪的是,我們卻苛求中國教授一定要講英文,一定要在洋文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據說,用中文寫的學術論文,因為沒有國際學術的肯定,沒有可以信賴的驗證標準,不能作數。對屬於自然科學的理工醫農、屬於社會科學的經濟政治法律,因為涉及普世統一的問題研究,強調國際統一的學術標準,而要求使用全球影響最大最廣的英文,我完全理解。但是,對於傳統中國文史、對中國書畫戲曲的研究,也採取這種洋文學刊「一刀切」的評核標準,就令人感到匪夷所思,懷疑擬定政策的教育領導是否腦子出了問題。
打個比方說明。研究莎士比亞,最好的學術著作當然可以(也應當)用英文來寫;最好的歌德研究,用德文寫;最好的普希金研究,用俄文寫。難道一定要用英文來寫歌德研究,才符合國際標準?非用英文研究普希金,否則不算學術成就?為什麼香港評鑑中國文史的學術研究,就把研究杜甫、蘇東坡的英文著作奉為第一等,而用中文研究就成了「次等公民」?這是哪門子學術?這算什麼學術標準?
研究屈原與湯顯祖,怎麼可能是洋人說了算?或者是中國人用洋文說了才算?我們倒過來說吧,假如中國大國崛起,二十二世紀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難道研究莎士比亞,就是中國人說了算,用中文發表才算真正國際標準的莎士比亞研究,用英文寫的不算數?
香港政府空講兩文三語,卻連中文作為學術語言都不敢作數。
[鄭培凱 學者.詩人 著有《真理愈辯愈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