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008

丁肇中

嚴謹丁教授與幽默大頭丁

文章日期:2008年1月19日
【明報專訊】1998年拍攝《傑出華人系列》,我訪問了首位得到諾貝爾獎的華人科學家楊振寧。這回訪問的主角是另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丁肇中憑發現J粒子,於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繼楊振寧、李政道(二人於1957年獲獎)之後,第三位華人取得這科學界最高榮譽。兩位大師給我很不一樣的感覺,楊教授和藹可親、非常健談,而丁教授則非常嚴厲,不過接觸多了之後,又發現他幽默風趣的一面。

「我很少朋友」

丁肇中現時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講座教授,由於得到學校的支持,他可以到世界各地主持物理實驗,所以二十年來,他都以位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作為工作基地。去年四月,我便到達那裏訪問丁肇中,當時他正為一項名為AMS的實驗而舉行定期會議。

AMS是「阿爾法磁譜儀」粒子探測器的簡稱,預計到2009或2010年便會送到國際太空站,收集有關太空反物質的數據,實驗的結果將令人類進一步了解宇宙的起源。AMS到目前為止已耗資15億美元,約有600位科學家共同參與,他們來自十六個國家及地區。在定期會議期間,作為最高負責人的丁肇中不苟言笑,若有與會者不專心或稍有差池,不理會對方是國家實驗室負責人,或是大學校長,他都會當面批評甚至責備。
例如其中有一天,丁肇中不許我們錄音拍攝,原來他要嚴厲面斥其中兩位合作者。對我來說,有點不可思議,因為這些人並非無名小子,竟可如此「馴服」。

記得我出發往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之前,曾到香港中文大學拜訪楊振寧,楊教授這樣形容丁肇中﹕「他性格外向,可以跟很多人合作,有領導人的本事。他做的實驗非常精細、準確,選擇實驗題目非常有眼光,是一個天才。」

事實上,沒有合作者因為丁肇中的嚴厲作風而主動退出,反而丁肇中凝聚了來自不同文化的科學家,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因為大家都覺得丁肇中是一位對事不人的領導。丁肇中坦言跟所有合作者都保持距離,「除了工作以外,跟他們沒有什麼來往,只有工作的關係,這樣的話,比較容易判斷事情。所以我只有很少的朋友。」

「我的頭較大」

丁肇中的妻子蘇珊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僱員,現時主要協助丁肇中處理實驗項目中的行政工作。在採訪期間,我看到丁肇中與蘇珊感情很好,原來兩夫婦有一個協議,「回到家裏不談工作,因為在辦公室,所有東西都是我做決定,但回到家,大家都是平等。」丁肇中解釋。在蘇珊眼中,丁肇中很有幽默感,她憶記1975年初到麻省理工工作時,剛剛認識丁肇中不久,某一天,他進入蘇珊的辦公室說﹕「妳泊在路邊的車已被保安人員拖走了。」嚇得蘇珊立即走到街上,發現車子還安在,而丁肇中笑說﹕「今天是四月一日愚人節﹗」
在訪問丁肇中期間,我也逐漸感受到他的風趣。例如,我跟攝影隊到他家裏做訪問,為了畫面效果,我們把客廳所有的陳設搬來弄去,丁肇中看到後,沒有生氣,反而打趣地跟蘇珊說﹕「你快過來看看,我們有了新的家。」

鏡頭以外,他又主動說出一件得到諾貝爾獎的趣事﹕「1976年,我邀請父親一同出席諾貝爾獎的頒獎禮,那天他穿著禮服,誰知當時記者誤以為他是駐瑞典的日本領使來訪問,弄得父親十分不悅。因為對經歷過日本侵略戰爭的人來說,被誤會是日本人是一件很不好受的事。」說完,丁肇中哈哈地笑起來。

丁肇中少時有個綽號,叫「大頭丁」,可能因為他的頭比較大的緣故。當他從心裏笑起來的時候,我感覺得到他親切、平易近人的一面。工作和工作以外,丁肇中是完全兩種不同態度,「工作以外的事,我比較不認真。我覺得只有精力對工作認真。每樣事情都認真是不可能的。」
Info

香港電台電視製作「傑出華人系列—丁肇中」於本星期日(1月20日)七時正,無電視翡翠台播映。

[文/唐敏明 香港電台電視部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