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2007

書展在誘惑

我最期待的書展滾熱辣
文章日期:2007年7月15日
【明報專訊】一年一度的香港書展,早已是城中盛事,無論你平時看書多寡,總得湊熱鬧參與。
五花八門的節目和新書中,如何取捨完全是個人選擇。我們找來各界人物,分享他們在今屆書展中個人最期待的亮點。
梁家傑﹕期待學習成功秘笈
立法會議員梁家傑過去幾年都有逛書展,也有以作者身分參與,是書展的常客了。
「我知道幾位朋友如張永霖和陶傑都會出新書,前者的《成功路》更是道盡個人事業成就背後的經驗和體會,期待向他學習。」
今年選完特首之後,梁家傑將選舉鏡頭背後的點滴整理,出版《袋巾背後》,也趁書展宣傳一番。
「今年我們會舉辦作家聚會,屆時會與讀者分享寫作的緣由、取材、箇中的苦與樂等,又會介紹新書裏的照片,期待較深入地和讀者互動。」近年書展愈來愈多「真人show」式書籍,帶動潮流話題,不可小覷。
「書展始終是最多新版書的場合,而且較多題材較冷僻的書籍,不過我個人較喜歡靜靜地看書,慢慢挑選,而書展那麼多人,你駐足翻書也會感到不好意思。」
有人說書展不是真正讀書人去的地方,但若能從中感受到社會脈搏,也是豐富收穫。
麥潤壽﹕讀書不如親身體會
電台節目《星空奇遇鐵達尼》主持人麥潤壽,長期關心青少年成長,入場者以年輕人為主的書展又怎少得了他?
「哈哈,其實我很怪,是不大看書的,主要都是看電視的資訊性節目。我不是否定閱讀的價值,而是覺得現在世界變得那麼快,不透過視像去吸收知識實在趕不上,尤其是我看書很仔細、很慢。」
書展活動應了「行萬里路」
不過,麥潤壽還是會在「小母牛名人講故事」裏主持一場,親身和讀者交流。
「今屆書展的活動有『閱讀香港:地標之旅』和『閱讀香港:書店之旅』,我覺得正是應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句話。無論書裏面描述得再好,如何圖文並茂,總及不上親身感受。因此在今屆書展,我推介所有視象媒界的材料。」
面對多媒體的挑戰,今屆書展也有所回應,舉辦了實地考察和講座,讓參加者直接交流。關於書籍但不限於書籍,讓參觀者打開視野。
歐陽應霽﹕給書本多一個機會
「今年書展有一個很特別的節目,就是『書漂』(book crossing),即是將書本放在特定的地方,讓不相識的人也可以拿走,看完以後又交給下一手,如此重複傳遞下去。我們平時習慣了透過買賣來傳遞書籍,這是另一種流傳方法,今次希望試驗一下外間的反應,我們可以透過互聯網追蹤書本的流動。」在書展中舉辦有關書籍流傳的大型實驗,實在教人期待。
「新書方面,台灣資深行銷人馮光遠的《50/50馮光遠攝影》是以他拍攝的50張照片,再由50位朋友書寫,由台灣大塊文化出版。書展期間會有一個座談會,由廖偉棠和他對談,我會擔任主持人。」
「講座方面,我較感興趣的是春樹的『我的寫作道路』。我很有興趣知道她作為內地很紅的新一代女作家對創作的看法。另外還有梁款(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吳俊雄)的『流行文化的黃金日記』,這些講者對我都有號召力。」
近年內地和香港的文化交流愈來愈緊密,內地新銳作家的講座,的確是不可忽視的節目。
阿麥書房James﹕兩場對談盛事
近年活躍推動小眾文化的阿麥書房,在以名人作號召的書展中又有什麼推介?
「我很期待董啟章和駱以軍的對談『香港台北:雙城凝望』,因為他們都是以書寫各自的城市知名的,駱以軍也曾說過,董啟章是與他可以比擬的作家。而且董寫的是香港的過去,駱寫的是台北的未來,很有對照的意思。」
「另外就是倪匡和詹宏志的講座『對談科幻推理小說』。詹宏志本身是推理和科幻小說迷,一直在將之推廣普及做了很多工夫,這次訪問倪匡這位科幻小說大作家,可以說識英雄重英雄的盛事。」
「今屆書展的主題『閱讀香港』,其實時機正好。正值回歸十周年,世界各地的媒體都在關注香港,探索香港。」
「董啟章今年有很多小說搬演為劇作,像3月藝術節的《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和即將來臨的《體育時期》,可說累積了不同的知名度。期待這些零散和文藝腔的東西,可以透過書展這樣大型的活動而整合出來,面對大眾。」
「新書方面,我推介羅永生的《殖民無間道》和記錄利東街重建抗爭的《黃幡翻飛處》。前者探討香港殖民歷史和身分應同,正合現時輿論關注;後者則記載了利東街(喜帖街)民間抗爭重建事件,當中呈現的很多豐富的民間智慧,是一股由下而上的新潮流,正與政府所提倡的理念一致,因此值得留意。」
大型書展不一定只有名牌,有心人也可以借勢將小眾文化「整合上市」,實在是大眾打開眼界的好機會。
龐大的書展實在是各取所需的場合,看過以上各界的推介,你又打算如何安排書展的時間表、路線圖和購物清單?出發之前,不妨瀏覽一下香港書展網站hkbookfair.tdctrade.com/chi,認定目標,重鎚出擊!
文/洪磬
編輯:陳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