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9/2007

閱讀期待。吳靄儀《劍橋歸路》。馬家輝。不歸路。


不歸路
文章日期:2007年7月19日
【明報專訊】星期天的下午跑到尖沙嘴商務書店,坐了整整一個鐘頭,為了聽吳靄儀自述《劍橋歸路》的出版種種。

很久沒坐這麼久去聽一場演講了,工作忙,通常坐下來聽不到十五分鐘便已呼呼入睡,除了聽龍應台,除了聽吳靄儀,那是極少數的例外,而兩人的共同點或許都是在語調中隱藏一種堅定的溫柔,又都是那麼熱切,彷彿已經很疲倦了卻仍願意為人間公義繼續說個唇乾舌燥。

《劍橋歸路》是廿年前舊著,如今重刊,配新封面,內容卻是常新,只因文字不僅記錄了日常生活的人事而更定影了人事背後的情趣;人事滄桑不復認,亦早已無關痛癢,但「情」和「趣」仍堪玩味,畢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異域,在本城,都有值得讀之思之的小細節。

台灣和大陸都有或長或短的小說和散文足以呈現異鄉心情,雖常流於過度哀怨惋嘆,至少是留下了銘印,讓世人看見掙扎和搏鬥的軌。凡走過的,必留痕。香港人普遍不慣親近文字,因此多年來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放洋,可惜僅能出現少之又少的「留學生文學」。我讀過的最深刻的一本書是《吃馬鈴薯的日子》,作者劉紹銘,童年雜憶,留學生涯,像端出一碗雲吞,裏面的文字餡料有酸有甜有苦有辣,吃完久久難忘;但劉教授在內地出生,在香港成長,在台灣讀大學,在美國拿博士,不易以一城一地的框框替他貼標籤,總之是「華人留學生文學」便對了。

離美前曾把生活散文印出來,裝訂好,印了五本分送朋友,日後有機會或會將之正式出版。書名?不如叫做《不歸路》,比吳靄儀決絕,有堅定,沒有溫柔。
[馬家輝 http://www.makafai.blogspo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