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07

梦城2007

在昇華與沉淪之間,出發!
文章日期:2007年12月30日
【明報專訊】編按:2007年快將結束,我們回顧,我們展望。世紀版與年輕人組織Roundtable合作一連三天專題,今天將一口氣數年裏城中大事。事件之間的糾結絲連,有待和讀者一起嘗試解開。

今年香港回歸祖國十載,特區政府將今年舉辦的大小活動都定性為「慶祝回歸節目」,但香港人似乎沒有太大感覺(除了《始終有你》一曲中尹飛燕的一句「感謝你小天地創天地」外)。不過○七年總算是有趣的一年,既承接(甚至收拾)了○六年的爛攤子,亦為○八及往後的年頭,帶來了更多可能。

天星皇后景賢里,喜帖嘉咸荷李活

感謝去年末天星碼頭一役,發展與保育的討論今年大受關注。雖然灣仔喜帖街及皇后碼頭事件都是以官民衝突收場,但民間團體自去年起集合,利用不同媒界(去年有YouTube,今年有Facebook)引起輿論及發起行動,成為一股比較成形的力量,與建制角力。另一方面,政府去年在天星失去不少民心,今年學精了,處理景賢里、嘉咸街及荷李活道中區警署建築群的去留問題,不敢再硬上弓。雖然景賢里一役,政府在私人擁有者清拆期間才叫停工程,被轟後知後覺,亦有違合約精神,但見到政府在文物保育的態度上,比以前積極。成立發展局,由曾蔭權愛將林鄭月娥掌舵,在歷史文物保育議題上大幅加入民間的參與。是門面功夫,抑或「覺今是而昨非」,明年手處理灣仔街市及藍屋等古蹟時應會見端倪。

西九順利上馬,政改諮詢結束

今年曾蔭權「坐正」,政績工程當然要大搞。未開始「十大工程」中的新建設,先處理之前的爛攤子。西九計劃推倒重來,接下這燙手山芋的唐英年,圖淡化官商勾結的爭論,大力宣傳計劃的經濟效益,又出動羅家英等人以「睡覺要有張,做戲要有個戲台,所以西九龍應該有個台」這些似是而非的怪論,轉移市民的視線。但其實計劃換湯不換藥,放棄單一招標不代表商人不圖利,興建文化設施不代表這不再是地產項目。反之,什麼是M+,裏面裝什麼,政府既沒有鼓勵討論,關心的市民亦只佔少數。似乎大家都認定「西九文化藝術區」是個幌子,項目看似順利上馬,但仍舊暗湧處處,好戲在後頭。

推倒重來的曾氏政績工程還有政改方案。雖然曾蔭權「如實向中央反映市民訴求」二○一二是普選過半數市民的期望,但中央都一如所料否決。二○一七似有希望至於二○一七就開了綠燈,屆時先普選特首再三年後普選立法會。港人爭取多年的普選似有希望,曾蔭權亦「也文也武」當自己交了差,但要下屆特區政府才可以落實有關細節。當然,泛民主派仍然會對二○一二及選舉方法窮追不捨,適逢明年立法會選舉,有關討論更當然會成為各黨派的焦點。雖然普選進程有突破性發展,但相信市與政府、香港與中央的角力,以至曾蔭權說的「社會內耗」仍會持續。

從政機會增加,政治人才短缺

公民力量不斷壯大,除了在野團體,不同黨派都有新血加入建制。多得周松崗及田北俊,陳淑莊以大衛擊倒巨人歌利亞的姿態贏得山頂區議會議席,曾國豐以高票敗於李國英,廿四歲的姚銘成為最年輕區議員。加上政府建議擴大政治委任制,增設副局長及政治助理,儘管最終可能淪為「政治分贓」,但都為有志從政人士提供更多機會。但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政治人才,又令政府及政團頭痛。民主黨在區選大敗,部分區議員更被親中派新人拉下馬,不少人歸咎黨內缺乏新血新思維;港島區補選,八個候選人中有六個新面孔,但都逃不過陪跑命運,除了是因為對手(兩太)太強之外,他們不夠質素都是死因。

歸根究柢,香港沒有政治人才培訓系統,社會科學不被重視,尖子都去走專業,政治工作吃力不討好,人工不吸引前途不明朗,議政參政只能成為工餘嗜好。今年經濟發展良好,港人雖然有民主訴求,但普遍始終認為繁榮穩定壓倒一切,與其花時間在議會議而不決,倒不如響應葉劉淑儀,理性務實,賺錢至上。

迷信名牌非正道,良好管治最要緊

不過,「老牌子」未必是實力的保證。政壇之中民主黨深受其苦,學界有教院風波悍將李國章羅范椒芬被拉下馬,商界就要數「百年老店」九廣鐵路。前年兵變突顯企業管治問題,一年後九鐵正式成為歷史,當日成王敗寇,今天統統黯然告退。地鐵成為贏家正名為「香港鐵路」,卻又要為昂坪纜車及一大堆手尾而頭痕。政府迷信迪士尼魔法,帳簿連續兩年見紅,騎虎難下,唯有研究不再注資來止血。缺少良好管治,名牌老牌英明隨時一朝喪。

阿爺送大禮,宏調截北水

十年前有鄧家爭產,今年又有如心風暴。十年人事幾番新,不變的是香港人對錢銀仍然執著。平民百姓沒有過億身家,唯有在股海浮沉。九七年不少港人在股海弄得焦頭爛額,十年後又成為一條條好漢,難怪不少人說,今年香港股市有點九七年的影子。恒指由萬九爆升至三萬二,加上國企排隊來港上市、QDII、AH套戥等大禮,令中港兩地股市漸趨融合,香港股民都像大陸同胞一樣,炒得愈來愈「狼死」。不少人全身撲進股海,學生股神師奶股神一籮籮,電視電台講股節目愈做愈多。港股亦像內地股市般成為政策市,阿爺一兩句說話,足以令指數暴升暴跌。每日千多點上落、一個月跌五千點,散戶都「冇有怕」。不過阿爺祝福之餘,亦要平衡整體利益,港股直通車遲遲未落實,令大家空歡喜一場。至於是否如傳聞說要到明年春季才有結果,抑或「唔再講代表唔存在」,就要拭目以待。

超人失威,股神救世

股市暢旺,亦改變香港人的信仰。以前,「老豆係李家誠」是不少人的夢想,但今年的「屙油魚」事件,令李嘉誠的圖騰崇拜真正破滅。取而代之,李兆基成為港人的救世主。憑屢次準確預測股市走勢的佳績,提供大量炒股貼士,「四叔」成為「亞洲股神」,每次出現都會向散戶指點迷津。香港故事由以往的「獅子山下穿膠花」,變成「炒」、「搵快錢」、「伺機出擊」。不過無論是李嘉誠抑或李兆基,香港似乎仍難打破作為「李家之城」的宿命。

天水圍城,誰可以擔起頭家?

去年一曲《天水圍城》,引來該區的反響,但歌詞卻又像預言一樣在社區中應驗。沒有抗爭,沒有血與淚的控訴,政府及社會只會對他們的訴求置若罔聞。雖然現在政府有意亡羊補牢,私營機構亦開始特別關照這社區,但代價未免太大。反之紮鐵工人給我們看見一個較正面的抗爭故事。「擔得起條鐵,擔唔起頭家」,一班硬漢子被苛待唯有團結起義,以文明的方法與資方談判,最後成就了香港工人運動的經典一頁,這叫不少人都相信,爭取公義,不一定要「跳下去」,「走出來」也一樣見效。

社會道德淪亡?言論自由收縮?

今年《中大學生報》、《秋天的童話》及「14K」T事件,衛道之士高呼道德淪亡,文化界不滿「道德塔利班」剝奪創作自由。政府檢討公共廣播,經常與政府作對的港台可能被「陰乾」至死(偏偏其時朱培慶就搞出一個大頭佛);大氣電波頻譜遲遲未開放,民間電台被控非法廣播,連嘉賓司徒華亦被入罪;數碼廣播正式推出,但觀眾只能無奈地在無亞視兩間免費電視台中作選擇,難怪在兩台大搞台慶之際,民間表演團體高呼「無你鬧未/亞視你睇過未」;要鬧的還有收費電視的不良推銷。科技進步本應令傳媒廣播趨向多元,但今年無論是言論空間抑或傳媒內容質素,不但沒有寸進,更恐有倒退之虞。

想到舊年

過了今天,再過一天,仲有幾個十年?

執筆之際,電腦反複播放的是一九七八年、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之一的《明日話今天》。聽一首三十年前的歌曲,竟然仍有共鳴。是詞人太有先見之明,抑或是多年以來,香港的問題仍未解決?公民社會、政團與政府會否好好檢討在今年以至過去十年碰壁的、學到的,明年推動民生經濟及政治發展時做得更好?

想到舊年,更多挑戰。

[文/梁慧思]